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性纖維增強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透水混凝土 + 剛性聚合纖維; 參考:《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5年06期
【摘要】:為改善透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透水性能,將剛性聚合纖維和聚合物乳液摻入透水混凝土材料,采用正交試驗分析了包括骨料粒徑、水灰比、纖維摻量、乳液摻量4個因素的配合比對透水混凝土抗壓強度和透水系數(shù)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水灰比和骨料粒徑是影響透水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剛性聚合纖維可以在不降低透水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基礎(chǔ)上提高其透水性能,聚合物乳液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提高作用不明顯.推薦剛性纖維改性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為水灰比0.3,骨料粒徑10~15 mm,纖維摻量0.2%,聚合物乳液摻量20%.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water permeability of the permeable concrete, rigid polymeric fiber and polymer emulsion were mixed into the permeable concrete material. The orthogonal tes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ggregate particle size, water-cement ratio and fiber content.The influence of mixing ratio of four factors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permeable concret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cement ratio and aggregate size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permeable concrete, and the rigid polymeric fiber can improv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concrete without decreasing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The effect of polymer emuls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permeable concrete is not obvious.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mix ratio of rigid fiber modified permeable concrete is 0.3, the aggregate diameter is 1015mm, the fiber content is 0.2 and the polymer emulsion is 20.
【作者單位】: 武漢輕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474168) 湖北省高校優(yōu)秀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T201107)
【分類號】:TU528.57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從鋒;劉德富;;高透水性混凝土消減城市熱島效應試驗分析研究[J];混凝土;2010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鄔尚霖;孫一民;;城市設(shè)計要素對熱島效應的影響分析——廣州地區(qū)案例研究[J];建筑學報;2015年10期
2 徐鵬雁;牛建明;Alexander Buyantuyev;張慶;董建軍;;呼和浩特市不同土地利用/覆蓋類型對楊樹春季物候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4年20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亮,張弘,孟偉;硬化路面與溫度場響應模型研究[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04年03期
2 王波;透水性硬化路面及鋪地的應用前景[J];建筑技術(shù);2002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紅;;透水混凝土系統(tǒng)應用探索[J];南通紡織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劉香連;;透水混凝土的生產(chǎn)與施工應用[J];廣東建材;2008年08期
3 江信登;;透水混凝土的應用與發(fā)展[J];福建建筑;2009年12期
4 陳正清;;高強綠色環(huán)保透水混凝土的試驗研究[J];遼寧建材;2010年04期
5 王軍;;彩色透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1年05期
6 宋靜;;透水混凝土的推廣與應用[J];企業(yè)技術(shù)開發(fā);2012年26期
7 王力健;;透水混凝土路面在工程中的應用[J];廣東土木與建筑;2013年01期
8 王鵬;陳堅鋼;徐亦冬;;透水混凝土綜合效益簡析[J];山西建筑;2013年22期
9 陳正來;;貝殼透水混凝土的施工及應用[J];人民長江;1984年01期
10 何兆芳;張浩;王紅;;新型透水混凝土研究與應用[J];住宅產(chǎn)業(yè);201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周占秋;周陽;徐俊峰;;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藝[A];土木建筑學術(shù)文庫(第7卷)[C];2007年
2 石云興;宋中南;霍亮;戢文占;華成謀;史海龍;;透水混凝土試驗研究及其在奧運工程中的應用[A];“全國特種混凝土技術(shù)及工程應用”學術(shù)交流會暨2008年混凝土質(zhì)量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梁海區(qū);李青川;黃崇奕;潘仁愛;唐明;;彩色透水混凝土在首屆廣西園博園工程中的應用[A];特種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新技術(shù)及工程應用[C];2012年
4 張燕剛;石云興;屈鐵軍;李艷穩(wěn);劉偉;;火山渣透水混凝土與普通透水混凝土強度影響因素探討[A];2013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13年
5 朱效榮;;高強度透水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A];2009'中國商品混凝土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第六屆全國商品混凝土技術(shù)與管理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6 _5朝,
本文編號:17409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74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