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miRNAs作為生物標志物應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早期診斷
本文選題:血清 + microRNA。 參考:《南方醫(yī)科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背景肺癌是全世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腫瘤。據(jù)統(tǒng)計,一半的肺癌患者在確診肺癌時已發(fā)生了遠處轉移,基本失去了接受根治性治療的機會,中位生存期僅有8-11個月。其中,肺癌中85%的病例為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又以腺癌和鱗癌兩類為主。截至目前為止,還未有一種準確可靠、經(jīng)濟便捷和創(chuàng)傷性小的方法應用于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診斷。miRNA為一類長度約19-24個核苷酸的非編碼單鏈小分子RNA,大量的文獻證實其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轉移復發(fā)相關。自從miRNA被首次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檢測到以來,其已被證實能夠穩(wěn)定地存在于血清中,而且可能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性的生物標志物應用于腫瘤早期診斷。目的試圖找到潛在的可用于非小細胞肺癌早期診斷的血清miRNA生物標志物。材料與方法本實驗研究主要分為三部分進行。在第一部分實驗中,我們選取了 6例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和6例年齡與性別相匹配的健康人,提取其中的血清總RNA,采用丹麥Exiqon公司的miRCURYTM LNA Array篩選出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相對于健康人的差異性miRNAs表達譜,同時利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進行數(shù)據(jù)挖掘獲得組織或血清樣本中非小細胞肺癌相關的差異表達miRNAs,最后將兩部分結果取交集初步篩選出差異表達的血清miRNAs;在第二部分實驗中,我們選取了 12例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和12例年齡、性別相匹配的健康人,一共24例病例作為訓練集進行初步驗證。同樣地,提取其中的血清總RNA,然后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對第一部分中初步篩選出來的差異表達血清miRNAs進行初步驗證;在第三部分實驗中,我們選取了 60例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和60例年齡、性別相匹配的健康人,一共120例病例作為驗證集進行進一步驗證。同樣地,提取其中的血清總RNA,然后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對通過前兩部分實驗研究初步驗證得到的差異表達血清miRNAs進行進一步驗證。最后,我們采用受試者工作曲線對經(jīng)過訓練集和驗證集雙重驗證的差異表達血清miRNAs進行診斷效能分析,確定潛在的可應用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早期診斷的生物標志物。結果在第一部分實驗中,12例病例血清提取的總RNA純度及濃度均達到后續(xù)實驗的基本要求;每張芯片的探針點均成像均勻,未見有明顯異常的區(qū)域;以表達倍數(shù)變化2倍及以上,p值小于0.05的標準對芯片結果進行篩選,可以得到122個上調差異表達的miRNAs和87個下調差異表達的miRNAs;數(shù)據(jù)挖掘結果中,對于血清樣本,有31個上調差異表達的miRNAs,有28個下調差異表達的miRNAs;對于組織樣本,有172個上調差異表達的miRNA,有137個下調差異表達的miRNAs。取交集后,最終初步篩選出了 miR-185-5p、miR-431-5p、miR-484、miR-492、miR-584-5p、miR-590-3p 和 miR-631 等 7 個血清差異表達miRNAs。在第二部分實驗中,正常對照組血清中U6的平均Ct值為23.57 ±0.23,肺癌實驗組血清中U6的平均Ct值為23.19 ±0.25,兩組血清樣本間U6的Ct值無顯著性統(tǒng)計差異,可作為合適的內參基因;在訓練集中,相比于健康人,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miR-492和miR-590-3p分別上調了 1.88和1.71倍,且p值分別為0.0086和0.0141,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上意義;miR-631則下調了 1.46倍,且p值為0.030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上意義;而miR-185-5p、miR-431-5p和miR-484等3個miRNAs雖然也呈現(xiàn)出差異性表達,但是其p值均大于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上意義;miR-584-5p則顯示其Ct值大于40,提示其在血清中的含量極低,檢測不到。在第三部分實驗中,在驗證集中,相比于健康人,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miR-492和miR-590-3p分別上調了 1.65和1.69倍,且p值均小于0.0001,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上意義;miR-631則下調了 1.50倍,且p值小于0.0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上意義。單獨應用miR-492、miR-590-3p或miR-631等3個血清miRNAs對健康人和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區(qū)分的AUC分別為;0.789、0.792和0.711。當將這3個血清miRNAs作為一個組合時,運用該組合對健康人和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區(qū)分的AUC達到0.828(95%CI,0.750-0.905,p = 0.000),敏感度高達 86.7%,特異度高達 71.7%。結論由miR-492、miR-590-3p和miR-631等3個血清miRNAs組成的集合可以作為一種潛在的生物標志物應用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早期診斷,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然而,此種生物標志物的真正臨床使用,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研究,尤其是大樣本、多中心參與的前瞻性臨床試驗。
[Abstract]: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experiment , we selected 6 patients with early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6 healthy persons with age and sex .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 the values of miR - 492 and miR - 590 - p in serum of non - small - cell lung cance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people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miR - 492 , miR - 590 - 3P and miR - 631 can be used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and has some clinical significance . However , the real clinical use of such biomarkers requires further experimental research , in particular large - sample and multi - center participation in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s .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3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厚良;;miRNAs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6年10期
2 ;Impact of tiny miRNAs on cancer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年04期
3 宋寶;宋現(xiàn)讓;劉杰;魏玲;;miRNAs及其靶基因的識別[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7年09期
4 ;放療和miRNAs兩者關系的研究進展(英文)[J];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2年05期
5 王寧;黃辰;姚嘉宜;艾婷;李圍圍;付學海;宋麗萍;;肺癌相關miRNAs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2年05期
6 ;Identification of deregulated miRNAs and their targets in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38期
7 William CS CHO;南娟;;miRNAs作為癌癥預測和預后標志物的巨大潛能[J];中國肺癌雜志;2013年01期
8 李長貴;紀艷;;miRNAs和內分泌疾病研究進展[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06年21期
9 William CS CHO;南娟;丁燕;;miRNAs在肺癌中的作用[J];中國肺癌雜志;2009年12期
10 Wen Luo,;Qinghua Nie;Xiquan Zhang;;MicroRNAs Involved in Skeletal Muscle Differentiation[J];遺傳學報;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A potential role for Chlamydomonas miRNA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A];中國遺傳學會植物遺傳和基因組學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2 Ping Xuan;Maozu Guo;Yangchao Huang;;MaturePred: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of MicroRNAs within Novel Plant Pre-miRNAs[A];第五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tǒng)生物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Zhen-Dong Xiao;Li-Ting Diao;Jian-Hua Yang;Hui Xu;Mian-Bo Huang;Yong-Jin Deng;Hui Zhou;Liang-Hu Qu;;Systematical identification of cis-elements orchestrating the expressions of miRNAs in humans[A];生命的分子機器及其調控網(wǎng)絡——2012年全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2年
4 ;Cell-free miRNAs may indicate diagnosis and docetaxel sensitivity of tumor cells in malignant effusions[A];2011醫(yī)學科學前沿論壇第十二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任波;馬迪;李毅;;地高辛標記探針結合化學發(fā)光技術快速靈敏檢測植物總RNA中的miRNAs方法[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植物病理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紀念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任波;馬迪;李毅;;地高辛標記探針結合化學發(fā)光技術快速靈敏檢測植物總RNA中的miRNAs方法[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植物病理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C];2005年
7 戚鵬;韓金祥;魯艷芹;王傳璽;欒中華;卜范峰;;病毒編碼的miRNAs:基因表達新的調控因子[A];山東省藥學會2006年生化與生物技術藥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Bioinfor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new microRNAs from Medicago truncatula[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08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9 ;Cell-free miRNAs may indicate diagnosis and docetaxel sensitivity of tumor cells in malignant effusions[A];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第七屆全國中青年腫瘤學術會議——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腫瘤 明日之星”大型評選活動暨中青年委員全國遴選論文匯編[C];2011年
10 ;miRNAs involved in Tau expression of BMSCs induced neurons[A];中國神經(jīng)科學學會第九屆全國學術會議暨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江尚;特異性miRNAs與前列腺癌發(fā)病密切相關[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健德;新生兒膿毒癥miRNAs表達譜及其免疫調節(jié)作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A.B.M.Khaldun;[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植物園);2015年
3 成鷹;大腸桿菌和布魯氏菌脂多糖刺激條件下巨噬細胞差異表達miRNAs的鑒定及其作用機制[D];海南大學;2014年
4 王奕;MiRNAs在白癜風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的表達及miR-3940-5p對T細胞作用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5 陳科;小鼠子宮內膜mRNAs和miRNAs時空表達與胚胎著床的關系及SPOP對基質細胞蛻膜化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侯冬霞;游離脂肪酸在脂肪組織胰島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及Solexa技術在miRNAs檢測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7 李菁;分泌的miRNAs在2型糖尿病和血管再生中的生物學功能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王鳳;miRNAs對TBX5的靶向調控及其遺傳變異的調控差異在先天性心臟病中的作用[D];復旦大學;2012年
9 周朝偉;豬不同年齡段肌肉組織microRNAs鑒定和差異表達分析[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陳鍵;模擬微重力下的血清miRNAs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青華;丹參miRNAs組織特異表達譜及其靶基因鑒定[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2 劉元會;抑郁患者腦脊液和血清中差異性miRNAs鑒定的臨床研究[D];四川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賈文慧;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血清miRNAs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4 許成辰;不同HER-2水平的人乳腺癌MCF-7細胞內miRNAs表達譜及相關miRNAs對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曹文婷;奶山羊乳腺組織miRNAs的鑒定、篩選及功能的初步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6 劉帥帥;循環(huán)miRNAs檢測對肝癌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D];蚌埠醫(yī)學院;2015年
7 王蕊;喉癌相關miRNAs的篩選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南華大學;2015年
8 雷彬;大白豬和二花臉豬排卵前卵泡差異表達miRNAs及其靶基因鑒定[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3年
9 葛瑩;綿羊不同發(fā)情狀態(tài)下松果體若干miRNAs表達差異及其與AANAT靶關系鑒定[D];揚州大學;2015年
10 黨春艷;高山離子芥低溫脅迫調控的miRNAs及其靶基因的表達分析[D];蘭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320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732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