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消費缺口、技術沖擊與經濟波動的實證分析
本文選題:產出缺口 + 消費缺口 ; 參考:《統(tǒng)計與決策》2015年07期
【摘要】:文章分別采用產出、消費、投資缺口和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表征宏觀經濟、消費、投資波動和技術沖擊,并計算出1978~2011年相應指標的具體數(shù)值。進一步運用動態(tài)波動圖、線性回歸、向量自回歸模型對我國經濟波動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growth rate of output, consumption, investment gap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macroeconomic, consumption, investment fluctuation and technology shock respectively, and the specific values of corresponding indexes from 1978 to 2011 are calculat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conomic fluctuation in China are analyzed by using dynamic fluctuation map, linear regression and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作者單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統(tǒng)計與數(shù)學學院;
【基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教育項目(2014B1901)
【分類號】:F124;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趙留彥;;供給、需求與中國宏觀經濟波動[J];財貿經濟;2008年03期
2 郭慶旺,賈俊雪;中國經濟波動的解釋:投資沖擊與全要素生產率沖擊[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3 周煉石;;技術沖擊經濟周期: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主導因素[J];上海經濟研究;2008年08期
4 劉方;;消費沖擊與中國經濟波動[J];經濟經緯;2009年06期
5 李春吉;;投資沖擊、全要素生產率沖擊與中國經濟波動——基于RBC模型估計結果的分析[J];經濟問題;2010年09期
6 黃賾琳;中國經濟周期特征與財政政策效應——一個基于三部門RBC模型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5年06期
7 龔敏;李文溥;;中國經濟波動的總供給與總需求沖擊作用分析[J];經濟研究;2007年11期
8 陳昆亭,龔六堂,鄒恒甫;什么造成了經濟增長的波動,供給還是需求:中國經濟的RBC分析[J];世界經濟;2004年04期
9 李賓;;我國資本存量估算的比較分析[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1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歐立光;;我國GDP不經濟增長原因分析[J];北方經濟;2006年06期
2 江學迪;;能源價格沖擊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分析——基于RBC模型的實證分析[J];北方經濟;2010年08期
3 胡寶娣;汪磊;;基于分位數(shù)回歸的我國居民消費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1年01期
4 侯鵬;陳磊;;人民幣升值能夠平衡我國的貿易差額嗎?——基于匯改后月度數(shù)據的S—VAR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17期
5 李樹培;白戰(zhàn)偉;;改革開放三十年政府支出與居民消費關系的動態(tài)演變——基于時變參數(shù)模型的考察[J];財經科學;2009年09期
6 劉瑞明;;中國經濟的體制困境與波動形成:一個理論框架及其檢驗[J];財經科學;2009年12期
7 劉宗明;;財政分權、房價上漲與消費抑制[J];財經科學;2012年02期
8 杜婷;龐東;;中國投資波動的典型事實與內生形成機制研究——基于二階加速模型(SOA)的解釋和分析[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9 李樹培;白戰(zhàn)偉;;減稅和擴大政府支出對經濟增長和擴大內需的效率與效力比較——基于SVAR模型的分析[J];財經論叢;2009年05期
10 齊鷹飛;王憲勇;;技術沖擊與中國經濟周期波動[J];財經問題研究;2008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若谷;干春暉;余典范;;中國產業(yè)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影響研究[A];2010年中國產業(yè)組織前沿論壇會議文集[C];2010年
2 郭其友;陳婧;;土地供給與經濟周期: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的理論詮證[A];“科學合理用地,推進海西建設”——福建省土地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黃蕾;孫楚仁;;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對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分析[A];第十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8年
4 陳昆亭;龔六堂;;實際經濟周期理論的發(fā)展綜述[A];2007年山東大學“海右”博士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王君斌;李陽;;非完全競爭市場、技術沖擊和中國勞動就業(yè)——動態(tài)新凱恩斯主義視角[A];中國經濟60年 道路、模式與發(fā)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9年
6 王燕武;;財政政策、有效供給能力與經濟波動——基于RBC模型的實證研究[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屆學術年會——經濟改革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王燕武;;不同籌資方式下的政府支出沖擊對居民消費的效應分析[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董昀;;體制轉軌與中國經濟波動形態(tài)的變化[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陳華;;中國與世界經濟波動的關聯(lián)性:基于馬爾科夫區(qū)制轉換VECM模型的實證研究[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劉瑞明;白永秀;;晉升激勵、宏觀調控與經濟周期:一個政治經濟學框架[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鵬;臺灣經濟波動沖擊效應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馬元;貨幣量值的經濟周期波動模型[D];南開大學;2010年
3 崔健;銀行、信用貨幣創(chuàng)造和經濟周期波動[D];南開大學;2010年
4 張宏霞;中國地方政府投資效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唐志軍;地方政府競爭下中國之“謎”的若干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李霜;動態(tài)隨機一般均衡下中國經濟波動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趙娟;中國經濟波動研究:基于總量和產業(yè)層面[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劉東皇;中國居民消費的制約因素及增長績效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9 王福嶺;中國貨幣政策結構效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高鴻;中國貨幣流動性管理效應及工具運用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德q,
本文編號:19672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6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