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國家勞動關系協(xié)調模式比較及其對中國的借鑒與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0-01-28 10:16
【摘要】:目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轉型期的關鍵時刻。在此階段,勞資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各種勞資沖突不斷出現。因此,妥善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勞動關系之間所存在的隱憂,協(xié)調勞資雙方的沖突矛盾,構建中國勞動關系協(xié)調模式,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容回避的現實任務。 然而我國勞動力市場起步晚,作為世界上經濟社會發(fā)達、勞動關系相對和諧的典型國家——日本、瑞典、德國在經歷了由勞資沖突到勞資合作漫長的過程,建立了適合本國國情且各具特點的勞動關系協(xié)調模式。起初,三國的工人運動都非常激烈,勞資沖突嚴重,經過不斷斗爭,工人組建工會加強自己的力量。而后,各國的勞動法律體系不斷完善,確保工會的各項權利。同時各國政府不斷出臺勞動政策,規(guī)范企業(yè)行為,提高勞動者地位,在各行業(yè)推行集體談判制度,逐漸緩解勞資矛盾,加強勞動者與企業(yè)之間的溝通與聯(lián)系,使勞資雙方逐漸走向合作。 本文在西方勞動關系理論與國內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日本、瑞典、德國勞動關系協(xié)調模式主要內容的描述;依據博弈理論,提出勞資博弈中的囚徒困境,解釋勞資沖突的原因;同時,將序貫博弈與無限次重復博弈引入勞動關系,對勞方和資方之間的博弈過程進行了分析,解釋工會組織、政府作用和法律約束的作用機制,嘗試推出影響勞資合作的因素;并通過比較三國協(xié)調模式共性與特性,運用博弈模型及其影響因素解釋政策的合理性與現實意義。最后,在分析中國勞動關系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原因的基礎上,借鑒三國協(xié)調勞動關系的經驗教訓,提出促進中國勞動關系協(xié)調的對策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F249.1;F249.26
本文編號:2573983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F249.1;F249.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岳偉;邢來順;;聯(lián)邦德國勞資共決制的形成及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劉國華;張青枝;;論戰(zhàn)后日本勞資關系的演變及其歷史經驗[J];科技和產業(yè);2011年04期
3 劉文;;日韓工會發(fā)展比較及啟示[J];東北亞論壇;2012年02期
4 張賈;吳冀;;日本勞資關系現狀和勞動法制建設情況[J];工會博覽;2008年04期
5 馬丙麗;;德國工會協(xié)調勞動關系機制借鑒及啟示[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6 北京市總工會勞動關系考察團;張麗;;關于日本工會組織及勞資關系的考察報告[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7 ;維護企業(yè)的日本工會——世界工會介紹之日本篇[J];世界有色金屬;2011年06期
8 陳雁;;日本合作式勞資關系對我國的啟示[J];湖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9 呂守軍;;日本勞資關系的新變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基于法國調節(jié)學派制度理論的研究[J];教學與研究;2011年11期
10 趙曙明;趙薇;;美、德、日勞資關系管理比較研究[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佩軍;日本企業(yè)雇傭制度的歷史考察[D];南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739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5739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