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膠凝材料中水泥水化程度的實驗研究
本文選題:水化程度 切入點:計算方法 出處:《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6期
【摘要】:在對復合膠凝材料水泥水化程度的實驗研究中,尋找一種簡便計算方法,通過采用圖像分析法和基于礦物摻合料反應程度的Ca(OH)_2定量修正法定量表征出復合體系中水泥水化程度,確定該計算方法的準確性。結果表明:計算方法得到的水泥水化程度計算結果與通過圖像分析法和Ca(OH)_2定量修正法得到的水泥水化程度實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相對誤差都小于8%,說明該計算方法在相對誤差范圍內具有可行性,為水泥水化程度的研究提供了一種簡便的途徑。
[Abstract]:I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mposite cement hydration degree, find a simple calculation method, by using image analysis method and based on the reaction degree of mineral admixture Ca (OH) _2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cement modified method in the complex system of water level,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the calcu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ement hydration degre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by image analysis method and Ca (OH) compared to cement hydration degree is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_2 quantitative correction method, the relative error is less than 8%,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is feasible in the relative error range, provides a convenient way to study on cement hydration.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紹興文理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西卡中國有限公司;
【基金】:東南大學-瑞士西卡有限公司國際合作項目(6112008000)
【分類號】:TU52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響;閻培渝;阿茹罕;;基于Ca(OH)_2含量的復合膠凝材料中水泥水化程度的評定方法[J];硅酸鹽學報;2009年10期
2 王培銘;豐曙霞;劉賢萍;;水泥水化程度研究方法及其進展[J];建筑材料學報;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曉蕾;張盼月;曾光明;;粉煤灰摻用量對水泥固化/穩(wěn)定重金屬污染底泥的影響[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0年05期
2 羅忠濤;馬保國;李相國;王信剛;王迎斌;;無機硅鋁質膠凝材料活性評定方法分析[J];材料導報;2009年01期
3 馬振珠;岳漢威;宋曉嵐;;水泥水化過程的機理、測試及影響因素[J];長沙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4 何智海;錢春香;錢桂楓;孟凡利;程飛;高祥彪;莊園;;聚乙烯醇纖維和減縮劑對等強度混凝土徐變性能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S2期
5 李響;劉仍光;嚴建軍;;粉煤灰對復合膠凝材料硬化漿體微結構的影響[J];電子顯微學報;2011年03期
6 何濤;王中文;鐘建鋒;陳曉芳;;丁苯聚合物乳液對水泥性能影響研究[J];公路;2011年12期
7 何智海;錢春香;錢桂楓;孟凡利;程飛;高祥彪;莊園;;等強度下混凝土組分對徐變性能的影響[J];功能材料;2011年05期
8 賈雪麗;萬惠文;蘇彪;;利用超聲波法對再生膠凝材料早期水化性能的研究[J];建材世界;2011年01期
9 李響;閻培渝;阿茹罕;;基于Ca(OH)_2含量的復合膠凝材料中水泥水化程度的評定方法[J];硅酸鹽學報;2009年10期
10 豐曙霞;王培銘;劉賢萍;;煤矸石對水泥熟料水化促進作用及機理(英文)[J];硅酸鹽學報;2010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豐曙霞;王培銘;劉賢萍;;煤矸石對水泥熟料水化促進作用及機理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水泥分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陳偉;王兵和;曾俊杰;;粉煤灰水泥漿體凝結硬化過程的連續(xù)監(jiān)測[A];中國硅酸鹽學會水泥分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王茹;施小鑫;王培銘;;苯丙和丁苯乳液對水泥早期水化的影響對比[A];第五屆全國商品砂漿學術交流會論文集(5th NCCM)[C];2013年
4 李政;湯勝文;金曉飛;錢宏亮;范峰;;孔洞對核電安全殼施工溫度應力的影響分析[A];第23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4年
5 王發(fā)洲;袁盼;劉云鵬;;溫度循環(huán)變化對水泥水化進程及微結構的影響[A];中國硅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分會第九屆理事會成立大會暨第十一屆全國高性能混凝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琳;基于計算智能的水泥水化過程建模方法與關鍵技術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李響;復合水泥基材料水化性能與漿體微觀結構穩(wěn)定性[D];清華大學;2010年
3 周立霞;西北戈壁地區(qū)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1年
4 陳瑜;公路隧道高性能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5 蘇安雙;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縮性能及開裂趨勢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6 徐東宇;水泥基壓電傳感器的制備、性能及其在土木工程領域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劉治猛;新型水性高分子混凝土外加劑的合成與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張志偉;原生型無水石膏在硅酸鹽水泥中的作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9 蘇雷;薄層纖維素醚改性水泥漿體水化歷程和微觀結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10 賀智敏;蒸養(yǎng)混凝土的熱損傷效應及其改善措施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亮;C_3S電熱輔助微波法制備及其水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2 耿海寧;混凝土顯微結構與耐久性的關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3 勾成福;水泥—石灰粉—礦粉復合膠凝體系收縮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王業(yè)江;磷渣粉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5 賈冬;高墩混凝土早期裂縫與實驗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申富強;復合使用外加劑對水泥水化歷程的影響[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年
7 楊云霞;低熟料礦渣水泥的制備及其水化機理探討[D];廣西大學;2007年
8 周勇;超緩凝聚羧酸減水劑的配制及其工程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9 袁東鋒;塑性早強水泥復合漿液研究[D];煤炭科學研究總院;2009年
10 張慢;化學外加劑對水泥水化歷程的調控及作用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胡曙光;何永佳;呂林女;;Ca(OH)_2解耦法對混合水泥中C-S-H凝膠的半定量研究[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05期
2 張云升;孫偉;鄭克仁;賈艷濤;;水泥-粉煤灰漿體的水化反應進程[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3 施惠生,方澤鋒;粉煤灰對水泥漿體早期水化和孔結構的影響[J];硅酸鹽學報;2004年01期
4 張謙 ,宋亮 ,李家和;水泥水化熱測定方法的探討[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1年06期
5 石明霞,謝友均,劉寶舉;水泥-粉煤灰復合膠凝材料的水化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02年02期
6 王培銘;豐曙霞;劉賢萍;;水泥水化程度研究方法及其進展[J];建筑材料學報;2005年06期
7 代光富,黃明清,劉蓮芝;溶解熱法測定水泥水化熱[J];水泥;2001年12期
8 余松柏,胡利民,曹中海;減少水泥水化熱測定誤差的探討[J];水泥;2002年09期
9 凌祥,涂善東,陳嘉南;顆粒定量測量的計算機圖象處理技術研究[J];水泥;1998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慶歡;粉煤灰在復合膠凝材料水化過程中的作用機理[D];清華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響;閻培渝;;高溫養(yǎng)護對復合膠凝材料水化程度及微觀形貌的影響[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2 王培銘;彭宇;劉賢萍;;聚合物改性水泥水化程度測定方法比較[J];硅酸鹽學報;2013年08期
3 王欣;萬朝均;胡偉偉;;水泥石的干燥收縮及其與水化程度的關系[J];中國建材科技;2011年04期
4 李響;阿茹罕;閻培渝;;水泥-粉煤灰復合膠凝材料水化程度的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10年05期
5 勾密峰;管學茂;張海波;;水化程度對水泥基材料固化氯離子的影響[J];材料導報;2011年20期
6 鄭建軍;龐憲委;熊芳芳;;基于計算機模擬的水化程度預測方法[J];建筑材料學報;2008年04期
7 沈業(yè)青;宇海銀;王秀華;宋波;孫紅霞;劉守華;;石膏對阿利特-硫鋁酸鋇鈣水泥水化程度及漿體組成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8 王志亮;丁慶軍;黃修林;;兩種表征粉煤灰-水泥復合漿體整體水化程度方法對比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9 石帥;鄧敏;莫立武;;摻MgO超細水泥的膨脹性能及其水化程度[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10 封孝信;孫曉華;;低水灰比對硅酸鹽水泥水化程度的影響[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舒朗;盧忠遠;嚴云;;混凝土中低等級粉煤灰微集料級配的探討[A];第十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曉李;武漢工程大學推出混凝土增強抗裂劑[N];中國建材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鋒;渭河水環(huán)境變化趨勢及貧水化程度[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085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70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