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泡沫迷局的現(xiàn)代性求解
本文關鍵詞: 經濟泡沫迷局 現(xiàn)代性 龐氏騙局 多重幻象 欲望 出處:《現(xiàn)代經濟探討》2012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經濟泡沫在近代不斷重演,是一場持久的現(xiàn)代性迷局,如何認識與防范經濟泡沫是一個時代性課題。它的生成根源掩藏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中,民族國家的經濟騰飛、股份公司和信用制度,以及各種資本品的出現(xiàn)是經濟泡沫產生的必然條件。依托于虛擬經濟的發(fā)展,經濟泡沫交易中后來者的資金保證了已參與者的紅利,這是一種自然形成的龐氏騙局,也是經濟泡沫的運行邏輯。由貨幣、價格、智力和增長主導的多重幻象是經濟泡沫一再出現(xiàn)的心理動因。該文在此分析基礎上,從交易市場、大眾行為和心理欲求三個層面剖析經濟泡沫的內在機理和應對之道。
[Abstract]:The economic bubble repeats itself in modern times, which is a lasting puzzle of modernity. How to recognize and prevent the economic bubble is a chronological subject, and its origin is hidden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economic takeoff of nation-state, stock company and credit system, as well as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capital goods, are the inevitable conditi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economic bubble, rely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economy. The funds of the latecomers in bubble trading guarantee the dividends of the participants, a naturally occurring Ponzi scheme, and the logic of the bubble. It is made up of money, prices. The multiple illusions dominated by intelligence and growth are the psychological drivers of the repeated emergence of economic bubbl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economic bubble and the way to deal with it are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mass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desire.
【作者單位】: 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
【分類號】:F015
【正文快照】: 經濟泡沫是一個持久的現(xiàn)代景觀,從17世紀最早的“郁金香狂潮”、18世紀的“密西西比泡沫”和南海泡沫,到20世紀美國股市大崩盤與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再到至今尚未煙消云散的美國次貸與房地產雙重泡沫,①幾乎每個世紀都有其標志性的泡沫事件,成為人類難以避免的輪回怪圈。既非形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賀曉東;;試論泡沫經濟及其警示[J];經濟研究;1993年09期
2 三木谷良一;日本泡沫經濟的產生、崩潰與金融改革[J];金融研究;1998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克軍;;合同債權性質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2 沈學習;張清湘;;生命價值的回歸·歷史文明的反諷[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李琪;;試論吉登斯的現(xiàn)代性思想[J];安徽農學通報;2008年08期
4 余吉生;論網絡時代高校畢業(yè)生思想工作的著眼點[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 姚其煌;李小蘭;;知行合一:高校學生突發(fā)性事件的預防邏輯[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6 李海濤;陳泉;姚兆余;;農村居民就醫(yī)過程中的信任機制研究——基于江蘇省南通市的調查[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33期
7 王智杰;左停;;風險社會下市場經濟及農戶生計困境的思考[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8期
8 孫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代性及其轉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9 焦靜芳;;本土文化的異域傳播——對電影《刮痧》的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張華東;;《共產黨宣言》中的“脫域”思想及其當代意義[J];安康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段從學;;《同情》:一種被忽略的現(xiàn)代性體驗[A];“辛亥百年與四川小說創(chuàng)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代文壇》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劉虹利;孟繁華;;感悟與發(fā)現(xiàn)——李一清的“鄉(xiāng)村中國”[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3 吳有能;;當代臺灣人間佛教全球化論述的一個側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竇亞平;;從全球化理論看太虛法師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趙文龍;王夏崢;;社會信任與社會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會網絡與求職過程調查”西安數據分析[A];陜西省社會學會(2010)學術年會——“關—天經濟區(qū)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賈海薇;;論促進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政府治理變革的制度創(chuàng)新——基于廣東探索的思考[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7 李欣欣;孫秋云;;電視下鄉(xiāng)、打工經歷與貴州苗族、侗族鄉(xiāng)村婦女家庭生活變遷[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性別視野下的中國道路和社會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張揚金;;交匯口處的權力異化與矯正——城市化進程中過渡型社區(qū)區(qū)務人員腐敗透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楊秀香;;幸福與信任的重建——信任價值的當代生活視角[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10 黃曉紅;;民族精神的歷史傳承與時代張力[A];“傳承人文奧運精神,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科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康德強;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的文化哲學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張廣才;大河家鎮(zhèn)周家村家庭經濟調查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4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張海斌;轉型社會中的鄉(xiāng)村自治與法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張雪艷;中國當代漢族作家的“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傅美蓉;從反再現(xiàn)到承認的政治[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戴均;當代中國轉型社會的政治認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夏桂平;基于現(xiàn)代性理念的嶺南建筑適應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燦仕;高校學生突發(fā)事件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李園;信息化時代教育技術人文精神的缺失與重構[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秦璐;網絡輿情引導方法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馮婧雅;風險社會視角下的中國法律治理[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申騰;日常政治視野下中國城市社區(qū)業(yè)主維權行動探析:基于HB社區(qū)的個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王軍;城市社區(qū)主體互動困境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劉電光;技術風險評估中的觀念沖突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8 張凌;現(xiàn)代社會的困境與救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董毛毛;《論語》雜志(前期)現(xiàn)代性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金鋼;我國股市泡沫的現(xiàn)狀、成因及其防治[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家良;;全球化和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化[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2 王巍;;經濟學視閾下的雙重現(xiàn)代性批判及其意義——對馬克思現(xiàn)代性理論的一個考察[J];湖南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4436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44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