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鍛煉動機研究
本文關鍵詞:福建省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鍛煉動機研究 出處:《集美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在《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中,明確提出了增強人民體質(zhì)、提高健康水平的根本目標;而在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上,將建設“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諸如此類政策的頒布與實施,佐證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全民健身事業(yè)的重視!叭娼∩碛媱潯奔啊敖】抵袊睉(zhàn)略的貫徹和落實,離不開對運動項目的推廣和民眾的參與。氣排球運動起源于我國民間,其易于掌握的特點和豐富的技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然而,廣大氣排球運動參與者如何能自覺、積極參與氣排球運動,筆者認為,是由于鍛煉動機等若干因素的影響,在下面的章節(jié)中將加以論述。因此,研究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鍛煉動機對推動氣排球運動持續(xù)發(fā)展十分必要。研究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diào)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比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福建省參與氣排球運動的人群的鍛煉動機進行研究。研究成果:(1)促使氣排球運動參與者參與氣排球運動的鍛煉動機的子動機依強度排列依次為:健康動機,樂趣動機,能力動機,社交動機,外貌動機,制度動機,服從動機。(2)長遠動機是維持氣排球運動參與者長期參與氣排球運動的重要動機。(3)從性別上比較:女性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鍛煉動機較強。(4)從職業(yè)上比較:教師群體的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鍛煉動機最強。(5)從經(jīng)濟條件上比較:月收入9000元以上的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鍛煉動機最強。(6)從年齡上比較:年齡在21-40歲的氣排球運動參與者鍛煉動機最強。(7)從學歷上比較:學歷為研究生群體的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鍛煉動機最強。(8)從運動基礎上比較:具備排球運動基礎的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鍛煉動機較強。(9)從體育人口達標上比較:具備體育人口標準的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鍛煉動機較強。(10)從氣排球運動參與年限上比較:參與年限在5年以上6年及以下的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鍛煉動機最強。(11)內(nèi)部動機較外部動機更能刺激氣排球運動參與者。(12)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間接動機更為強烈。(13)生物性動機更為有效地提高了氣排球運動參與者的積極性。建議:(1)針對不同類型人群的特征采取相應的措施強化其氣排球鍛煉動機。(2)推行“幫帶”方式強化氣排球鍛煉動機。(3)強化體育人口建設進程。(4)強化社會性動機在氣排球運動中的作用強化社會性動機在氣排球運動中的作用。(5)注重內(nèi)部動機的直接性與外部動機的持續(xù)性相配合。(6)將直接動機和間接動機的特點有機統(tǒng)一。(7)重視長遠動機維持氣排球運動參與者長期參與鍛煉的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goal of enhancing people ' s constitution and improving health level in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 2016 _ 2020 ) . ( 1 ) To strengthen the role of social motivation in the movement of air volleyball .
【學位授予單位】:集美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8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紅律;排球運動物質(zhì)代謝和能量代謝的探討[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2 黃依柱;略論六人排球運動及在我國的發(fā)展[J];益陽師專學報;2000年05期
3 朱征宇;關于發(fā)展廣東沙灘排球運動的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4 李心華,任林珍;排球運動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J];體育文化導刊;2001年06期
5 周紅律;對排球運動社會學理論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1年01期
6 龔德貴;論排球運動的社會文化意義[J];體育學刊;2001年01期
7 沈湘生;少兒排球運動規(guī)范化訓練初探[J];發(fā)明與革新;2001年05期
8 胡元明,周大軍;談排球運動中的下肢擊球[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S1期
9 郭鴻;排球運動基礎理論問題的探討[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10 周明華,王新國;試析采用彩色排球?qū)ε徘蜻\動發(fā)展的影響[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張禹;葛春林;;排球運動智力特征的內(nèi)隱觀[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2 楊勁蒼;;限制身高與排球運動之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3 王法信;;對“彈跳”原理及其應用的探討[A];第二屆中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2)[C];1981年
4 葛春林;趙西堂;;世界高水平女排自由人競技能力相關因素研究[A];2013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5 葛春林;趙亮;;核心穩(wěn)定性與沙灘排球運動——理論分析與實踐探討[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6 隋樹藩;胡波;;坐式排球運動的興起、現(xiàn)狀與發(fā)展[A];殘疾人體育研究——首屆全國殘疾人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選編[C];2004年
7 杜寧;;我國體育院校男子排球隊團隊凝聚力水平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分析[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葉康遠;我區(qū)“一校一品牌”戰(zhàn)略凸顯成效[N];溫州日報;2012年
2 倪穎;鞍山高中生眼中的美國教育[N];鞍山日報 ;2007年
3 本報記者 蘇暢;女排女沙奪牌爭金 男排男沙世界水平[N];中國體育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譚湘竹;龍江女排 化蛹成蝶[N];黑龍江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汪大昭 李長云;排壇換代未有時[N];人民日報;2006年
6 貴州省黔西南州總工會副主席 王敬黔;“擦網(wǎng)”何須重開![N];工人日報;2011年
7 宋澎;放大的七日[N];工人日報;2000年
8 任春 趙麗君 張竹立 溫馨;碩果累累迎國慶[N];營口日報;2006年
9 汪大昭;獎勵不能只獎不勵[N];市場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潘迎旭;我國排球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建治;新世紀黑龍江省群眾性排球運動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2 吳偉;安徽省城市群眾性排球運動現(xiàn)狀與發(fā)展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3 倪亞麗;湖北省企事業(yè)單位職工排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11年
4 張展;我國普通高校開展沙灘排球運動的現(xiàn)狀與對策[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5 祝慧英;山東省沙灘排球運動開展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韓建陽;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開展沙灘排球運動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汪焱;影響我國群眾性排球運動普及的主要因素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8 國翠娟;延邊排球運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07年
9 劉偉;黑龍江省市級高中排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相升;豫北高校大學生課外排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853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38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