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石油延安某廠區(qū)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與邊坡治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9 19:49
我國由于濕陷性黃土覆蓋面積巨大,在發(fā)展基礎建設、鐵路、公路、水利電力、機場等各類工程的過程中難以避免在濕陷性黃土上進行建筑工程活動。本文研究的延長石油延安某廠區(qū)項目場地內部分地區(qū)黃土與黃土狀土具輕微~中等濕陷性和自重濕陷性,場地既有高挖方,又有高填方,形成多處高邊坡,并伴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作用,對其進行原狀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方案和填方地基回填壓實處理方案研究,以及滑坡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意義重大。本文通過收集延安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廠區(qū)所在地的基礎資料,查明研究區(qū)濕陷性黃土的分布?偨Y該廠區(qū)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的重點難題,并對于場地不同分區(qū)給出合理的地基強夯方案。建議針對滑坡體、濕陷性黃土層厚度較大,采用分層回填+分層強夯的地基處理方案,挖方區(qū)的處理采用強夯方案。選擇合適的分層厚度和適合的強夯能級,廠區(qū)東區(qū)場地濕陷性黃土區(qū)采用8000kN·m高能級強夯加固處理。西區(qū)場地濕陷性黃土區(qū)及古滑坡區(qū)采用12000kN·m高能級強夯處理,其余填方區(qū)統一采用8000kN·m高能級強夯加固處理;挖填方交接區(qū)采用6000kN·m能級強夯處理。對場地所需建設濕陷性黃土地基擋土墻進行設計,根據本工程特點,對...
【文章來源】: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項目所在地地理位置
技術路線圖
陜北交通要沖,過境道路有黃延高速公路、青(島)蘭(州)高速公路、210 國道、309 國道、西延鐵路等,項目區(qū)交通位置如圖 3-1。圖3-1 交通位置圖Fig 3-1 Traffic and location場地形成地基處理范圍分為四大部分:東區(qū)、西區(qū)、南區(qū)、北區(qū)分區(qū)圖見附錄 1。西區(qū):擬建場地西區(qū)地處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在區(qū)域大地構造位置上位于中朝準地臺陜甘寧臺坳陜北臺凹。中生代為河湖盆地沉積,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構造運動對該區(qū)影響微弱。褶皺和斷裂稀少。大部分位于陜北臺凹大型向斜構造的東翼,巖層呈向西緩傾的單層,傾角 1°~5°,區(qū)內巖體穩(wěn)定(詳見圖 3-2)。新構造運動在本項目區(qū)中變化不明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黃土地基改性處理技術研究進展評述與展望[J]. 李娜,孫軍杰,王謙,鐘秀梅,馮敏杰,郭鵬. 地球科學進展. 2017(02)
[2]高速鐵路濕陷性黃土地基無振動擠密處理技術研究[J]. 齊甦,吳江,吳曉輝,徐庭. 施工技術. 2017(02)
[3]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新途徑的探討[J]. 王銀梅.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08(04)
[4]復雜邊坡三維地質可視化和數值模型構建[J]. 鄭文棠,徐衛(wèi)亞,童富果,石安池.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7(08)
[5]大厚度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孔內深層強夯法的應用研究[J]. 陳方明,關立軍,劉曉華. 建筑科學. 2007(05)
[6]高能量強夯在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和不良地質體工程中應用研究[J]. 黃雪峰,陳正漢,張廣平,陳冰,方祥位,朱元清. 后勤工程學院學報. 2007(01)
[7]強夯法施工參數的分析研究[J]. 呂秀杰,龔曉南,李建國. 巖土力學. 2006(09)
[8]極限分析有限元法講座——Ⅱ有限元強度折減法中邊坡失穩(wěn)的判據探討[J]. 趙尚毅,鄭穎人,張玉芳. 巖土力學. 2005(02)
[9]濕陷性黃土結構損傷演化特性[J]. 邵生俊,李彥興,周飛飛.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4(24)
[10]非飽和土簡化固結理論及其應用[J]. 沈珠江. 水利水運工程學報. 2003(04)
博士論文
[1]高速鐵路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試驗研究[D]. 柳墩利.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2012
本文編號:3257054
【文章來源】: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項目所在地地理位置
技術路線圖
陜北交通要沖,過境道路有黃延高速公路、青(島)蘭(州)高速公路、210 國道、309 國道、西延鐵路等,項目區(qū)交通位置如圖 3-1。圖3-1 交通位置圖Fig 3-1 Traffic and location場地形成地基處理范圍分為四大部分:東區(qū)、西區(qū)、南區(qū)、北區(qū)分區(qū)圖見附錄 1。西區(qū):擬建場地西區(qū)地處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在區(qū)域大地構造位置上位于中朝準地臺陜甘寧臺坳陜北臺凹。中生代為河湖盆地沉積,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構造運動對該區(qū)影響微弱。褶皺和斷裂稀少。大部分位于陜北臺凹大型向斜構造的東翼,巖層呈向西緩傾的單層,傾角 1°~5°,區(qū)內巖體穩(wěn)定(詳見圖 3-2)。新構造運動在本項目區(qū)中變化不明顯。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黃土地基改性處理技術研究進展評述與展望[J]. 李娜,孫軍杰,王謙,鐘秀梅,馮敏杰,郭鵬. 地球科學進展. 2017(02)
[2]高速鐵路濕陷性黃土地基無振動擠密處理技術研究[J]. 齊甦,吳江,吳曉輝,徐庭. 施工技術. 2017(02)
[3]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新途徑的探討[J]. 王銀梅.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08(04)
[4]復雜邊坡三維地質可視化和數值模型構建[J]. 鄭文棠,徐衛(wèi)亞,童富果,石安池.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7(08)
[5]大厚度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孔內深層強夯法的應用研究[J]. 陳方明,關立軍,劉曉華. 建筑科學. 2007(05)
[6]高能量強夯在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和不良地質體工程中應用研究[J]. 黃雪峰,陳正漢,張廣平,陳冰,方祥位,朱元清. 后勤工程學院學報. 2007(01)
[7]強夯法施工參數的分析研究[J]. 呂秀杰,龔曉南,李建國. 巖土力學. 2006(09)
[8]極限分析有限元法講座——Ⅱ有限元強度折減法中邊坡失穩(wěn)的判據探討[J]. 趙尚毅,鄭穎人,張玉芳. 巖土力學. 2005(02)
[9]濕陷性黃土結構損傷演化特性[J]. 邵生俊,李彥興,周飛飛.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4(24)
[10]非飽和土簡化固結理論及其應用[J]. 沈珠江. 水利水運工程學報. 2003(04)
博士論文
[1]高速鐵路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試驗研究[D]. 柳墩利.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2012
本文編號:32570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5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