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中介目標的國際比較——基于DAG-SVAR模型
本文關鍵詞:貨幣中介目標的國際比較——基于DAG-SVAR模型
更多相關文章: 利率 簡單加總貨幣量 迪維西亞貨幣量 貨幣中介目標 DAG-SVAR
【摘要】:學術界圍繞最優(yōu)貨幣中介目標的選擇,在利率、簡單加總貨幣量、迪維西亞貨幣量之間爭論不休。本文基于DAG-SVAR模型,分別對美國、歐元區(qū)、英國的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R、簡單加總貨幣量M2、迪維西亞貨幣量D2對物價P、產(chǎn)出Y影響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實證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美國,M2對Y的影響最大,R對P的影響最大;在歐元區(qū),D2對Y的影響最大,M2對P的影響最大;在英國,M2對Y和P的影響都最大。總的來說,若貨幣最終目標是經(jīng)濟增長,則美國、英國的最優(yōu)中介目標是簡單加總貨幣量,歐元區(qū)的最優(yōu)中介目標是迪維西亞貨幣量;若貨幣最終目標是物價穩(wěn)定,則美國的最優(yōu)中介目標是利率,歐元區(qū)、英國的最優(yōu)中介目標是簡單加總貨幣量。由此可見,對于不同的經(jīng)濟體或者不同的貨幣最終目標,最優(yōu)中介目標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本文的研究結(jié)論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利率普遍優(yōu)于貨幣量,迪維西亞貨幣量普遍優(yōu)于簡單加總貨幣量"學術共識的反向補充。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
【關鍵詞】: 利率 簡單加總貨幣量 迪維西亞貨幣量 貨幣中介目標 DAG-SVAR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2&ZD046)的資助
【分類號】:F821;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貨幣政策作為宏觀調(diào)控的重要手段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貨幣中介目標是否有效。經(jīng)典的貨幣經(jīng)濟學理論認為,有效的貨幣中介目標需要同時滿足可測性、可控性和相關性,即所謂的“三性原則”。在“三性原則”中,與宏觀經(jīng)濟變量的相關性尤為重要,因而從相關性的視角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斌,冷煜;我國貨幣中介目標冷煜選擇的實證分析[J];金融與經(jīng)濟;1998年08期
2 陳斌,冷煜;我國貨幣中介目標選擇的實證分析[J];城市金融論壇;1998年09期
3 夏斌,廖強;貨幣供應量已不宜作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J];經(jīng)濟研究;2001年08期
4 熊大永,蔣冠;貨幣界定與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修正與選擇[J];上海金融;2002年04期
5 游建國;貨幣供應量中介目標的有效性研究[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3年02期
6 曹軍新;論中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歷史選擇[J];金融與經(jīng)濟;2004年03期
7 羅丹陽;中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有效性檢驗:1996-2004[J];上海金融;2004年11期
8 劉俊奇;以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不適應性分析及優(yōu)化策略——兼評以通脹定標作為我國貨幣政策框架的可行性[J];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03期
9 李桂梅;;淺析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貨幣供應量目標的合理性[J];全國商情(經(jīng)濟理論研究);2005年12期
10 韓倩倩;;對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選擇的思考[J];甘肅農(nóng)業(yè);2006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莉;趙昕;殷克東;;對確定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思考[A];2001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需要怎樣的貨幣中介目標?[N];財經(jīng)時報;2004年
2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郭峰;貨幣供應量 已不適合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2年
3 張寶誠;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選擇的歷史考察與理論分析[N];金融時報;2006年
4 本報評論員 唐學鵬;央行中介目標應過渡到貨幣市場利率[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5 ;關注赤字目標 回避長期風險[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6 張立棟;硬著陸威脅有多大[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7 ;貨幣政策操作將以利率為中介目標[N];中國財經(jīng)報;2000年
8 證券時報評論員;貨幣政策呼喚新坐標[N];證券時報;2006年
9 柳鴻生 池壁;貨幣政策 中介目標 暫不宜動[N];財經(jīng)時報;2005年
10 夏斌 廖強;貨幣供應量已不宜作為當前我國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節(jié)選)[N];證券時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何運信;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2 張俊偉;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敏;中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5年
2 孫任萍;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選擇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3 石晗冰;中國貨幣政策不同中介目標效率的實證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4 高婧;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分析[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5 張慧一;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盧玉涵;中國貨幣政策數(shù)量型中介目標的選擇[D];南開大學;2014年
7 李紅光;我國貨幣政策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8 戴軍;美國放棄貨幣供應量中介目標的解析[D];浙江大學;2011年
9 張學暉;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取向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10 陳蓓君;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向利率轉(zhuǎn)變的階段性探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853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98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