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消費異化思想探析
本文關鍵詞: 弗洛姆 消費異化 形成機制 后果 出路 出處:《職大學報》2016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消費異化作為日常生活異化的主要表現,它的形成源于人們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重占有"的生存價值取向、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市場性格以及機器大生產和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對人的操控;消費異化的盛行導致商品人格化、消費目的化、休閑消費化、人格商品化、需要虛假化、社會關系銅臭化等后果,進而加深了社會異化的程度,并且將導致人的真實生存意義的顛覆;走出消費異化需要總體性的對策,需要喚醒個體的自我意識,發(fā)揮教育和集體藝術的積極意義,大力促使生產的中心由利潤轉向人的健康消費并實行產業(yè)和政治上的分享民主進而構造健全的社會。
[Abstract]:As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alienation in daily life, consumption alienation originates from people's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escaping freedom and the orientation of existence value of "repossession". The market character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human beings by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machinery and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system; The prevalence of consumption alienation leads to the product personalization, consumption purpose, leisure consumption, personality commercialization, the need for falsehood, social relations and other consequences, thus deepening the degree of social alienation. And will lead to the subversion of the real meaning of human existence; To get out of the consumption alienation needs the overall countermeasure, needs to awaken the individual self-consciousness, display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and collective art. The center of production should be shifted from profit to healthy consumption, and industrial and political sharing democracy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construct a sound society.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
【分類號】:F014.5
【正文快照】: 弗洛姆視野中的“異化”從馬克思所強調的生產勞動維度躍升至人們的日常生活領域,并認為日常生活中的異化比勞動異化更加嚴重、更加隱蔽。在日常生活多方面異化的時代,消費自然成為社會異化的主要表現并反過來鞏固著異化在社會中的統治地位。所謂消費異化即消費顛覆了其故有的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華;“西方馬克思主義”消費異化論的理論內涵和現實意義[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2 梅學利;李飛;;消費異化的哲學反思[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蔡東;吳濤;;消費異化[J];商場現代化;2009年25期
4 曾貴;;消費異化的原因分析[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06期
5 曾貴;;消費異化問題及其對策[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2期
6 張平;;西方馬克思主義消費異化的現代性批判——淺析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消費異化理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鄧秋萍;;論消費異化與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J];人民論壇;2010年26期
8 孫秀云;;從消費活動的原則看當代消費異化的根源[J];學習與探索;2011年04期
9 于文淑;;消費異化現象探析[J];學理論;2011年29期
10 楊曉青;;馬克思消費異化思想探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夏瑩;;《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關于消費異化的運演邏輯——與鮑德里亞的一種對話[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彩琴;消費異化背景下消費意識的理性回歸[D];華僑大學;2008年
2 王雯;論消費異化的批判與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曾貴;消費異化及其揚棄[D];中南大學;2006年
4 鄒晶;從消費異化到消費正義[D];吉首大學;2012年
5 王春穎;消費異化的哲學反思[D];安徽師范大學;2013年
6 楊胭茹;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當代中國消費異化問題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7 朱慧芳;法蘭克福學派的消費異化論[D];蘭州大學;2010年
8 張美君;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中的消費異化研究[D];天津商學院;2006年
9 郭曉敏;西方馬克思主義“消費異化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戴麗蘭;馬爾庫塞消費異化思想及當代價值[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665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lilun/146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