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陷性黃土強夯動力相似關系研究
[Abstract]:A dynamic stress analysis model of collapsible loess dynamic compactio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microstructural instability is proposed, and a new similar index is obtained for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of collapsible loess dynamic compaction model. The stress balance equation, particle velocity continuity equation, momentum conservation equa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ve array are derived by using the stress wave theory at the node of the idealized space structure. The incident wave at the describing node is obtained. The physical equation of the variation of transmitted and reflected waves. The dynamic stress analysis model of collapsible loess dynamic compaction can be established by using MATLAB program, which can calculate the stress change of some structural elements in a short time. The key physical quantities reflecting the law of dynamic compaction stress of collapsible loess are obtained. A new similarity index is derived by using similarity theory and dimensional analysis method. The dynamic stress analysis model of collapsible loess dynamic compaction can calculate the stress changes of some structural elements in a short time.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ccord with the law of the stress wave transfer from near to far, which reflects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process of the stress wave, the law that the stress wave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ransfer distance, and accords with the law of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elastic stress wave. The key physical quantity reflecting the law of dynamic compaction stress of collapsible loess is the stress of any point, the position coordinates of any point, the drop distance of the hammer, the quality of the hammer, the density of the hammer,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hammer, the radius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hammer. In the structural model,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member element, the density of the member element, the angle between adjacent member elements, the void ratio of collapsible loess, the lateral friction, time,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action of loess to the rammer are discussed. When the model and prototype test adopt the same gravity acceleration condition, the new similarity index is still difficult to satisfy.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民航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U444;TU472.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凱宏;;對太原東山地區(qū)濕陷性黃土性質(zhì)的初步探討[J];山西建筑;2009年17期
2 張倩;;濕陷性黃土的物理性質(zhì)的特殊性[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年10期
3 王振鐸;;濕陷性黃土淺談[J];建筑工人;1988年04期
4 崔旭,張玉;濕陷性黃土渠基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措施[J];甘肅農(nóng)業(yè);2000年10期
5 劉水生;濕陷性黃土評價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山西建筑;2001年04期
6 董曉峰;對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濕陷性評價[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7 楊增光;濕陷性黃土的特性及地基處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2年04期
8 劉朝霞,王成偉,牛志武;淺析鞏義市城區(qū)濕陷性黃土性質(zhì)特征及預防措施[J];洛陽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9 張志龍;天水濕陷性黃土的工程特征[J];巖土工程界;2003年09期
10 靳運生;淺談Ⅰ 、Ⅱ級濕陷性黃土處治的辦法[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S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騰;;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方案的制定[A];2014年2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2 汪國烈;張豫川;;高烈度區(qū)濕陷性黃土場地上地基基礎抗震評價中存在的三個問題[A];甘肅巖石力學與工程進展——第四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C];1996年
3 余雄飛;謝定義;;濕陷性黃土增濕剪切破壞問題[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七屆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4 李志飛;李贊成;王亞軍;;濕陷性黃土的動力固結特性[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6年
5 雷勵;;濕陷性黃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地基處理方法[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08年卷(中冊)[C];2008年
6 陳萬業(yè);董蘭鳳;;濕陷性黃土工程特性評價中的幾個問題[A];甘肅巖石力學與工程進展——第四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C];1996年
7 朱格河;;考慮含水量影響的黃土強度模型推導[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8 張愛中;;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方案探討[A];山東土木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陳存禮;謝定義;;濕陷性黃土中水池構筑物的地基處理[A];巖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fā)中的巖土工程問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10 王婷;羅愛忠;邵生俊;;濕陷性黃土結構性研究的回顧與探討[A];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唐名娟 黃潤秋 徐瑜;挺進中原創(chuàng)奇勛[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9年
2 本報實習生 路豐成 記者 王玉平;寧夏桃同高速公路:車輛在刀尖上跳舞[N];華興時報;2007年
3 王金普;濕性地基填筑加固技術[N];中華建筑報;2002年
4 記者 閻文華 白燕;同心至固原段中面層鋪設[N];寧夏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梅源;濕陷性黃土高填方地基處理技術及穩(wěn)定性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2 邢玉東;遼寧西部濕陷性黃土特性與處治技術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3 王梅;中國濕陷性黃土的結構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云峰;濕陷性黃土含砂層旋挖法成樁關鍵技術與應用[D];長安大學;2015年
2 鄭亞強;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技術在桃同高速公路病害治理中的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3 余瀏奕;濕陷性黃土基礎對大型儲罐結構安全影響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4 張旭;濕陷性黃土高填方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劉利星;濕陷性黃土滲透特性及地基承載力測試分析[D];蘭州大學;2016年
6 洪勃;濕陷性馬蘭黃土滲透性試驗研究[D];長安大學;2016年
7 羅明達;濕陷性黃土強夯動力相似關系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5年
8 趙環(huán);晉南地區(qū)黃土的濕陷性分區(qū)及其巖土特性評價[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9 趙偉;大厚度濕陷性黃土場地地基處理深度的確定[D];蘭州大學;2009年
10 劉敏;定邊供水工程調(diào)蓄水池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措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476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34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