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質中沉積顆粒脫離特性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多孔介質中沉積顆粒脫離特性試驗研究
【摘要】:開展沉積顆粒在多孔介質中脫離過程試驗對研究地下水源熱泵回灌堵塞過程有重要意義。利用自主研發(fā)的砂層沉積 脫離模擬試驗系統(tǒng),研究增加滲流速度和改變滲流方向對多孔介質中已沉積顆粒脫離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改變滲流速度大小條件下,滲流速度越大,已沉積的顆粒越容易發(fā)生脫離,到達懸浮顆粒相對濃度第二次峰值所需的時間越短,而達到二次峰值時所注入的水量接近;與改變滲流速度大小相比,用改變滲流方向的方式進行沉積顆粒脫離效果更為明顯,到達二次峰值所需時間更短、水量更少,但隨著時間增加,多孔介質中又會出現類似滲流方向改變前的堵塞現象;滲流條件變化后的初始階段是已沉積顆粒脫離的主要時期。研究結果為水源熱泵回灌過程中懸浮顆粒在地層中的沉積-脫離特性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水源熱泵 懸浮顆粒 多孔介質 沉積 脫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272272,51478368)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2002)
【分類號】:TU83
【正文快照】: 0引言地下水源熱泵是一種利用淺層地下水進行供暖或制冷的熱源技術,其運行穩(wěn)定可靠、投資較低且節(jié)能環(huán)保,因此近年來發(fā)展十分迅速[1-2]。在回灌的過程中由于回灌水中常攜帶有固體顆粒且在水動力或水化學作用下含水層內部會產生固體顆粒,因此經常會發(fā)生堵塞[3-4],而阻塞物在回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周健;姚志雄;張剛;;砂土滲流過程的細觀數值模擬[J];巖土工程學報;2007年07期
2 陳星欣;白冰;;重力對飽和多孔介質中顆粒輸運特性的影響[J];巖土工程學報;2012年09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家發(fā);焦赳赳;;顆粒形狀對多孔介質孔隙特征和滲流規(guī)律影響研究的探討[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1年03期
2 劉洋;孔戈;周健;;液化場地地震反應的離散元數值模擬[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1年01期
3 白若虛;程雪松;鄭剛;;關于土滲透系數顆粒流細觀參數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12年01期
4 楊鳳武;張淑秘;;地下水源熱泵日運行模式對地下含水層的影響分析[J];電子制作;2013年23期
5 許端平;劉渚白;谷長建;李翰良;馮雨鑫;;不同離子對黑土膠體在土壤中運移的影響[J];地球與環(huán)境;2014年03期
6 唐志偉;蔡博;張宏宇;韓雅芳;;太陽能與地埋管熱泵聯(lián)合采暖實驗[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7 劉波;張功;江永華;張民程;宋常軍;;基于變滲透系數的深基坑單井抽水沉降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14年06期
8 胡寧;李雪飛;吳軍;劉凱;;基于ANSYS的垂直U型埋管換熱器全年試驗分析及模擬[J];安徽建筑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9 董喜貴;劉書孟;于忠臣;孫冰;牛源麟;;軸向動態(tài)反沖洗過濾器過濾含聚污水試驗研究[J];工業(yè)水處理;2015年01期
10 杜詩民;劉業(yè)鳳;熊月忠;張華;;地源熱泵U型豎直埋管換熱器性能實驗分析[J];建筑節(jié)能;201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洋;趙學同;;基于顆粒-流體耦合的飽和砂土地震液化分析[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2 蔡歐晨;Thomas M.Young;;土壤中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影響疏水性有機污染物傳輸擴散模型及其影響因子研究[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3年
3 高偉;;地表水水源熱泵系統(tǒng)適用性分析[A];2013年福建省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傅晏;干濕循環(huán)水巖相互作用下巖石劣化機理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2 楊靜;高粘粒含量吹填土加固過程中結構強度的模擬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蔣建清;紅砂巖粗粒土加筋擋墻力學機理和地震穩(wěn)定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陳星欣;飽和多孔介質中顆粒遷移和沉積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5 武斌;松潘甘孜地區(qū)地熱資源的地球物理勘探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6 劉瑾;農田土壤水分散性膠體磷的賦存形態(tài)、活化機制及阻控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7 郭永輝;直接膨脹式地源熱泵單U換熱器傳熱特性及系統(tǒng)性能分析[D];湖南大學;2012年
8 張瑾;青島富水砂層隧道變形機理及其控制對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9 朱曉林;地下?lián)Q熱器熱形變及其失效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10 王有鏜;地能利用巖土換熱器凍脹變形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賀續(xù)文;基于離散單元法的節(jié)理巖體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2 呂緯;淺埋暗挖含水砂層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白若虛;基于地下水劈裂的基坑突涌破壞機理研究與顆粒流數值模擬[D];天津大學;2012年
4 習志雄;真空預壓法處理吹填淤泥質軟土地基的顆粒流數值模擬[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5 丁吉東;分散膠體顆粒動水絮凝導致濱地層損害的影響機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6 耿偉樂;孔隙水對尾礦宏細觀力學行為的影響及堆壩穩(wěn)定性分析[D];重慶大學;2012年
7 任穎瑩;地源熱泵空調系統(tǒng)的模糊增益單神經元PID控制方法[D];鄭州大學;2013年
8 夏新;閉式地表水源熱泵在合肥地區(qū)季節(jié)性應用研究[D];安徽建筑大學;2013年
9 韓春陽;水源熱泵回灌條件下的非飽和帶孔隙介質導水特性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3年
10 劉帥;淺埋暗挖隧道穿越飽水礫砂層滲流—應力耦合分析及其注漿支護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曹文波;李民;龍盎;;面板堆石壩施工期壩體沉降變形預測模型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8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尊國;當代地下水科學面臨的新問題(下)[J];地質科技情報;1985年04期
2 張東,周劍敏,吳科如;相變儲能建筑材料的分析與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3年09期
3 李培超;多孔介質流-固耦合滲流數學模型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年16期
4 盧軍,付祥釗,馮雅,陳啟高;含濕多孔介質熱濕遷移特性參數研究[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5 李錫夔;多孔介質中非線性耦合問題的數值方法[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6 于航;王小林;;混凝土多孔介質等溫吸濕過程的數值模擬[J];能源技術;2007年03期
7 周軍平;鮮學福;李曉紅;姜德義;;多孔介質中不混溶兩相滲流的本構關系[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0年03期
8 曾康一,門福錄;關于多孔介質中滲流的基本規(guī)律[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0年03期
9 陳威;;多孔介質應用于建筑結構的熱質傳遞及制冷性能分析[J];建筑科學;2010年02期
10 薛新華;陳群;王琛;;多孔介質孔隙度問題的理論探討[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趙紀生;陶夏新;師黎靜;歐進萍;;飽和兩相多孔介質中的基體破壞分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徐曾和;徐小荷;;可變形多孔介質徑向滲流的液固耦合問題[A];面向國民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巖石力學與巖石工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五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1998年
3 陳威;;多孔介質蒸發(fā)制冷板應用于建筑墻體的性能分析[A];上海市制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侯根富;;多孔介質燃氣預混燃燒研究現狀與展望[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燃氣分會應用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李守德;不可逆熱力學理論在多孔介質滲流問題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2 張俊波;含液多孔介質中失穩(wěn)現象理論研究及應變局部化的有限元—無網格耦合方法[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3 單振東;飽和與非飽和多孔介質一維問題精確解[D];浙江大學;2012年
4 劉澤佳;多孔介質中化學—熱—水力—力學耦合分析與混合元方法[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5 韓偉偉;基于滲濾效應的水泥漿液多孔介質注漿機理及其工程應用[D];山東大學;2014年
6 陶高梁;巖土多孔介質孔隙結構的分形研究及其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龍激波;基于多孔介質熱質傳輸理論的竹材結構建筑熱濕應力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8 歐陽莉;多孔太陽墻的傳熱與流動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仁興;不同粒徑分布多孔介質滲流的微觀數值模擬研究[D];武漢工業(yè)學院;2012年
2 宋曉明;滲透作用下多孔介質中顆粒遷移特性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18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61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