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園交互性景觀設計研究 ——以鹽城市大洋灣城市公園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0-12-25 05:12
城市公園是人們進行休閑活動、交流交往的不可缺少的場所之一,也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加城市公園景觀建設中的互動性,可以增強整個公園乃至城市的活力;拥脑O計理念為人與人、人與景、景與景的關系提供了一座橋梁,延申人們的視野和活動范圍,并使人們的幸福感和愉悅感得以提高。筆者在對國內外互動性景觀發(fā)展現(xiàn)狀和其他綜合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鹽城市大洋灣的公園景觀進行實地考察,從而提出了城市公園交互性景觀設計這一研究課題。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景觀互動的需要遵循的原則和多種設計方法。結合互動理念在景觀設計要素中應用的實際案例分析,研究了具體的設計方案,并論證了在具體城市公園景觀建設項目中所采用的多種設計途徑和表現(xiàn)形式,來實現(xiàn)一系列的交互式景觀。城市公園交互式景觀設計還需要結合其他學科進行不斷學習和創(chuàng)新,使城市公園景觀不再是單純的是被觀賞的對象,而是人與自然的紐帶,幫助拓寬人們主觀視野的邊界,最終目的是使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共同發(fā)展。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張?zhí)凭坝^項目“云朵樂園”(圖片來源網(wǎng)絡5)
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章城市公園交互性景觀設計遵循的原則及方法11景架和布幔組成通行道路。一方面鮮明的顏色使原本空曠而單調的室外空間更有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它使道路的輪廓更加強化,增加了空間的記憶點和儀式感,顏色的視覺感受、對風的觸覺感受這些也豐富了人們的行走過程中的整體體驗。圖2藝術裝置作品“門”圖3藝術裝置作品“門”(圖片來源網(wǎng)絡)這樣的互動景觀讓游客進入這個空間時產(chǎn)生新鮮感,印象深刻的同時喚醒較為積極的情緒。繼而激發(fā)對環(huán)境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此外,鄉(xiāng)土文化在城市歷史互動景觀的應用中也會不斷發(fā)展和更新,同時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7所謂基于感官參與的互動性設計,用人們之間的交流做比喻,就是要想法設法讓人們參與到交流活動中。對于交互性景觀設計,其首要目的和最終歸宿,都是為提升使用者的參與性和體驗感而服務。7[1]杜萍萍.基于互動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D].河北科技大學,2017.
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章城市公園交互性景觀設計遵循的原則及方法11景架和布幔組成通行道路。一方面鮮明的顏色使原本空曠而單調的室外空間更有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它使道路的輪廓更加強化,增加了空間的記憶點和儀式感,顏色的視覺感受、對風的觸覺感受這些也豐富了人們的行走過程中的整體體驗。圖2藝術裝置作品“門”圖3藝術裝置作品“門”(圖片來源網(wǎng)絡)這樣的互動景觀讓游客進入這個空間時產(chǎn)生新鮮感,印象深刻的同時喚醒較為積極的情緒。繼而激發(fā)對環(huán)境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此外,鄉(xiāng)土文化在城市歷史互動景觀的應用中也會不斷發(fā)展和更新,同時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7所謂基于感官參與的互動性設計,用人們之間的交流做比喻,就是要想法設法讓人們參與到交流活動中。對于交互性景觀設計,其首要目的和最終歸宿,都是為提升使用者的參與性和體驗感而服務。7[1]杜萍萍.基于互動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D].河北科技大學,201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向老年人的虛擬現(xiàn)實景觀設計研究[J]. 韓旭. 設計. 2019(07)
[2]淺談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參與性設計[J]. 趙丹. 建設科技. 2019(Z1)
[3]城市公園園林綠化可持續(xù)發(fā)展淺析[J]. 戴恩澤. 河南建材. 2019(01)
[4]基于生態(tài)理念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研究[J]. 劉夢釗. 現(xiàn)代園藝. 2019(01)
[5]地方文脈在城市公園設計中的表達方式[J]. 王澤發(fā),李子蓉,賴莉芬. 衡水學院學報. 2018(03)
[6]基于智能交互的景觀體驗增強設計[J]. 曹靜,何汀瀅,陳箏. 景觀設計學. 2018(02)
[7]虛擬現(xiàn)實技術與三維設計技術[J]. 夏蕾. 電子制作. 2015(11)
[8]交互設計:從物理邏輯到行為邏輯[J]. 辛向陽. 裝飾. 2015(01)
[9]新時代景觀設計中的“人景交互”[J]. 張明明. 價值工程. 2011(34)
[10]城市公共設施交互設計研究[J]. 張旭,王峰. 包裝工程. 2010(10)
博士論文
[1]聲音體驗[D]. 蘆影.中央美術學院 2017
[2]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公共藝術整體性設計研究[D]. 周秀梅.武漢大學 2013
[3]地域性景觀設計理論研究[D]. 楊鑫.北京林業(yè)大學 2009
[4]我國城市住區(qū)互動景觀營造研究[D]. 姚雪艷.同濟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空間往復與對景設計[D]. 王玫.天津大學 2018
[2]公園互動景觀裝置設計研究[D]. 馮超.北京建筑大學 2017
[3]互動式景觀設計[D]. 胡夢琴.大連工業(yè)大學 2017
[4]基于互動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D]. 杜萍萍.河北科技大學 2017
[5]裝置藝術融入當代城市公共空間的景觀化途徑研究[D]. 王進思.重慶大學 2016
[6]城市公共空間中景觀裝置藝術的運用研究[D]. 張蕓.東南大學 2015
[7]環(huán)境行為學視閾下的互動景觀設計研究[D]. 翟天然.東南大學 2015
[8]裝置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互動性應用研究[D]. 伍迪.東華大學 2014
[9]城市環(huán)境中交互空間的設計研究[D]. 王加洲.南京林業(yè)大學 2013
[10]三維城市景觀空間信息交互查詢的研究[D]. 王德成.鄭州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937025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張?zhí)凭坝^項目“云朵樂園”(圖片來源網(wǎng)絡5)
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章城市公園交互性景觀設計遵循的原則及方法11景架和布幔組成通行道路。一方面鮮明的顏色使原本空曠而單調的室外空間更有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它使道路的輪廓更加強化,增加了空間的記憶點和儀式感,顏色的視覺感受、對風的觸覺感受這些也豐富了人們的行走過程中的整體體驗。圖2藝術裝置作品“門”圖3藝術裝置作品“門”(圖片來源網(wǎng)絡)這樣的互動景觀讓游客進入這個空間時產(chǎn)生新鮮感,印象深刻的同時喚醒較為積極的情緒。繼而激發(fā)對環(huán)境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此外,鄉(xiāng)土文化在城市歷史互動景觀的應用中也會不斷發(fā)展和更新,同時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7所謂基于感官參與的互動性設計,用人們之間的交流做比喻,就是要想法設法讓人們參與到交流活動中。對于交互性景觀設計,其首要目的和最終歸宿,都是為提升使用者的參與性和體驗感而服務。7[1]杜萍萍.基于互動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D].河北科技大學,2017.
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章城市公園交互性景觀設計遵循的原則及方法11景架和布幔組成通行道路。一方面鮮明的顏色使原本空曠而單調的室外空間更有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它使道路的輪廓更加強化,增加了空間的記憶點和儀式感,顏色的視覺感受、對風的觸覺感受這些也豐富了人們的行走過程中的整體體驗。圖2藝術裝置作品“門”圖3藝術裝置作品“門”(圖片來源網(wǎng)絡)這樣的互動景觀讓游客進入這個空間時產(chǎn)生新鮮感,印象深刻的同時喚醒較為積極的情緒。繼而激發(fā)對環(huán)境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此外,鄉(xiāng)土文化在城市歷史互動景觀的應用中也會不斷發(fā)展和更新,同時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7所謂基于感官參與的互動性設計,用人們之間的交流做比喻,就是要想法設法讓人們參與到交流活動中。對于交互性景觀設計,其首要目的和最終歸宿,都是為提升使用者的參與性和體驗感而服務。7[1]杜萍萍.基于互動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D].河北科技大學,201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向老年人的虛擬現(xiàn)實景觀設計研究[J]. 韓旭. 設計. 2019(07)
[2]淺談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參與性設計[J]. 趙丹. 建設科技. 2019(Z1)
[3]城市公園園林綠化可持續(xù)發(fā)展淺析[J]. 戴恩澤. 河南建材. 2019(01)
[4]基于生態(tài)理念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研究[J]. 劉夢釗. 現(xiàn)代園藝. 2019(01)
[5]地方文脈在城市公園設計中的表達方式[J]. 王澤發(fā),李子蓉,賴莉芬. 衡水學院學報. 2018(03)
[6]基于智能交互的景觀體驗增強設計[J]. 曹靜,何汀瀅,陳箏. 景觀設計學. 2018(02)
[7]虛擬現(xiàn)實技術與三維設計技術[J]. 夏蕾. 電子制作. 2015(11)
[8]交互設計:從物理邏輯到行為邏輯[J]. 辛向陽. 裝飾. 2015(01)
[9]新時代景觀設計中的“人景交互”[J]. 張明明. 價值工程. 2011(34)
[10]城市公共設施交互設計研究[J]. 張旭,王峰. 包裝工程. 2010(10)
博士論文
[1]聲音體驗[D]. 蘆影.中央美術學院 2017
[2]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公共藝術整體性設計研究[D]. 周秀梅.武漢大學 2013
[3]地域性景觀設計理論研究[D]. 楊鑫.北京林業(yè)大學 2009
[4]我國城市住區(qū)互動景觀營造研究[D]. 姚雪艷.同濟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空間往復與對景設計[D]. 王玫.天津大學 2018
[2]公園互動景觀裝置設計研究[D]. 馮超.北京建筑大學 2017
[3]互動式景觀設計[D]. 胡夢琴.大連工業(yè)大學 2017
[4]基于互動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D]. 杜萍萍.河北科技大學 2017
[5]裝置藝術融入當代城市公共空間的景觀化途徑研究[D]. 王進思.重慶大學 2016
[6]城市公共空間中景觀裝置藝術的運用研究[D]. 張蕓.東南大學 2015
[7]環(huán)境行為學視閾下的互動景觀設計研究[D]. 翟天然.東南大學 2015
[8]裝置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互動性應用研究[D]. 伍迪.東華大學 2014
[9]城市環(huán)境中交互空間的設計研究[D]. 王加洲.南京林業(yè)大學 2013
[10]三維城市景觀空間信息交互查詢的研究[D]. 王德成.鄭州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9370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3702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