經濟公平與道德公平:馬克思公平思想的兩個維度
本文選題:馬克思 切入點:經濟公平 出處:《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經濟公平與道德公平是馬克思公平思想的兩個重要維度。從生產方式出發(fā),馬克思通過揭露資本主義的不公平性展現了其經濟公平思想,并從倫理學的角度構建了道德公平體系,提出了道德公平的終極追求——人類自由解放。
[Abstract]:Economic justice and moral justice are two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Marx's fair thought. Starting from the mode of production, Marx demonstrated his thought of economic fairness by exposing the unfairness of capitalism. The system of moral justice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angle of ethics, and the ultimate pursuit of moral justice-human freedom liberation is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構建與踐行研究”(09&ZD003) 湖南省社科評獎委員會項目“馬克思公平思想研究”(0802006A)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82-053;F091.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澤應;從倫理學的角度看公平[J];哲學動態(tài);1998年07期
2 張盾;馬克思哲學革命中的倫理學問題[J];哲學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浩斌;;試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實踐正義觀及其理論構建[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論馬克思實踐觀的主體向度[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3 邵艷軍;;試論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生態(tài)思想的內在聯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論人的最高本質及其同勞動、社會的關系——關于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質學說”的新探索[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湯文曙;陳明秀;;社會歷史中的自然觀——兼談盧卡奇的“自然是一個社會范疇”[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6 湯文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哲學及其基本范疇[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周琦;;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剖析及其當代意義[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會與健全的傳播——試論弗洛姆的傳播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9 陶富源;關于價值、人的價值的幾個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觀:莊子與懷特海比較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玉鎖;;《管子》的成人命題:既仁且智,是謂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2 陸心宇;;我在這里——近代經濟學和哲學文本空間中的自我[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3 陶達;;馬克思全面自由發(fā)展理論視閾下“幸福指數”體系的構建[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學批評主體觀的缺失與重建[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劉詩貴;肖鳳儀;;社會公眾推進消費文明的實踐探討[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楊佳倩;;馬克思社會發(fā)展理論的思想進程[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梁愛民;;論美與“人的本質對象化”——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經典命題的理解[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陶伯華;;智慧思維學精要——《思維科學概論》第十篇[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9 丁潤生;;試論順應自然超越時空的無元思維模式——兼談無元思維模式與靈感思維的對比[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10 杜曉青;;論馬克思實踐的“時間思想”[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2 任雪萍;企業(yè)管理價值生態(tài)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白雪峰;當代中國大學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D];遼寧大學;2010年
6 田慶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7 吳建平;人類自我認知與行為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8 宋桂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收入分配差距調節(ji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及云輝;全景畫美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佟軼材;共青團工作思想方法的當代創(chuàng)新[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占民;論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周珊珊;馬克思實踐本體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警月;馬克思與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比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于海霞;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德育主體間矛盾的消解[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超;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6 周晶;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生態(tài)文明思想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姜佳杞;和諧社會視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調節(jié)機制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丁小飛;可持續(xù)發(fā)展觀中代際公平問題的哲學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9 宋慶紅;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與奧運文化的契合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宋慧;廣西新農村生態(tài)文明建設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德順;馬克思的美學觀探源[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
2 周皖斌;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標志——讀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3 柴毅龍;關于馬克思對世界史研究的史料問題[J];世界歷史;1992年02期
4 朱寶信;;自由與真理——馬克思《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研究[J];學術月刊;1992年10期
5 龐卓恒;從多樣性探尋規(guī)律——馬克思《歷史學筆記》的啟示[J];歷史研究;1994年02期
6 秦 佳;找尋馬克思宗教思想的演進軌跡[J];南通職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7 鄧會君;;淺談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tài)沒有歷史”[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8 汪曙光;;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視野下的中國現代化[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6年03期
9 呂洪剛;;經濟現象的道德邏輯——馬克思經濟倫理思想的現實意義[J];法制與社會;2007年02期
10 宋周堯;;馬克思的環(huán)境倫理規(guī)范思想解讀[J];學習論壇;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洪遠朋;;當代如何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2 時曉麗;;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思想[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黃裳裳;;馬克思的世界文化觀與審美現代性[A];2003年安徽省文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舒遠招;;馬克思的創(chuàng)造概念[A];人學與現代化——全國第二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5 黃麗華;;機器——馬克思技術哲學研究的起點 讀馬克思的《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一書[A];第九次哈爾濱“科技進步與當代世界發(fā)展”全國中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6 劉英杰;;從三個“悖論”看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演變及重新界定[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7 葉志堅;;馬克思文化思想論析[A];傳統(tǒng)文化與先進文化構建[C];2004年
8 黃裳裳;;人文關懷:馬克思文化批評的反思性[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趙準;;對馬克思價值理論的一種新闡釋——理想和現實的結合[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胡世禎;;在《資本論》寫作過程中的馬克思——紀念馬克思誕辰190周年[A];全國高等財經院校《資本論》研究會2008年第25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克思關于道德的一個論斷[N];學習時報;2004年
2 ;國內高!榜R克思研究熱”及其提出的問題[N];亞太經濟時報;2002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 余斌;新危機時代的一炷“佛香”[N];中國經濟導報;2010年
4 朱立元;不應制造“兩個馬克思”對立的新神話[N];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張小儒;再說“羨慕馬克思”[N];光明日報;2004年
6 徐覺哉;馬克思之墓[N];社會科學報;2003年
7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宋希仁;政治倫理研究的新作[N];光明日報;2010年
8 本報駐布魯塞爾記者 梁曉華;踏尋馬克思的足跡[N];光明日報;2002年
9 記者 曉華;第四屆國際馬克思大會在巴黎召開[N];社會科學報;2004年
10 肖德安;做終身“學習型”的人[N];中國人事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飛;馬克思對資本的批判及其現實意義[D];蘇州大學;2010年
2 曹瑞明;馬克思“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原則的當代解讀[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文晶;建構當代中國市民社會的困境及出路[D];吉林大學;2010年
4 朱大鵬;社會主義正義觀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5 袁媛淑;社會主義國家憲法發(fā)展探討[D];中南大學;2012年
6 張琳;現代性的信仰困境與信仰塑造[D];復旦大學;2012年
7 俞志;馬克思虛擬資本理論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日明;近代法哲學與馬克思的社會存在理論[D];復旦大學;2003年
9 趙士兵;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視閾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靳方華;馬克思社會經濟形態(tài)理論與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陶生明;馬克思信用理論與我國現代信用體系建設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2 蔡正孫;馬克思和老子人與自然關系思想比較[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趙維全;馬克思經濟全球化學說與中國的對外開放[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4 賈興來;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D];長春師范學院;2011年
5 霍君輝;馬克思和諧思想初探[D];吉林大學;2011年
6 姚志國;論馬克思對黑格爾的“世界歷史理論”的繼承與超越[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7 王志軍;從馬克思早期對宗教的批判看哲學的根本變革[D];黑龍江大學;2001年
8 羅伯中;論馬克思早年政治哲學[D];湘潭大學;2003年
9 秦怡紅;論馬克思的社會理想[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任東景;馬克思的市民社會思想及其當代意義[D];河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488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64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