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單軸壓縮應力-應變關系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再生集料混凝土 切入點:單軸受壓 出處:《硅酸鹽通報》2015年11期
【摘要】:分別采用傳統(tǒng)集料替代法和相同砂漿體積法(EMV方法)配制與對比普通混凝土同流動性、同強度的再生混凝土,制作150 mm×150 mm×300 mm棱柱體試件,標準條件養(yǎng)護28 d后,測定其單軸受壓應力-應變?nèi)。試驗結果表明,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EMV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峰值應變以及延性等性能均接近于對比普通混凝土。
[Abstract]:Conventional aggregate substitution method and the same mortar volume method were used to prepare recycled concrete with the same fluidity and same strength as ordinary concrete, and to make 150 mm 脳 150 mm 脳 300 mm prism specimen. The standard condition was maintained for 28 day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 modulus, peak strain and ductility of recycled concrete prepared by EMV method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ordinary concrete.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2BAJ01B02) 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科學研究項目(ZD201408)
【分類號】:TU52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朱亞光;韓紀權;李秋義;戴小倩;;顆粒整形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學性能的試驗研究[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侯永利;鄭剛;;再生骨料混凝土不同齡期的力學性能[J];建筑材料學報;2013年04期
2 李文龍;關宇;陳為武;楊正松;;商品再生骨料性能及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研究[J];建設科技;2014年05期
3 李文貴;肖建莊;黃靚;Surendra P.Shah;;再生混凝土界面過渡區(qū)納觀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12期
4 蘆靜夫;;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形態(tài)分布試驗研究[J];江西建材;2015年16期
5 秦原;李秋義;孟文燕;朱亞光;;再生粗骨料顆粒整形的必要性[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瑩;再生粗骨料對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影響機理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云淇;再生骨料的強化處理與摻加纖維對再生混凝土性能影響[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秋義;李云霞;朱崇績;;顆粒整形對再生粗骨料性能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5年06期
2 李秋義;李云霞;朱崇績;田礫;;再生混凝土骨料強化技術研究[J];混凝土;2006年01期
3 李云霞,李秋義,趙鐵軍;再生骨料與再生混凝土的研究進展[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4 肖建莊,李佳彬,孫振平,郝眩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施鐘毅,李陽;再生混凝土的試驗研究與工程應用[J];粉煤灰;2004年04期
2 肖建莊,蘭陽,李佳彬,王軍龍;再生混凝土長期使用性能研究進展[J];結構工程師;2005年03期
3 李彥軍;劉志奇;;新型再生混凝土特性及前景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13期
4 馬勤;李騰忠;王云飛;;再生混凝土發(fā)展及應用現(xiàn)狀[J];廣東建材;2008年10期
5 吳清芳;杜輝;歐陽宏輝;;再生混凝土在承秦出海路中的應用[J];市政技術;2009年02期
6 戴婷婷;;再生混凝土研究進展及應用前景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7 石宵爽;王清遠;;從災后重建探討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應用發(fā)展[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9年03期
8 張波;;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對比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9 王兵;朱平華;;鋼骨再生混凝土的耐火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9年12期
10 蘇發(fā)慧;袁旭梅;;再生混凝土的投資前景分析[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建莊;黃嘯;;再生混凝土在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中的應用研究[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2 曹萬林;張建偉;尹海鵬;陳家瓏;;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研究與應用[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0年
3 施養(yǎng)杭;彭沖;;再生混凝土研究與發(fā)展析議[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0年
4 傅曉劍;呂愛增;雒斌;李福海;;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A];“發(fā)展綠色技術,建設節(jié)約結構”——第十四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李福海;葉躍忠;趙人達;;再生混凝土微觀結構分析[A];“發(fā)展綠色技術,,建設節(jié)約結構”——第十四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肖建莊;;前言[A];首屆全國再生混凝土研究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7 張傳增;肖建莊;雷斌;;德國再生混凝土應用概述[A];首屆全國再生混凝土研究與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8 趙U
本文編號:1655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65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