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中文版?zhèn)鞑ナ肥鲆?/H1>
發(fā)布時間:2017-11-26 19:22
本文關鍵詞: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中文版?zhèn)鞑ナ肥鲆?/strong>
更多相關文章: 《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中國傳播 傳播特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摘要】:《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列寧在經(jīng)濟學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的翻譯出版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經(jīng)歷了兩次高潮,呈現(xiàn)出若干傳播特點;它的翻譯出版從文本比較的角度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視野,幫助人們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過程和演變軌跡的認識。
【作者單位】: 鐵道黨校黨建和基本理論教研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中央編譯局社科基金項目“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研究”(項目號:12B19) 博士后基金項目“列寧主要著作在中國的出版?zhèn)鞑ズ臀谋颈容^研究”(項目號:2013M540993) 博士后基金特別資助項目“中國化語境下列寧著作的譯介與文本比較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A821;F091.92
【正文快照】: 《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列寧在被捕流放時期,于1895—1899年創(chuàng)作的最重要的經(jīng)濟學著作。該著作在新中國成立前后呈現(xiàn)出兩次傳播高潮,且傳播特點具有代表性。該著作的翻譯出版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一、《俄國資本主義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蕭國亮;運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經(jīng)濟發(fā)展史——讀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J];江淮論壇;1987年04期
2 _5允侯;;列寧著作中媜文年表(1919年12月——1960年3月)[J];歷史研究;1960年04期
3 曾盛林;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讀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4 姜其煌;;《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第一、二、三卷審訂札記[J];中國翻譯;1987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述勝;;中國教育史學科結構方式的歷史探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徐文堪;略論漢語詞源詞典的編纂[J];辭書研究;2005年02期
3 張金良;論商品的新定義[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3期
4 成保良;發(fā)達市場經(jīng)濟是當代世界各國經(jīng)濟運行的共同形式[J];當代經(jīng)濟研究;2003年04期
5 魯法芹;;晚清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傳播的若干問題[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12年01期
6 熊杰;;馬克思主義著作在中國的譯介[J];黨史文苑;2011年10期
7 栗榮;;“階級”概念的起源與中共早期的理論認知[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2年02期
8 黨為;;1921年以前馬克思學說在日本的傳播——兼及中國的轉(zhuǎn)譯[J];湖北社會科學;2012年03期
9 俞吾金;一個虛假而有意義的問題——對“中國哲學學科合法性問題”的解讀[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張汝倫;作為第一哲學的實踐哲學及其實踐概念[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凌玉建;;當代中國文學理論中“意識形態(tài)”術語復義性考略[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2 胖華;;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中國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A];科學發(fā)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藺淑英;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與創(chuàng)造性運用(1919-1949)[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國勝;中國現(xiàn)代性建構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D];武漢大學;2011年
4 李定清;馬克思恩格斯文藝思想與歐洲文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鳳川;《文明論概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丁兆梅;李達社會主義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毛丹武;現(xiàn)代性中的階級和民族[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8 孫青;晚清之“西政”東漸及本土回應[D];復旦大學;2005年
9 金富軍;中共早期反帝理論與策略研究(1921-1925)[D];清華大學;2005年
10 蔣海升;“西方話語”與“中國歷史”之間的張力[D];山東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克思主義傳播史展覽館簡介[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1年06期
2 曾銀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史(1918—1922)》評介[J];江漢論壇;2013年05期
3 雷曉彤;;新時期以來“中國文化傳播史”研究綜述——從傳播學的視域試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4 趙付科;季正聚;;新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史研究述評[J];教學與研究;2013年02期
5 卜祥記;瞿秋白: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傳播史上承先啟后的哲學家[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03年02期
6 李鶴鳴;;百年來馬克思主義文本的中國化與中華民族命運的大轉(zhuǎn)折——訪中共中央編譯局秘書長楊金海[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2年06期
7 張亮東;;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的歷史回歸——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史(1918~1922)》[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8 書君;;首屆全國馬克思主義傳播史學術研討會記略[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4年01期
9 李e,
本文編號:12308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230884.html
本文關鍵詞: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中文版?zhèn)鞑ナ肥鲆?/strong>
更多相關文章: 《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中國傳播 傳播特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摘要】:《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列寧在經(jīng)濟學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的翻譯出版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經(jīng)歷了兩次高潮,呈現(xiàn)出若干傳播特點;它的翻譯出版從文本比較的角度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視野,幫助人們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過程和演變軌跡的認識。
【作者單位】: 鐵道黨校黨建和基本理論教研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中央編譯局社科基金項目“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研究”(項目號:12B19) 博士后基金項目“列寧主要著作在中國的出版?zhèn)鞑ズ臀谋颈容^研究”(項目號:2013M540993) 博士后基金特別資助項目“中國化語境下列寧著作的譯介與文本比較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A821;F091.92
【正文快照】: 《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列寧在被捕流放時期,于1895—1899年創(chuàng)作的最重要的經(jīng)濟學著作。該著作在新中國成立前后呈現(xiàn)出兩次傳播高潮,且傳播特點具有代表性。該著作的翻譯出版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一、《俄國資本主義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蕭國亮;運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經(jīng)濟發(fā)展史——讀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J];江淮論壇;1987年04期
2 _5允侯;;列寧著作中媜文年表(1919年12月——1960年3月)[J];歷史研究;1960年04期
3 曾盛林;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讀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4 姜其煌;;《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第一、二、三卷審訂札記[J];中國翻譯;1987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述勝;;中國教育史學科結構方式的歷史探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徐文堪;略論漢語詞源詞典的編纂[J];辭書研究;2005年02期
3 張金良;論商品的新定義[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3期
4 成保良;發(fā)達市場經(jīng)濟是當代世界各國經(jīng)濟運行的共同形式[J];當代經(jīng)濟研究;2003年04期
5 魯法芹;;晚清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傳播的若干問題[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12年01期
6 熊杰;;馬克思主義著作在中國的譯介[J];黨史文苑;2011年10期
7 栗榮;;“階級”概念的起源與中共早期的理論認知[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2年02期
8 黨為;;1921年以前馬克思學說在日本的傳播——兼及中國的轉(zhuǎn)譯[J];湖北社會科學;2012年03期
9 俞吾金;一個虛假而有意義的問題——對“中國哲學學科合法性問題”的解讀[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張汝倫;作為第一哲學的實踐哲學及其實踐概念[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凌玉建;;當代中國文學理論中“意識形態(tài)”術語復義性考略[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2 胖華;;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中國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A];科學發(fā)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藺淑英;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與創(chuàng)造性運用(1919-1949)[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國勝;中國現(xiàn)代性建構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D];武漢大學;2011年
4 李定清;馬克思恩格斯文藝思想與歐洲文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鳳川;《文明論概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丁兆梅;李達社會主義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毛丹武;現(xiàn)代性中的階級和民族[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8 孫青;晚清之“西政”東漸及本土回應[D];復旦大學;2005年
9 金富軍;中共早期反帝理論與策略研究(1921-1925)[D];清華大學;2005年
10 蔣海升;“西方話語”與“中國歷史”之間的張力[D];山東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克思主義傳播史展覽館簡介[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1年06期
2 曾銀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史(1918—1922)》評介[J];江漢論壇;2013年05期
3 雷曉彤;;新時期以來“中國文化傳播史”研究綜述——從傳播學的視域試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4 趙付科;季正聚;;新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史研究述評[J];教學與研究;2013年02期
5 卜祥記;瞿秋白: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傳播史上承先啟后的哲學家[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03年02期
6 李鶴鳴;;百年來馬克思主義文本的中國化與中華民族命運的大轉(zhuǎn)折——訪中共中央編譯局秘書長楊金海[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2年06期
7 張亮東;;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的歷史回歸——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史(1918~1922)》[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8 書君;;首屆全國馬克思主義傳播史學術研討會記略[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4年01期
9 李e,
本文編號:12308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123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