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影響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1 21:15
本文關鍵詞: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影響的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發(fā)展,機構投資者數量增多,對大額交易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而投資者對市場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宗交易系統(tǒng)正是為了滿足機構投資者的需求而設。大宗交易作為一種特殊的交易系統(tǒng),是普通交易系統(tǒng)的補充。大宗交易制度產生的原因就是采用普通交易系統(tǒng)會產生較大的交易成本且股價會受到沖擊。大宗交易根據折價交易和溢價交易將大宗交易區(qū)分為大宗交易買入和大宗交易賣出。由于西方學者對金融市場微觀結構理論和大宗交易制度研究時間較長,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成果都頗為豐富,而我國大宗交易制度建立時間短,相關理論研究匱乏,實證研究的文獻資料也較少。因此研究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研究的問題為:大宗交易的發(fā)生是否對股票價格產生影響,大宗買入和大宗賣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有何異同,哪些因素影響大宗交易的價格效應?基于以上原因,通過閱讀國內外文獻并進行總結,然后選擇樣本數據進行實證研究,運用事件研究和多元回歸分析來研究大宗交易前后股價的變化。本文的結構如下:第1章為導論部分。該部分介紹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問題的提出、研究問題的意義及文章的思路和創(chuàng)新之處。第2章為文獻綜述部分,該部分介紹了國內外大宗交易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成果,并對現(xiàn)有的文獻做了評述。第3章為大宗交易相關概念及發(fā)展現(xiàn)狀。該部分介紹了大宗交易相關理論、概念和大宗交易機制,并介紹了我國大宗交易發(fā)展歷程和現(xiàn)狀。第4章為研究樣本和數據處理部分。該部分介紹了本文研究選取的樣本及數據處理方法。第5章為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影響的實證研究。該部分分別研究了溢價和折價大宗交易、牛熊市環(huán)境和不同板塊的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的永久性影響和臨時性影響,并驗證了相關假設。第6章為大宗交易價格效應的影響因素研究。該部分研究了大宗交易價效應的影響因素,分析了成交量、折溢價率、換手率、牛熊市和不同板塊等因素。第7章為結論部分,該部分給出了文章的結論和不足之處。本文在區(qū)分大宗買入和大宗賣出的基礎上,研究分析了溢價大宗交易和折價大宗交易在不同市場環(huán)境下、對不同板塊股票的影響。我們首先提出了三個假設,假設H1: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產生沖擊;假設H2:大宗買入使價格上升,對股價產生永久性影響;假設H3:大宗賣出使價格下降,對股價產生臨時性影響,我們通過事件研究法,驗證了三個假設,得到以下結論:(1)在不考慮折價交易和溢價交易,將兩者做為一個整體考察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時發(fā)現(xiàn),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前的15個交易日內內,股票具有正的超額收益,顯著異于0,表明大宗交易發(fā)生前,股票出現(xiàn)了異常波動;大宗交易后,平均超額收益與0無異,股票沒有出現(xiàn)異常波動,但累積平均超額收益在5%水平下顯著異于0,表明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存在影響,而且是永久性影響。(2)對于大宗買入,只有在窗口期(一4,4)內,股票具有平均超額收益,表明在此區(qū)間股票發(fā)生了異常波動,而在窗口期的其它時段,并沒有異常波動;在大宗交易前,累積平均超額收益在1%水平下異于0,這表明在大宗交易前,股票價格有異常波動;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后,累積平均超額收益在1%顯著性水平下與0無異,表明大宗交易發(fā)生后,股票沒有異常波動,而在區(qū)間(-1,15)內累積平均超額收益異于0,表明大宗交易對股票的影響是永久性影響。對于大宗賣出,在大宗易發(fā)生前的時間窗口期內,有10個交易日,平均超額收益AAR為正,顯著異于0,表明股票存在異常波動,大宗交易發(fā)生后的窗口期,交易日平均超額收益均與0無異,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對于大宗賣出而言,在交易日前的時間區(qū)間,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有影響,在交易后的時間區(qū)間對股票價格沒有影響,并且在(-1,15)內,累積平均超額收益顯著異于0,大宗賣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是永久的。(3)對于買方驅動的大宗買入,在牛市環(huán)境下,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前,具有正的累積平均超額收益,并且在5%水平下顯著,表明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前,股票存在異常波動,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后,累積平均超額收益不顯著,表明大宗交易發(fā)生后,大宗交易對股價沒有造成沖擊,而在區(qū)間(-1,15)內,累積平均超額收益在1%水平下顯著,表明在牛市環(huán)境下,買方驅動的大宗買入對股票價格有永久性影響;而在熊市環(huán)境下,在區(qū)間大宗交易發(fā)生前,股票具有負的累積平均超額收益且不顯著,表明大宗交易發(fā)生前股價不存在異常波動,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后的時間區(qū)間內,累積平均超額收益不顯著,表明大宗交易發(fā)生后,不存在股票異常波動,而在區(qū)間(-1,15)內,累積平均超額收益不顯著,表明買方驅動的大宗買入對股價只有臨時性影響。對于賣方驅動的大宗賣出,在牛市環(huán)境下,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前,股票具有正的累積平均超額收益且在1%水平下顯著,表明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前,股票存在異常波動,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后,累積平均超額收益不顯著,表明大宗交易發(fā)生后,股票沒有平均超額收益,不存在異常波動,而在區(qū)間(-1,15)內,股票具有正的累積平均超額收益且在1%水平下顯著,表明大宗交易對股價造成永久性影響;在熊市環(huán)境下,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前,股票具有負的累積超額收益且在1%水平下顯著,表明大宗交易前,股票存在異常波動,而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后,累積平均超額收益為負且與0無異,表明大宗交易發(fā)生后,股票不存在異常波動;在區(qū)間(-1,15)內,累積平均超額收益為負且在5%水平下顯著,可知在熊市環(huán)境下,大宗賣出對股價有永久性影響。(4)對于大宗買入,滬深主板、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在(-1,15)區(qū)間內的累積平均超額收益在1%水平下顯著,表明大宗買入后,股票價格受到了永久性影響,這跟國外主流實證研究結果相符,在區(qū)間(0,4)內,同樣滬深主板、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都獲得了超額收益,并且在1%水平下顯著,表明大宗交易發(fā)生后,股價并沒有獲得調整,在大宗交易發(fā)生當日,三個板塊都有正的累積平均超額收益,并在1%水平下顯著,而在大宗交易發(fā)生前,只有創(chuàng)業(yè)板的累積平均超額收益在5%水平下顯著,表明大宗交易發(fā)生前,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存在異常波動。對于大宗賣出,在區(qū)間(-1,15)內,只有中小板的累積平均超額收益在1%水平均顯著,而在區(qū)間(0,4)內,三個板塊的累積平均超額收益并不顯著,表明大宗交易后,股票價格獲得了調整;在大宗交易發(fā)生當日,三個板塊都獲得了超額收益,在1%水平下顯著。由此可知,大宗賣出對滬深主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為臨時性影響,而對中小板為永久性影響。最后,本文采用多元線性回歸,研究了大宗交易價格效應的影響因素,得出結論:折溢價水平和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正相關;成交量與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正相關;股票的流動性和累積超額收益負相關,不同的是,股票的流動性只在短期內有影響,對于長期的累積平均超額收益沒有影響。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樣本選擇和數據處理。2013年10月18日,上交所重新修訂了大宗交易規(guī)則,隨后深交所也對大宗交易規(guī)則進行了重新規(guī)定,本次修訂的目的旨在優(yōu)化大宗易制度,降低大宗交易門檻。而本文選取的樣本是2013年11月25日至2015年10月12日中國A股市場大宗交易的數據,在該段時間內大宗交易活躍,數據全面豐富,且經歷了不同的市場環(huán)境。數據處理方面,本文剔除了在同一窗口期內發(fā)生的多起大宗交易,避免了事件之間的交叉干擾,保證了研究的嚴謹性,使結論更有說服力。(2)在研究大宗交易價格效應的影響因素方面,以往學者只是從折溢價率、成交量、不同板塊等方面進行了簡單的回歸分析,而本文綜合全面考慮了影響大宗交易價格效應的因素,從折溢價率、成交量、股票流動性、不同市場板塊以及牛熊市環(huán)境下,對大宗交易價格效應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得到的結論也更全面更嚴謹。當然,本文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1)首先是數據處理方面,雖然本文剔除了大宗交易窗口期重疊的數據,但還存在其它事件對股票價格的影響,相對來說,這些數據比較難處理,同時,在樣本選擇方面數據的時間跨度較短。(2)由于時間原因,在本文的最后沒有進行穩(wěn)健性分析,其實這個是有必要的,因為選取不同時間跨度的數據,可以驗證結論的準確性,也能使結論更有說服力。(3)本文在分析影響因子方面,通過多元回歸發(fā)現(xiàn),可能還有其他的解釋變量。同時,大宗交易的折價、溢價交易動因方面,影響折溢價水平的因素等方面還在展開的空間,而這些內容在本文中并沒有體現(xiàn),因此,希望在以后的時間里對這方面的內容再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大宗交易 價格效應 不同板塊 折溢價 成交量 換手率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832.51
【目錄】:
- 摘要4-8
- Abstract8-14
- 1. 導論14-19
- 1.1 研究背景14
- 1.2 研究問題的提出及意義14-15
-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15-16
- 1.4 文章結構安排16-17
- 1.5 創(chuàng)新之處17-19
- 2. 文獻綜述19-26
- 2.1 國外文獻綜述19-21
- 2.1.1 大宗交易折溢價研究20
- 2.1.2 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的非對稱性影響20-21
- 2.1.3 大宗交易價格效應的影響因素21
- 2.2 國內文獻綜述21-24
- 2.2.1 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的影響22
- 2.2.2 大宗交易對股票流動性的影響22-23
- 2.2.3 大宗交易的折溢價23-24
- 2.3 文獻評述24-26
- 3. 大宗交易相關概念及發(fā)展現(xiàn)狀26-32
- 3.1 相關理論及概念26-30
- 3.1.1 相關理論及概念26-27
- 3.1.2 大宗交易機制27-29
- 3.1.3 大宗交易分類及價格影響29-30
- 3.2 大宗交易發(fā)展歷程及現(xiàn)狀30-32
- 4. 研究樣本及數據處理32-37
- 4.1 數據的選擇及處理方法32-34
- 4.2 描述性統(tǒng)計34-37
- 5. 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影響的實證研究37-56
- 5.1 實證研究方法38-41
- 5.2 實證結果41-56
- 5.2.1 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的影響41-43
- 5.2.2 大宗買入和大宗賣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43-48
- 5.2.3 牛熊市環(huán)境下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的影響48-51
- 5.2.4 不同板塊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的影響51-56
- 6. 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56-63
- 6.1 計量模型56-59
- 6.1.1 永久性影響和臨時性影響的度量56-57
- 6.1.2 模型設計57-59
- 6.2 回歸結果分析59-62
- 6.3 本章結論62-63
- 7. 結語及建議63-66
- 7.1 結論63-64
- 7.2 政策建議64
- 7.3 文章不足和展望64-66
- 參考文獻66-69
- 后記69-70
- 致謝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平;高潔;汪強;;紐交所大宗交易機制的演進及啟示[J];證券市場導報;2012年10期
2 徐輝;廖士光;;交易所大宗交易流動性折價研究——來自滬深交易所的經驗證據[J];證券市場導報;2007年11期
3 徐信忠;黃張凱;劉寅;薛彤;;大宗股權定價的實證檢驗[J];經濟研究;2006年01期
4 黃常忠,李錚;試析大宗交易對股市流動性的影響[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宋璐,陳金賢;我國上市公司年報業(yè)績預告對股價影響的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4年19期
6 王志誠,張翼;大宗股權轉讓和公司控制[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7 朱璽;滬、深兩市大宗交易制度演進及市場交易特征[J];財經科學;2004年02期
本文關鍵詞:大宗交易對股票價格影響的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99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998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