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市場性別不平等與反歧視政策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policy effects of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and employment equality in the labor market where gender discrimination exist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neither of these policies is Pareto's improved policy, and that the policy effect of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and guarantee of equality in employment is somewhere between the free market policy and the policy of requiring equal pay for work of equal value only. Alleviates the latter to the different human capital level female worker's imbalance influenc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hinese household dynamic tracking data shows that only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can only improve the welfare of 38.7% of female workers, whil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policy combination of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and guarantee of equal employment equality is relatively small. Therefor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men workers, these two policies must be put in place at the same time. Especially when the flexibility of mental and manual labor substitution is high or the market interest rate is low, the negative effect of equal pay policy is greater. If employment equality cannot be guaranteed at the same time, then the free market is a better choice.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經(jīng)濟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編號14YJC790040)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項目(編號GD14YYJ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暨南遠航計劃(編號15 JNYH005)的資助 北京大學“985”項目資助
【分類號】:C913.68;F24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楊建芳;龔六堂;張慶華;;人力資本形成及其對經(jīng)濟增長的影響——一個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內生增長模型及其檢驗[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2 顏士梅;顏士之;張曼;;企業(yè)人力資源開發(fā)中性別歧視的表現(xiàn)形式——基于內容分析的訪談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3 卿石松;;職位晉升中的性別歧視[J];管理世界;2011年11期
4 李實;宋錦;劉小川;;中國城鎮(zhèn)職工性別工資差距的演變[J];管理世界;2014年03期
5 宋月萍;;職業(yè)流動中的性別差異:審視中國城市勞動力市場[J];經(jīng)濟學(季刊);2007年02期
6 王美艷;;中國城市勞動力市場上的性別工資差異[J];經(jīng)濟研究;2005年12期
7 葛玉好;曾湘泉;;市場歧視對城鎮(zhèn)地區(qū)性別工資差距的影響[J];經(jīng)濟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宗成;吳永輝;;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對農業(yè)經(jīng)濟增長的影響——以安徽省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7期
2 喬歡歡;;健康人力資本與經(jīng)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基于農村和城市的比較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1期
3 張誠;趙劍波;;高管團隊異質性、企業(yè)所有制與海外股權并購——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4 姚先國;黃志嶺;;職業(yè)分割及其對性別工資差異的影響——基于2002年中國城鎮(zhèn)調查隊數(shù)據(jù)[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崔世良;常鵬飛;;我國女性就業(yè)歧視研究綜述[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18期
6 董亞娟;孫敬水;;基于人力資本視角的中國地區(qū)經(jīng)濟增長差異分析[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9年03期
7 張抗私;;社會排斥與勞動力市場分割——以性別歧視為例[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9年05期
8 余長林;;人力資本投資結構與經(jīng)濟增長——基于包含教育資本、健康資本的內生增長模型理論研究[J];財經(jīng)研究;2006年10期
9 王鵬;;我國勞動力市場上工資收入差距的決定因素——基于夏普里值過程的回歸方程分解[J];財經(jīng)研究;2012年02期
10 徐成波;;轉型期中國勞動力市場演進研究——基于就業(yè)研究文獻述評的視角[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銘來;奎潮;;基本醫(yī)療保險對國民健康水平影響的實證研究[A];深化改革,,穩(wěn)中求進:保險與社會保障的視角——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12[C];2012年
2 周鵬;;勞動者權利與科斯邏輯的邊界——兼評新《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后的爭議[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下)[C];2008年
3 曹星;;大學畢業(yè)生畢業(yè)去向和求職結果的性別差異分析[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李湘萍;;我國學術勞動力市場分割的實證研究[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阮藝華;;財政分權、教育投資與經(jīng)濟增長:一個文獻綜述[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田永坡;;勞動力市場分割與保留工資決定[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陳洪安;王婷婷;;基于內生經(jīng)濟增長理論的山西省人力資本政策實證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8 趙立雨;師萍;;基于空間計量的R&D人力資本投資與區(qū)域經(jīng)濟增長關系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9 ;社會資本與家庭金融決策[A];首屆中國金融發(fā)展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3年
10 郭慶賓;許曉東;;基于分解基尼系數(shù)視角的城鎮(zhèn)居民收入差距研究:以福建省為例[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選編)[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思薇;中國區(qū)域技術效率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李麗;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家庭貧困脆弱性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沙占華;民生效率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郭鳳鳴;中國城鎮(zhèn)勞動力市場中性別工資差異的經(jīng)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胡曉綿;教育、健康與我國經(jīng)濟增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謝勇;中國居民儲蓄率的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7 王威;東亞經(jīng)濟收斂分析[D];遼寧大學;2011年
8 陶小龍;中國經(jīng)濟增長的人力資本結構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9 張小雪;中國人力資本、物質資本供給的內生結構與經(jīng)濟增長研究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10 李憲印;農戶人力資本投資與非農收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玲錚;人力資本、人力資本不平等與經(jīng)濟增長[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沙曼麗;高等教育的投入效益分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路巍;人力資本在經(jīng)濟增長中的作用[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4 朱秋琪;人力資本促進國際競爭力提高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5 葉環(huán)寶;職業(yè)分割對性別工資差異的影響[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6 陳明鑫;浙江省基礎設施的溢出效應和優(yōu)化[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7 袁錦;教育對地區(qū)經(jīng)濟增長的影響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8 王軒;京津冀地區(qū)人力資本與經(jīng)濟增長關系及人力資本投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顧兆廷;我國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的性別歧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10 陳姍姍;依靠職業(yè)還是依靠婚姻?[D];蘭州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新建,趙瑞美;性別歧視與女性就業(yè)[J];婦女研究論叢;1999年01期
2 蔡禾,吳小平;社會變遷與職業(yè)的性別不平等[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3 顏士梅;顏士之;張曼;;企業(yè)人力資源開發(fā)中性別歧視的表現(xiàn)形式——基于內容分析的訪談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4 D.A科特,黃育馥;玻璃天花板的影響[J];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04期
5 蔡f ,王美艷;女性勞動力供給特點與教育投資[J];江海學刊;2001年06期
6 葛玉好;;部門選擇對工資性別差距的影響:1988—2001年[J];經(jīng)濟學(季刊);2007年02期
7 宋月萍;;職業(yè)流動中的性別差異:審視中國城市勞動力市場[J];經(jīng)濟學(季刊);2007年02期
8 王美艷;;中國城市勞動力市場上的性別工資差異[J];經(jīng)濟研究;2005年12期
9 李利英;董曉媛;;性別工資差異中的企業(yè)效應[J];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9期
10 朱力,王旭波,徐展;就業(yè)機會中的性別不平等——市場轉型與不平等關系的另一面[J];南京社會科學;2003年1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陳至立;[N];中國婦女報;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艷艷;從語言視角透視文化中的性別歧視[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2 張若蘭;英漢語言中的性別歧視[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3 韓廉;對傳統(tǒng)性別歧視教育依據(jù)的首次解構[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3期
4 魏敏,王少杰;英語中的性別歧視語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劉娜;英漢性別歧視語言的對比分析管窺[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廖云;廣告性別歧視的批判分析[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7 羅萍,魏國英,王春梅,王秀英;不要“文明的”性別歧視——大學女教師價值觀調查分析[J];中國高等教育;2004年05期
8 徐慧蘭;孫振球;;大學生就業(yè)中性別歧視的思考[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9 雷宏友,王志云;語言中性別歧視表現(xiàn)比較及根源探微[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王淑玲;顧寶珠;;英漢語言中的性別歧視[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丁廣宇;消除性別歧視應重視政府責任[N];中國婦女報;2009年
2 劉明輝;消除性別歧視:《勞動法》的歷史使命[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蔡雙喜;立法不應“遺忘”間接性別歧視[N];中國婦女報;2006年
4 李玉江邋王中峰 王友剛;莫讓性別歧視成職場暗流[N];工人日報;2007年
5 朱珠;向性別歧視說“不”[N];云南日報;2008年
6 晨光;決不允許在就業(yè)中搞性別歧視[N];四平日報;2008年
7 記者 王瑜;四分之一應聘女性求職時因性別遭拒[N];工人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王瑜;女性求職屢遭歧視現(xiàn)象透視[N];工人日報;2009年
9 葉匡政;消除性別歧視不能寄希望于字詞手術[N];中國婦女報;2010年
10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王東京;換個視角看“性別平等”[N];北京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俊;解讀高等教育的性別符碼[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艷虹;論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D];內蒙古大學;2008年
2 岳春宇;歐盟就業(yè)領域反性別歧視的立法與實踐及其啟示[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成;性別歧視與性別平等:法律與現(xiàn)實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4 孟倩;大學英語口語教材中性別歧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5 梁書軒;英漢姓名中的性別歧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淑琴;英漢語中性別歧視對比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08年
7 彭巧麗;論職業(yè)晉升中的性別歧視[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8 于浩洋;對于中日兩國語言中性別歧視的考察[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9 田宇;英漢語言中的性別岐視現(xiàn)象分析[D];黑龍江大學;2005年
10 李瑾程;從文化角度論英漢語中的性別歧視[D];福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2034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20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