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保周期視角下的財產(chǎn)保險公司盈余管理實證研究
本文選題:盈余管理 切入點:財險公司 出處:《遼寧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盈余管理是會計學理論和實踐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是現(xiàn)實中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以往研究對象集中在上市公司,得到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結論,但這些研究一般將金融企業(yè)排除在研究范圍外。財產(chǎn)保險公司是金融行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會計信息不但影響投資者、債權人的決策,也影響到保單持有人的利益。那么,財產(chǎn)保險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現(xiàn)象,對其盈余管理應如何進行計量,其盈余管理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對這些問題的探索,形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問題。承保周期是財險行業(yè)特有的經(jīng)濟周期,影響著財產(chǎn)保險公司盈利水平的上下波動,也影響著盈余管理行為的變化。本文將承保周期與盈余管理行為結合起來,探討承保周期對財產(chǎn)保險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以及在不同承保階段下財產(chǎn)保險公司盈余管理的特征。本文的研究探索了財險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具體測度方法,有利于更好地衡量當前我國財險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檢驗了財險公司在不同承保周期下盈余管理的影響因素,豐富了對該領域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提出問題—理論分析—實證分析—結論及政策建議”的思路進行研究,以我國財險公司為研究對象,采用規(guī)范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工作。在理論分析方面,本文從財險公司的經(jīng)營特殊性出發(fā),分析了其盈余形成過程和盈余管理的基礎;利用博弈論分析財險公司、利益相關者和監(jiān)管部門在盈余管理中的行動策略;指出了承保周期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在實證分析中方面,以我國51家財險公司2008-2015年數(shù)據(jù)為樣本,用盈余分布模型對財險公司在“0閾值點”的盈余管理現(xiàn)象進行了識別;構建可操控性賠款準備金分離模型對盈余管理程度進行了度量;基于承保周期對盈余管理程度和方向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檢驗。最后,給出研究結論并提出相應的建議。本文共分為7章,各章內容如下:第1章緒論。主要介紹研究背景、研究問題與意義、研究思路與方法、研究內容、全文研究框架及擬創(chuàng)新之處。第2章文獻綜述。對國內外盈余管理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了全面梳理,包括盈余管理概念,盈余管理的理論解釋,盈余管理的計量方法,盈余管理動機,盈余管理影響因素等,特別對財險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了介紹,最后對已有研究文獻進行評述,并指出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第3章背景及相關理論分析。首先,對財險公司的經(jīng)營特殊性,會計制度變遷、盈余形成的過程和信息披露等進行了背景分析;其次,利用博弈論方法對盈余管理參與方的行動策略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盈余管理有損公司價值成為共識的情況下,利益相關者單獨無法形成有效監(jiān)督機制;在沒有有效干預的情況下,公司管理層傾向于進行盈余管理以實現(xiàn)自身效用最大化;最后,介紹承保周期的形成過程和計量方法,分析了承保周期對盈余管理的作用。第4章財險公司盈余管理的識別。首先,根據(jù)以往研究結論提出了在“0閾值點”進行盈余管理的假設,然后用盈余分布模型對盈余管理現(xiàn)象進行識別。實證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財險公司存在為避免虧損而進行的盈余管理,不同承保周期下均存在為避免虧損而進行的盈余管理,軟市場階段的盈余管理程度要大于硬市場階段,承保業(yè)務的盈余管理的分布特征更明顯。第5章財險公司盈余管理的度量。首先,在借鑒關于其他特定應計項盈余管理度量方法的基礎上,提出相關假設,構建了可操控性賠款準備金分離模型,并進行了實證檢驗。實證結果發(fā)現(xiàn)不可操控的賠款準備金提取與準備金期初余額、前一年已賺保費、當年已賺保費、當年賠款支出和下一年賠款支出顯著相關?刹倏刭r款準備金分離結果表明,多數(shù)財險公司傾向于向上進行盈余管理,硬市場階段有更多財險公司向下進行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行為受到了承保周期的影響?刹倏刭r款準備金分離結果為接下來的研究提供了基礎。第6章財險公司盈余管理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首先提出相關研究假設,然后分別構建了盈余管理程度和方向的影響因素兩個模型,最后基于承保周期不同階段進行了實證檢驗。實證分析結果表明:(1)對于盈余管理程度,內部經(jīng)營因素中盈余修飾、保費增長速度與盈余管理程度負相關,準備金充足水平與盈余管理程度正相關;外部環(huán)境因素中的償付能力壓力與與盈余管理程度正相關,償付能力約束中的大清洗動機與盈余管理程度負相關,承保周期因素與盈余管理程度正相關,硬市場時期財險公司傾向于多提取操控性賠款準備金,軟市場階段傾向于少提取操控性賠款準備金。(2)對于盈余管理方向,在軟市場時期,高盈利的財險公司傾向于多提取操控性賠款準備金,虧損的財險公司通過“大洗澡”的方式調整盈利水平,傾向于多提取操控性賠款準備金,為盡早扭虧進行儲備。第7章結論與建議。對本文前面各章的主要研究工作進行總結和概括,給出本文的研究結論。并針對如何監(jiān)管財險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結合我國實際,從加強準備金監(jiān)管和加強承保周期逆周期應對兩個角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最后,還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及進一步研究方向。本文創(chuàng)新之處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本文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可操控賠款準備金分離模型,在我國尚無法全面取得財險公司準備金提取偏差的情況下,探索了財險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計量方法,為該領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第二,目前已有的關于盈余管理的研究通常將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金融企業(yè)排除在外,對財險公司盈余管理系統(tǒng)、深入研究還很少見。本文從財產(chǎn)保險公司的盈余形成和經(jīng)營特點出發(fā),對財險公司的盈余管理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豐富了盈余管理的研究領域,也拓寬了保險公司財務問題的研究內容。第三,本文將財險公司的盈余管理現(xiàn)象放在行業(yè)特有的周期—承保周期下進行討論,發(fā)現(xiàn)了承保周期對盈余管理的影響作用,檢驗了不同承保周期階段下盈余管理的不同特征。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F840.4;F84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海鑫;孫夢男;趙利娟;;政治關聯(lián)、企業(yè)社會責任與競爭力研究——基于中國建筑業(yè)上市公司的面板數(shù)據(jù)[J];技術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16年07期
2 裴雷;薄瀾;姚海鑫;;保險公司盈余管理問題的博弈分析[J];金融與經(jīng)濟;2016年07期
3 黃曉薇;郭敏;;股權再融資門檻變遷與政策誘導型盈余管理——基于雙重倍差法的經(jīng)驗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4年08期
4 楊志強;王華;;公司內部薪酬差距、股權集中度與盈余管理行為——基于高管團隊內和高管與員工之間薪酬的比較分析[J];會計研究;2014年06期
5 張娟;黃志忠;;高管報酬、機會主義盈余管理和審計費用——基于盈余管理異質性的視角[J];南開管理評論;2014年03期
6 王霞;徐怡;陳露;;企業(y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有助于甄別財務報告質量嗎?[J];財經(jīng)研究;2014年05期
7 肖淑芳;劉穎;劉洋;;股票期權實施中經(jīng)理人盈余管理行為研究——行權業(yè)績考核指標設置角度[J];會計研究;2013年12期
8 李增福;周婷;;規(guī)模、控制人性質與盈余管理[J];南開管理評論;2013年06期
9 張偉;王慧玲;陳利軍;;財險公司未決賠款準備金盈余管理與穩(wěn)健性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3年30期
10 吳娜;;經(jīng)濟周期、融資約束與營運資本的動態(tài)協(xié)同選擇[J];會計研究;2013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薄瀾;上市公司債務融資中的盈余管理實證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2 劉大志;基于所有權視角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動機與制約因素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彭瑾;宏觀經(jīng)濟周期、真實盈余管理與審計定價[D];重慶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72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57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