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股票論文 >

權重股對上證綜指的影響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2 08:19

  本文關鍵詞:權重股對上證綜指的影響作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中國GDP已從1990年的1.8萬億增長至2014年的63.6萬億,增長了34倍。與此同時,中國證券市場也經歷了快速的發(fā)展,據世界聯(lián)合交易所(WFE)最新統(tǒng)計,截至2015年5月底,中國A股股市總市值達到10.27萬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二。雖然,從指標總量來看,中國股市已位居于全球前列,但是中國股票市場的制度和實際運行情況與發(fā)達國家資本市場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中國股票市場具有典型的政府色彩,制度尚未完善且行政干預較多,市場投機氛圍濃重,內幕交易、操縱股市等違法行為時有發(fā)生,發(fā)展至今,仍不能有效地發(fā)揮經濟資源的配置作用,更不能體現(xiàn)經濟發(fā)展中“晴雨表”的作用。一個成熟的證券市場的股價指數(shù),能準確地反映股票市場和經濟運行的真實情況。列如美國的標準普爾指數(shù),自推出已有近六十年歷史,至今仍然是反映美國股市和經濟運行的重要指標之一。與發(fā)達國家的股票市場相比,我國股票市場的最主要的指數(shù)就是上證綜指,無論是政府還是投資者都把上證綜指作為決策的參考依據,毫無疑問上證綜指作為中國股市龍頭指數(shù)的地位無法撼動。然而,在大盤股工行、農行、中行和“石化雙雄”相繼上市之后,一方面導致了上證綜指的內部結構完全失衡,另一方面因上證綜指的編制方法問題導致超級權重股存在較大的杠桿作用。雖然,證監(jiān)會的意圖是通過權重股利用其杠桿作用來調控市場,然而這些杠桿股也同樣能被大資金所利用,成為其操縱市場獲取暴利的工具。上證綜指受權重股影響而存在的失真性和易被操縱等問題對證券市場的健康是極為不利的。本文通過對比分析國內外主要股票價格指數(shù),研究上證綜指存在的種種缺陷以及背后的原因,著重研究權重股對上證綜指的影響,以及由此給股指期貨市場帶來的潛在風險,目的是為了指出上證綜指已不適應當前我國股市的發(fā)展,應當盡快剔除。并且建議借鑒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采用編制更科學的成份指數(shù)作為中國股市的主導指數(shù),使其發(fā)揮中國經濟的“晴雨表”作用,引導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更加完善健康的未來。本文的主要內容如下:第1章緒論。主要介紹了研究的背景、意義和論文的結構安排。指出上證綜指的缺陷以及剔除上證綜指采用成份指數(shù)的意義。第2章世界主要價格指數(shù)對比分析。這一章主要介紹了價格加權、總市值加權和流通市值加權三種加權方式,比較了三者的不同,指出流通市值加權相比總市值加權方式的優(yōu)越性。接著,通過比較世界主要國家代表性指數(shù),指出成份指數(shù)是目前的主流指數(shù)。最后通過比較流通比例、杠桿倍數(shù)、權重集中度等方面的不同,指出上證綜指與其他綜指的顯著不同,即存在較高的權重集中度。第3章權重股與上證綜指歷史走勢分析。這一章選取了上證綜指歷史暴漲暴跌的六個時期,通過比較各時期內權重股與上證綜指的走勢,發(fā)現(xiàn)二者在時點和漲跌幅度上存在較大的吻合。這從走勢上驗證了權重股對上證綜指的巨大影響。最后,從權重股的自身杠桿放大效應、中小盤的跟隨效應和權重股之間的聯(lián)動效應三個方面,來解釋權重股對上證綜指產生巨大影響的本質原因。第4章權重股和上證中小盤股對上證綜指影響的實證研究。本章從實證角度驗證權重股對上證綜指的影響。通過Johansen協(xié)整檢驗和建立向量誤差修正模型,最終結果顯示:(1)從長期來看,上證綜指、上證中小盤指數(shù)、中國石油和工商銀行之間存在長期的協(xié)整關系,且中國石油和工商銀行作為權重股對上證綜指的影響比較明顯,而上證中小盤指數(shù)的影響較小。(2)從短期來看,中國石油的短期波動對上證綜指影響最大且為正向,其次是工商銀行其影響為反向。第5章上證綜指的缺陷分析。這一章主要從上證綜指的失真性、抗操縱性弱、不能有效地反映股市和實體經濟的真實運行情況、對股指期貨的不利影響等方面闡述其存在的缺陷。(1)上證綜指的失真主要是指數(shù)失真和市盈率失真,指數(shù)失真表現(xiàn)為虛漲虛跌,即“二八”現(xiàn)象。而市盈率失真是指通過每股收益分檔計算,結果發(fā)現(xiàn)銀行股低的市盈率拉低了上證總體市盈率,這扭曲了市場上大多數(shù)股票市盈率已較高的事實。(2)從自由流通比例低和權重股換手率低,可以看出上證綜指不能真實反映市場的全貌,而從GDP增長率與指數(shù)走勢、銀行指數(shù)與指數(shù)走勢分析,可以看出上證綜指的走勢亦不能有效反映實體經濟的運行情況。(3)通過分析股指期貨推出前后權重股與指數(shù)的走勢,指出上證綜指的存在使得股指期貨存在較大風險:即大資金可以通過操縱權重股影響上證綜指,進而影響股指期貨標的指數(shù),最終在股指期貨上獲取暴利。第6章結論與政策建議。根據前面5章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上證綜指實際的權重集中度高,易被操縱。(2)上證綜指存在指數(shù)失真和市盈率失真,不能反映經濟的真實運行情況。(3)上證綜指的易操縱性,使得股指期貨市場存在較大隱患。由此提出的政策建議是:(1)采用滬深300指數(shù)作為主導指數(shù),以上證180指數(shù)代表滬市。(2)完善期貨交易制度管理,加強對權重股持倉的監(jiān)控。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1)提出修正的權重集中度。若直接比較世界主要指數(shù)之間的權重集中度,會發(fā)現(xiàn)上證綜指的權重集中度處于中等水平,不能凸顯出上證綜指的缺陷之處。但是加入杠桿因素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上證綜指修正的權重集中度遠高于其他指數(shù),這也與實際情況比較符合。(2)數(shù)據上的創(chuàng)新。本文采用一分鐘收盤價作為樣本,原因是市場對權重股的異動反映極其靈敏,因此采用更為高頻的數(shù)據,才能更加真實地反映它們之間的影響關系。(3)指出上證綜指存在指數(shù)失真和市盈率失真。本文通過每股收益分檔計算,得出因為銀行股的低市盈率極大地拉低了上證整體市盈率,因此上交所公布的上證市盈率存在誤導性,不能反映滬市的整體情況。
【關鍵詞】:上證綜指 權重股 杠桿效應 股指期貨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51
【目錄】:
  • 摘要2-5
  • ABSTRACT5-11
  • 1 緒論11-16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11-12
  • 1.1.1 研究的背景11
  • 1.1.2 研究的意義11-12
  • 1.2 文獻綜述12-14
  • 1.3 論文的結構安排14-16
  • 2 世界主要股票價格指數(shù)對比分析16-24
  • 2.1 股票價格指數(shù)的加權方式介紹16-20
  • 2.1.1 三種主要的加權方式16-18
  • 2.1.2 加權方式的比較18-20
  • 2.2 世界主要國家代表性股價指數(shù)比較20-24
  • 2.2.1 世界主要國家代表性股價指數(shù)介紹20-21
  • 2.2.2 上證綜指與其他綜合指數(shù)對比分析21-24
  • 3 權重股與上證綜指歷史走勢關系分析24-33
  • 3.1 權重股與上證綜指歷史走勢分析24-30
  • 3.2 權重股對上證綜指影響的本質原因探析30-33
  • 3.2.1 權重股自身的杠桿放大效應30-31
  • 3.2.2 中小盤股的跟隨/羊群效應31-32
  • 3.2.3 權重股之間的的聯(lián)動效應32-33
  • 4 權重股和上證中小盤股對上證綜指影響的實證研究33-43
  • 4.1 研究方法概述33-35
  • 4.1.1 單位根檢驗33
  • 4.1.2 協(xié)整檢驗33-34
  • 4.1.3 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34-35
  • 4.2 實證分析35-42
  • 4.2.1 數(shù)據的選取及處理35-36
  • 4.2.2 平穩(wěn)性檢驗36-37
  • 4.2.3 VAR模型37-39
  • 4.2.4 Johansen協(xié)整檢驗39-41
  • 4.2.5 向量誤差修正模型41-42
  • 4.3 實證結果42-43
  • 5 上證綜指的缺陷分析43-54
  • 5.1 上證綜指的失真性43-46
  • 5.1.1 指數(shù)虛漲虛跌43-45
  • 5.1.2 市盈率失真45-46
  • 5.2 權重過于集中,抗操縱性弱46-47
  • 5.3 不能有效地反映股票市場的真實情況47-48
  • 5.4 與實體經濟嚴重脫離48-49
  • 5.5 上證綜指對股指期貨的影響49-54
  • 5.5.1 上證綜指與滬深300、中證500的相關性49-50
  • 5.5.2 股指期貨市場的隱患50-54
  • 6 結論與政策建議54-57
  • 6.1 主要結論54-55
  • 6.1.1 上證綜指實際的權重集中度高,易被操縱54
  • 6.1.2 上證綜指存在指數(shù)失真和市盈率失真,不能反映經濟的真實運行情況54-55
  • 6.1.3 上證綜指的易操縱性,使得股指期貨市場存在較大隱患55
  • 6.2 政策建議55-57
  • 6.2.1 采用滬深300指數(shù)作為主導指數(shù),以上證180指數(shù)代表滬市55
  • 6.2.2 完善期貨交易制度管理,加強對權重股持倉的監(jiān)控55-57
  • 參考文獻57-60
  • 后記60-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吳佳;;中國股市怎么了(上)[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11年04期

2 李運田;吳瓊;黃金鳳;;改進的時間序列模型在上證綜指預測中的應用與研究[J];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13年09期

3 魏鳳春;;見仁見智[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14年19期

4 彭蘊亮;;2000點:新行情 新起點[J];證券導刊;2006年44期

5 ;新華基金:調控壓力猶存[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11年21期

6 劉鶴飛;張波;;基于外圍股市對上證綜指多元回歸模型的統(tǒng)計診斷[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10期

7 ;利空因素發(fā)酵 滬綜指創(chuàng)新低[J];現(xiàn)代物業(yè)(中旬刊);2013年06期

8 殷哲;;避險的要義是做好資產配置[J];大眾理財顧問;2008年06期

9 王奎;;線性神經網絡模型在新上證綜指的應用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5期

10 高雷;任慧玉;;基于小波分析的上證綜指預測[J];統(tǒng)計與決策;2006年1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潘清邋江國成;上證綜指挾“天量”破4000點[N];經濟參考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韓晗;6.12% 上證綜指創(chuàng)年內最大單日漲幅[N];中國證券報;2009年

3 葉展;一成基金跑贏上證綜指[N];上海證券報;2007年

4 周松林;在上證綜指中比重將高達25.15%[N];中國證券報;2007年

5 李中秋;上證綜指失守5000點[N];中國證券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劍鳴;股市深幅下挫 上證綜指失守5000點[N];上海證券報;2007年

7 商報記者 楊雪婷;上證綜指失守5300點[N];北京商報;2008年

8 記者 潘清;A股再現(xiàn)大幅下挫,上證綜指失守1900點[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9 楊 文;上證綜指今年有兩個高峰[N];證券日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韓晗;7.13% 上證綜指創(chuàng)8個月來最大周漲幅[N];中國證券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威江;特殊時期上證綜指走勢分析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2 張子棟;上證綜指波動率偏度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年

3 李昂;剔除上證綜指的必要性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4 徐敏;上證綜指非線性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5 陳金濤;基于分形市場假說對上證綜指的實證分析[D];青島大學;2007年

6 劉思明;不同頻率數(shù)據下上證綜指波動的比較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7 蔣婭;基于上證綜指大幅波動后的股價短期行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8 徐敏智;上證綜指時間序列模型擬合實證研究及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9 萬眾;金融危機下BDI指數(shù)與上證綜指的相關性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10 李亮;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與上證股指的相關性分析[D];遼寧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權重股對上證綜指的影響作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11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011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875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