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重載模板支撐體系承載力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大重載模板支撐體系承載力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水平和人們審美觀念的提高,高大重載的混凝土結構隨之出現(xiàn),而模板支撐體系由于結構較為簡單,適用性較強,成本相對較低從而被廣泛地使用。由于模板支撐體系是一種臨時性的工程設施,一直以來它的施工安全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在很多情況下,常常為了施工方便,施工人員憑借經驗隨意搭設,并且廢料舊料循環(huán)使用,造成模板支撐體系整體承載力下降,從而發(fā)生支撐架坍塌事故,造成了巨大損失。如何提高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質量和安全,是建筑行業(yè)的一個新課題。雖然近年來有不少學者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和探索,但是現(xiàn)行的計算方法只是考慮了模板支撐的單桿和單個步距,未對高大模板支撐整體受力提出明確的計算方法。論文對高大重載模板支撐體系承載力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和研究,得到一些結論,具體研究工作如下:1.對歷年模板支撐體系倒塌事故進行了分析,總結了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和施工經驗以及國內外模板支撐的研究成果,為后面的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2.通過對模板支撐體系承載力理論計算的研究,總結了多種模板支撐架承載力的計算方法,并且將不同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對比,總結了各自的優(yōu)缺點,更加直觀的認識到各種模板支撐架理論計算的特點。3.建立高大重載模板支撐架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別模擬計算了剛性節(jié)點和半剛性節(jié)點支撐架的變形量和承載力,并經過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半剛性節(jié)點更加符合工程實際。4.通過對模板支撐架模型進行有限元屈曲分析,研究了立桿伸出頂層的長度、掃地桿離地高度、模板支撐架的搭設情況和水平荷載等參數(shù)對模板支撐架承載力的影響。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些支撐架承載力變化的規(guī)律,為搭建安全穩(wěn)定的模板支撐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5.通過介紹一個高大重載模板支撐架工程,較全面地闡述模板支撐架整個搭建過程,總結了一些模板支撐架的施工方法和經驗,為搭建安全穩(wěn)定的支撐架提供了現(xiàn)實依據(jù)。通過科學合理的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搭設情況下,高大模板支撐的整體受力情況,從而得出一些有利于提高高大重載模板支撐體系承載力的規(guī)律與方法。
【關鍵詞】:高大重載 模板支撐 有限元分析 承載力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755.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1 緒論14-26
- 1.1 模板支撐技術發(fā)展概況14-15
- 1.2 高大重載模板支撐體系安全事故及原因分析15-21
- 1.2.1 高大重載模板支撐概況15
- 1.2.2 現(xiàn)存問題15-19
- 1.2.3 原因分析19-21
- 1.3 高大重載模板支撐體系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21-23
- 1.3.1 國外高大重載模板的研究情況21
- 1.3.2 國內高大重載模板支撐體系的研究現(xiàn)狀21-23
- 1.4 研究內容及意義23-26
- 1.4.1 研究內容23
- 1.4.2 研究意義23-26
- 2 高大重載模板支撐體系承載力理論計算和分析26-40
- 2.1 模板支撐體系結構26-27
- 2.2 高大重載模板支撐體系的特點27-28
- 2.3 模板支撐體系理論計算28-36
- 2.3.1 模板支撐架體系承受的荷載分類28
- 2.3.2 概率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28-29
- 2.3.3 歐拉穩(wěn)定理論設計計算法29-30
- 2.3.4 格構柱、鋼框架整體失穩(wěn)的計算方法30-31
- 2.3.5 無側移剛架計算法31-32
- 2.3.6 有側移剛架計算法32-33
- 2.3.7 等代柱法33
- 2.3.8 彈性支座連續(xù)壓桿法33-35
- 2.3.9 英國規(guī)范計算法35-36
- 2.3.10 日本規(guī)范計算法36
- 2.4 實際工程中使用不同計算方法結果對比36-38
- 2.5 模板支撐架不同承載力計算模型優(yōu)缺點比較分析38-39
- 2.6 本章小結39-40
- 3 高大重載模板支撐架承載力數(shù)值模擬分析40-50
- 3.1 選用ANSYS Workbench進行數(shù)值模擬分析40
- 3.1.1 ANSYS Workbench軟件介紹40
- 3.1.2 選擇ANSYS Workbench理由40
- 3.2 模板支撐架數(shù)值模擬模型的建立40-42
- 3.3 剛性節(jié)點的模板支撐架數(shù)值模擬42-44
- 3.3.1 剛性節(jié)點模板支撐架的有限元分析步驟42-43
- 3.3.2 剛性節(jié)點模板支撐架數(shù)值模擬結果43
- 3.3.3 剛性節(jié)點模板支撐架的模態(tài)分析43-44
- 3.4 半剛性節(jié)點的模板支撐架數(shù)值模擬44-46
- 3.4.1 半剛性節(jié)點模板支撐架的有限元分析的步驟45
- 3.4.2 半剛性節(jié)點模板支撐架數(shù)值模擬結果45-46
- 3.5 數(shù)值模擬結果分析46-48
- 3.6 理論計算與數(shù)值模擬對比分析48-49
- 3.7 本章小結49-50
- 4 高大重載模板支撐架承載力影響因素50-60
- 4.1 立桿伸出長度對承載力的影響50-52
- 4.2 不同掃地桿設置高度對承載力的影響52-53
- 4.3 不同搭設尺寸對承載力的影響53-55
- 4.4 施加不同水平荷載對承載力的影響55-59
- 4.5 本章小結59-60
- 5 高大重載模板支撐架工程實例與分析60-68
- 5.1 高大重載模板工程概況60-61
- 5.2 模板支撐架施工工藝61-64
- 5.2.1 施工工序61-62
- 5.2.2 施工段的劃分62
- 5.2.3 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62-64
- 5.3 工程特點分析、主要危險源及相應措施64-65
- 5.4 高大重載模板支架監(jiān)測65-66
- 5.5 本章小結66-68
- 6 結論與展望68-70
- 6.1 本文結論68-69
- 6.2 展望69-70
- 參考文獻70-74
- 致謝74-76
- 作者簡介及研究成果7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飚;;關于建筑模板支撐體系穩(wěn)定性分析[J];門窗;2013年04期
2 陳超;劉魁;;人字柱整體移動式模板支撐體系應用總結[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13年S1期
3 龍曉葵;;高度重視模板支撐體系的安全[J];甘肅科技;2006年01期
4 李啟華;王偉;陳偉東;林璋璋;;不同結構形式的多層模板支撐體系的數(shù)值模擬[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5 陳明;吳玉書;胡曉武;;某大樓轉換層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技術[J];消費導刊;2007年04期
6 歐伙明;;高層建筑模板支撐體系施工的探討[J];福建建筑;2007年07期
7 易興中;;懸空74.97m結構模板支撐體系設計與計算[J];工業(yè)建筑;2007年S1期
8 潘麗君;楊先忠;洪笑;林璋璋;;多層模板支撐體系中的支撐拆除時間與方式[J];浙江建筑;2008年02期
9 黃聯(lián)盟;;超高大跨度模板支撐體系施工[J];福建建筑;2008年02期
10 吳恒輝;;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在模板支撐體系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兵;于觀春;梁文義;;大面積超高模板支撐體系設計與施工[A];施工企業(yè)模板與腳手架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2 馬義玲;;模板支撐體系的安全管理[A];建設工程安全理論與應用——首屆中國中西部地區(qū)土木建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吳瑞星;葉新明;孫成煙;;高層轉換層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技術[A];施工企業(yè)模板與腳手架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4 李中勝;黃聯(lián)盟;;11000M~3卵形消化池的模板支撐體系[A];首屆海峽兩岸土木建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王俊增;吳浩東;徐新剛;;超高大跨度懸挑結構模板支撐體系設計與施工[A];施工企業(yè)模板與腳手架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6 季三榮;李玉;;從模板坍塌事故頻發(fā)談大型混凝土結構模板支撐體系施工的管理重點及措施[A];河南省建筑業(yè)行業(yè)優(yōu)秀論文集(2010)[C];2010年
7 孫超;;單側模板支撐體系在地鐵施工中的應用[A];2014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4年
8 任旭峰;葉克儉;;鋼管腳手架作為模板支撐體系的應用[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5卷)[C];2011年
9 辛愛花;;危險性較大模板支撐體系書面方案的審核與訂正[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高鵬偉;;現(xiàn)澆混凝土樓板早拆模板支撐體系的應用[A];山西省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葛浩東 袁立斌;高度重視模板支撐體系的安全[N];中國建設報;2005年
2 記者韓慶文、通訊員岳建宣;潮州二建等8家建企被通報[N];廣東建設報;2012年
3 郭忠勝 李美玲;淺談高大墻板單側模板支撐體系專項工程[N];中華建筑報;2012年
4 謝關明 徐濤 楊國民;高層住宅工程結構轉換層模板及支撐的施工與管理[N];中華建筑報;2006年
5 通訊員 周勝波 楊甲午 梁秦 記者 宋京平;雙向預應力混凝土框架體系橋在鄭州東站實施[N];中國建設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邢愛婷;“找茬”找出優(yōu)質項目[N];中華建筑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紅艷 通訊員 劉小燕;常人眼中難以完成的任務[N];內蒙古日報(漢);2009年
8 江梅 孔麗莉;鋼龍骨頂板模板解難題[N];中國建設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袁雪霞;建筑施工模板支撐體系可靠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妍;多層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期荷載傳遞規(guī)律與安全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2 李瑞良;扣件式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的穩(wěn)定性分析[D];廣西大學;2014年
3 王思;超高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案例分析與數(shù)值優(yōu)化[D];湘潭大學;2015年
4 吳方振;PVC結皮發(fā)泡復合塑料模板支撐體系的試驗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5年
5 徐燦;承插型盤扣式超厚模板支撐體系整體承載力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6 安宇驄;防連續(xù)倒塌型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的理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7 唐偉;扣件式鋼管大模板支撐體系的應用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8 胡鋒霆;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9 王松;高大重載模板支撐體系承載力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10 林璋璋;多層模板支撐體系的時空分析[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高大重載模板支撐體系承載力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74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4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