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1982—2014年——基于非線性STR模型實證分析
本文選題:金融開放 + 金融發(fā)展; 參考:《金融理論與實踐》2017年04期
【摘要】:基于1982—2014年中國經濟數據,引入了影響金融開放的關鍵因素金融發(fā)展,采用平滑轉換回歸模型分析了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非線性增長效應關系。研究結果表明,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會隨著金融發(fā)展的程度不同呈現(xiàn)出非線性的轉換現(xiàn)象,金融發(fā)展水平過高或者過低時,本期金融開放主要對經濟增長呈現(xiàn)負效應,當金融發(fā)展水平同金融開放處于較合理區(qū)間時,本期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呈現(xiàn)正效應。因此,我們需要在保證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情況下,根據本國具體經濟和金融的發(fā)展情況制定相應金融開放政策,形成面向國際市場,具有相互補充、分層有序的金融開放市場體系,從而使得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影響達到新的階段。
[Abstract]:Based on the Chinese economic data from 1982 to 2014,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ey factor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the nonlinear growth effect of financial opening on economic growth by using smooth transformation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opening on economic growth will show a nonlinear transition phenomenon with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When the level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too high or too low, the current financial opening mainly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When the level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opening are in a reasonable range, the current financial open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Therefore, we need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financial opening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suring s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as to form a financial opening market system that is orien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has a complementary, layered and orderly financial opening market. Thus, the financial opening to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rowth reached a new stage.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
【基金】: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6A070705028
【分類號】:F832;F1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鐵崗,王紅英;發(fā)展中國家金融開放的風險收益分析——兼論我國的戰(zhàn)略選擇[J];濟南金融;2002年06期
2 陳志剛;;從金融開放角度看中國的金融改革[J];濟南金融;2006年01期
3 嚴婧;;金融開放的兩大模式對中國的啟示[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26期
4 賀強;祁敬宇;王翠琳;;我國金融開放進程與金融監(jiān)管的國內外協(xié)調[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6年10期
5 夏斌;;金融開放速度并非越快越好[J];現(xiàn)代商業(yè)銀行;2007年06期
6 楊晶;彭敏;;影響我國金融開放的因素研究[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7年05期
7 ;龍永圖:金融開放為中國經濟注入新活力[J];商;2011年05期
8 吳敬璉;金融開放不可原地踏步[J];山東稅務縱橫;1998年04期
9 劉國華;關于金融開放的一點思考[J];山東工程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10 ;我國金融開放有重大舉措[J];黨的生活;199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黃玲;;金融開放的多角度透視[A];經濟學(季刊)第6卷第2期(總第24期)[C];2007年
2 周宇;;中國作為債權大國的金融開放策略調整[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7年
3 陳紅泉;;固定匯率下我國金融開放的風險防范[A];2004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的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馬玉榮;金融開放不是越快越好[N];證券日報;2007年
2 記者 顏劍;央行:自貿區(qū)金融開放強調風險可控[N];上海證券報;2013年
3 賀軍;金融開放有待突破膠著期[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徐以升;金融開放須循序漸進但不可推遲[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5 向民;金融開放適度才能保證金融體系安全與穩(wěn)定[N];上海證券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高慧斌;應對金融開放的政策選擇與風險防范[N];遼寧日報;2008年
7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 曹鳳岐;金融開放必須循序漸進[N];證券日報;2008年
8 新金融記者 韓啟;金融開放度“猜想”[N];新金融觀察;2013年
9 記者 夏心愉;自貿區(qū)打開金融開放想象空間[N];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
10 記者 賈南;國際經驗對中國金融開放的啟示[N];國際金融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韓鳳舞;貿易開放和金融開放的互動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張煜;金融開放、經濟增長和金融穩(wěn)定[D];吉林大學;2007年
3 張小波;金融開放的風險及其經濟增長效應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4 趙智;金融開放下的中國金融安全[D];四川大學;2006年
5 滿媛媛;金融開放進程中我國商業(yè)銀行業(yè)績效演化的計量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文霓;金融開放與金融不穩(wěn)定的相關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2 程永昌;腐敗影響下金融開放的經濟增長效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何飛;中國金融開放模式及其經濟增長效應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4 涂少軍;金融開放的經濟增長效應及其風險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5年
5 王露露;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張艷秋;中國金融開放測度及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6年
7 劉建鵬;上海自貿區(qū)金融開放及其影響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5年
8 卜微微;中國金融開放問題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9 陳隆建;金融開放的法律制衡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10 陳雪;中國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9514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95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