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機群防碰撞系統(tǒng)的算法設(shè)計和系統(tǒng)仿真
本文選題:塔式起重機 + 防碰撞。 參考:《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塔式起重機因其塔身高,起重量大,作業(yè)范圍廣等特點,在建筑工地的應(yīng)用越來越廣泛。但大型的施工現(xiàn)場往往都需要多臺塔機同時作業(yè),這不免會造成塔機作業(yè)區(qū)域重疊。如果操作不當,則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塔機安全事故。因此,塔機群防碰撞系統(tǒng)的研究工作意義重大。本文對塔機和障礙物進行了數(shù)學建模,分類討論了塔機的幾種碰撞形式。在傳統(tǒng)塔機防碰撞算法的基礎(chǔ)上做了改進處理,提出了一種擇優(yōu)路徑智能避讓算法。每臺塔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接收其它塔機參數(shù)信息,如位置坐標、前臂長、旋轉(zhuǎn)角速度等。通過算法處理,輸出控制決策,合理避讓與自身作業(yè)區(qū)域存在重疊的塔機。為了塔機與塔機之間信息實時的交互,系統(tǒng)采用Wimi-net無線解決方案。文中介紹了Wimi-net無線自組網(wǎng)模型,對塔機無線通信流程進行了分析,詳細闡述了塔機參數(shù)信息的發(fā)送、接收和解析。在實驗平臺方面,課題選擇SQLite數(shù)據(jù)庫管理塔機參數(shù)信息;選用Qt creator作為開發(fā)工具,設(shè)計人機交互界面,通過界面模擬塔機的運行狀態(tài)。當塔機有可能碰撞時,系統(tǒng)軟件會報警提醒駕駛員注意危險。最后,對塔機防碰撞系統(tǒng)軟件進行了仿真實驗。結(jié)果表明塔機能夠完成避讓和防碰撞的要求,驗證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達到了課題的研究目的。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er cranes are widely used in construction sites because of their tall tower, large lifting weight and wide scope of operation. However, large construction sites often require multiple tower cranes to work at the same time, which inevitably results in overlapping operation areas of tower cranes. If the operation is not proper, it is easy to cause a series of tower crane safety accident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anti-collision system of tower crane group. In this paper,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ower crane and obstacle is carried out, and several collision forms of tower crane are classifi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of tower crane, an intelligent avoidance algorithm based on optimal path is proposed. Each tower crane monitoring system receives other tower crane parameter information, such as position coordinates, forearm length, rotation angular velocity and so on. Through the algorithm processing, the output control decision, reasonable avoid the tower crane which overlaps with its own work area. In order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between tower crane and tower crane in real time, the system adopts Wimi-net wireless solu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imi-net wireless ad hoc network model, analyzes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low of tower crane, and expounds in detail the transmission, reception and analysis of tower crane parameter information. In the aspect of experiment platform, we choose SQLite database to manage tower crane parameter information, QT creator as development tool, design man-machine interface, and simulate the running state of tower crane through interface. When the tower crane may collide, the system software will alert the driver to the danger. Finally, the software of tower crane anti-collision system is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wer cran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voidance and anti-collision, and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H213.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廣明;李洪亮;;基于齊次變換的群塔作業(yè)防碰撞技術(shù)研究[J];中國工程機械學報;2009年01期
2 胡瑜;;汽車防碰撞系統(tǒng)的應(yīng)用與研究[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10年04期
3 張友同;;工程塔機防碰撞技術(shù)之淺析[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4 李雪鋒;許義群;高春輝;秦鋒;;龍開口水電站防碰撞系統(tǒng)的設(shè)計、開發(fā)與應(yīng)用[J];水力發(fā)電;2013年02期
5 孫建民;;用廢料巧制防碰撞墊[J];家用電器科技;1988年04期
6 張友湖;夏超群;;大型建筑施工設(shè)備防碰撞預(yù)警程序的開發(fā)研究[J];大壩與安全;2007年02期
7 楊棟;吳訓成;金海松;;模糊控制在車輛彎道防碰撞中的應(yīng)用[J];上海工程技術(shù)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8 李有觀;;船舶防碰撞預(yù)測系統(tǒng)[J];航海;2008年03期
9 陳存華;;施工現(xiàn)場群塔作業(yè)防碰撞施工控制[J];建筑安全;2013年06期
10 ;“智能激光眼睛”讓汽車主動防碰撞[J];光學儀器;2009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拓晟;侯再平;;一種適用于超高頻RFID的防碰撞方法[A];第二十屆電工理論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汪鐵民;;汽車防碰撞系統(tǒng) 兼論汽車智能化及對策[A];四川省汽車工程學會、成都市汽車工程學會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劉小建;;船舶防碰撞安全措施[A];2006年蘇、浙、閩、滬航海學會學術(shù)研討論文集[C];2006年
4 于曉慶;高東博;楊國學;;基于導航技術(shù)的港口移動設(shè)備防碰撞系統(tǒng)研究[A];第五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S1 北斗/GNSS導航應(yīng)用[C];2014年
5 劉佳;;ISO/IEC 18000-6 Typec協(xié)議的防碰撞機制研究分析[A];全國第十屆信號與信息處理、第四屆DSP應(yīng)用技術(shù)聯(lián)合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郭躍;耿淑琴;高國;吳武臣;;高效防碰撞的RFID系統(tǒng)設(shè)計[A];2007'儀表,自動化及先進集成技術(shù)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7 楊柳;陳英杰;王書茂;;基于ARM的車載防滾翻防碰撞監(jiān)控與預(yù)警系統(tǒng)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設(shè)備與維修工程學術(shù)會議、第十三屆全國設(shè)備監(jiān)測與診斷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劉勝利;宋世軍;曾慶貴;喬彩風;;基于DSP的塔機視覺防碰撞裝置[A];第十四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倪大進;王立彬;呂嘉賓;;有軌運行式起重機防碰撞可行域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孟建軍;;起重機的防碰撞裝置[A];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記者 張曄 通訊員 楊萍;“智能激光眼睛”讓汽車主動防碰撞[N];科技日報;2009年
2 董加偉;山東加緊構(gòu)建漁船防碰撞自動識別網(wǎng)絡(luò)[N];中國海洋報;2010年
3 陳菊琴;長江揚州段橋梁防碰撞專項整治啟動[N];江蘇法制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濤;考慮駕駛員避撞行為特性的汽車前方防碰撞系統(tǒng)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飛虎;塔式起重機防碰撞技術(shù)與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郭凱;基于ISO18000-4標準的微波讀寫器設(shè)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楊崇新;汽車全方位自助防碰撞系統(tǒng)的研制[D];青島科技大學;2015年
4 胡鑫;射頻識別防碰撞技術(shù)在包裝物流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3年
5 劉前飛;城市道路汽車防碰撞安全系統(tǒng)行人識別算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6 王洪峰;城市道路汽車防碰撞系統(tǒng)障礙物識別算法及應(yīng)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7 潘思丞;RFID防碰撞技術(shù)研究及其在文物監(jiān)管中的應(yīng)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年
8 李敏;多傳感器協(xié)同工作的信號檢測方法在汽車防碰撞報警中的應(yīng)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9 王芳芳;基于FPGA的RFID標簽識別算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5年
10 王懷瑜;防碰撞系統(tǒng)中體素相交檢測算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9794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97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