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體”功能視角下檔案館建筑設計研究
[Abstract]:Archives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archiv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archiv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unction of "five in one"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archiv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archives under the view of "five in one".
【作者單位】: 福州大學檔案館;
【基金】:國家檔案局科研課題《現(xiàn)代檔案館五位一體功能與布局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5—X—12)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TU24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顏平;檔案館的管理者與檔案館的凝聚力[J];城建檔案;1999年02期
2 劉來芳;;服務永遠是檔案館的宗旨[J];中國建設信息;2006年01期
3 白玉蘭;;淺談檔案館創(chuàng)新服務[J];內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6年07期
4 談鳳燕;;加快檔案館信息化建設[J];城建檔案;2006年07期
5 張湘;;新時期檔案館社會功能再認識[J];中外建筑;2010年01期
6 曾莉;;淺談如何運用公共關系樹立新時期檔案館形象[J];海峽科學;2010年04期
7 李恩學;空軍檔案館檔案縮微工作的回顧[J];縮微技術;2002年01期
8 范玉敏;;檔案館檔案的來源與單位檔案的接收[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2年22期
9 洪涓;;對網(wǎng)絡時代檔案館工作的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12年18期
10 丁曉霞,霍艷茹;淺談拓展水力發(fā)電廠檔案館的服務功能[J];西北水電;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倩;;小議檔案館形象建設[A];貴州省檔案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于秉寰;;從“四個基地”建設,看檔案館工作的發(fā)展趨勢[A];中國檔案學會第六次全國檔案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3 吳瑞山;郭繼偉;劉秀忍;;關于創(chuàng)建檔案館經(jīng)濟學的初步探討[A];中國檔案學會第六次全國檔案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4 劉倩;;小議檔案館形象建設[A];“紀念建國60周年”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馬淑桂;陶琴;;檔案館災害防治策略——以汶川地震災區(qū)檔案搶救為例[A];2009年海峽兩岸檔案暨縮微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6 唐藝;;檔案館形象建設之我見[A];貴州省檔案局、貴州省檔案學會“紀念貴州省檔案館成立50周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7 周連林;;淺論縣(區(qū))級檔案館的質量管理[A];2009年甘肅省檔案工作者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吳文添;;努力服務民生 崇左市檔案館工作獲好評[A];廣西檔案2011年第2期(總第105期)[C];2011年
9 ;努力服務民生崇左市檔案館工作獲好評[A];廣西檔案2011年第2期(總第105期)[C];2011年
10 張瑞萍;;檔案館迎接知識經(jīng)濟挑戰(zhàn)重在管理創(chuàng)新[A];中國檔案學會第六次全國檔案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前10條
1 通訊員 費發(fā)財;都蘭檔案館晉升國家二級館[N];柴達木日報;2012年
2 高藝瑋 孫麗林;軍訓部檔案館要扎實做好檔案的收、管、用[N];中國檔案報;2014年
3 特約記者 陳慧瑛;浙江省明確到2020年全省檔案館工作目標[N];中國檔案報;2014年
4 劉國能;突出檔案館的文化性充分發(fā)揮其功能[N];中國檔案報;2004年
5 郭志強;太原市人大代表視察檔案館規(guī)范化建設工作[N];中國檔案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鄒維榮 張鋒 ;走進解放軍檔案館[N];解放軍報;2004年
7 特約記者 冷小康;濟南軍區(qū)檔案館積極為弱勢群體打造服務平臺[N];中國檔案報;2009年
8 記者侯爍;州檔案館晉升為自治區(qū)一級館[N];伊犁日報(漢);2009年
9 通訊員 張旭雯;沙雅檔案館躋身國家二級檔案館行列[N];阿克蘇日報;2009年
10 郭淑媛 黃志明 特約記者 閆金利;中國檔案工作者眼中的俄羅斯檔案館[N];中國檔案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碧宇;新時期檔案館工作改革研究[D];安徽大學;2006年
2 楊帆;檔案館核心競爭力構建研究[D];安徽大學;2013年
3 劉丹丹;基于價值共創(chuàng)理論的檔案館信息資源開發(fā)及服務研究[D];山西大學;2015年
4 何卓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檔案館文化發(fā)展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5 王曄;數(shù)字化背景下檔案館建筑設計初探[D];東南大學;2015年
6 盛婷;檔案館視覺形象與品牌塑造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7 董瀟瀟;“微時代”江蘇省地級市檔案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D];揚州大學;2016年
8 平現(xiàn)娜;中美檔案館應急準備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6年
9 李麗燕;我國綜合性檔案館效益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10 董長春;檔案館人力資源管理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2261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22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