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感知風險對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影響機制研究 ——以搜索型新產品手機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25 02:04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網絡購物平臺商業(yè)價值凸顯,消費者逐漸依賴網絡獲取信息,眾多網絡店家紛紛認識到在線評論尤其負面在線評價的重要性。出于消費不滿意或者故意低毀,消費者會發(fā)布負面口碑,從而對其他消費者和企業(yè)產生重要影響。國內外學者對負面在線評論、感知風險、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產品類型等方面分別進行了較多研究,而關于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感知風險、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結合研究相對較少。部分學者的研究表明感知風險與創(chuàng)新抗拒不一定呈顯著正向關系,此類研究局限于自由品牌或者零售品而非新產品領域,將感知風險作為中介變量來研究亦是值得探討的話題,此類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文圍繞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關系展開研究,將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分為數量、強度、長度三個維度,將感知風險作為中介變量,構建以搜索型新產品手機為例的基于感知風險的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對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影響關系模型,提出假設,并運用SPSS21.0對假設進行驗證。研究結果顯示:(1)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各維度對感知風險有正向影響,且影響程度依次為數量、長度、強度;(2)感知風險對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三個維度有正向影響,且影響程度...
【文章來源】: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緒論
(一) 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1、研究背景
2、問題提出
(二) 研究目的和選題意義
1、研究目的
2、選題意義
(三) 研究內容與方法
1、研究內容
2、研究方法
(四) 研究難點及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
1、研究難點
2、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
(五) 技術路線和研究框架
1、技術路線
2、研究框架
二、文獻綜述
(一) 理論基礎
1、消費者購買行為理論
2、創(chuàng)新抵制理論
(二) 國內外研究綜述
1、負面在線評論的相關研究
2、感知風險的相關研究
3、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相關研究
4、產品類型的相關研究
5、文獻評述
三、研究模型與假設
(一) 研究模型
(二) 研究變量定義
(三) 研究假設
1、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關系
2、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感知風險的關系
3、感知風險與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關系
4、研究假設匯總
四、實證研究設計
(一) 研究變量的測量
1、負面在線評論數量的測量
2、負面在線評論強度的測量
3、負面在線評論長度的測量
4、感知風險的測量
5、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測量
6、測量題項匯總
(二) 問卷設計
1、問卷設計流程及內容
2、小規(guī)模訪談
3、小樣本測試
(三) 調查設計
1、調查對象
2、調查過程
五、實證研究
(一)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二) 信度分析
1、問卷整體信度分析
2、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信度分析
3、感知風險信度分析
4、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信度分析
(三) 效度分析
1、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效度分析
2、感知風險效度分析
3、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效度分析
(四) 相關分析
1、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感知風險相關分析
2、感知風險與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相關分析
3、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相關分析
(五) 回歸分析
1、數據檢驗
2、回歸分析
(六) 中介效應分析
1、感知風險在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拒絕購買的中介效應
2、感知風險在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延遲購買的中介效應
3、感知風險在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反對購買的中介效應
(七) 實證結果討論
1、研究結果匯總
2、結果分析
六、研究總結與展望
(一) 研究總結
(二) 研究啟示
1、平臺角度
2、商家角度
3、消費者角度
(三) 研究局限
(四)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線上展示、感知風險與購買意愿[J]. 袁亮,吳佩勛. 統(tǒng)計與決策. 2017(22)
[2]基于IRT理論的在線旅游網站潛在消費者采納前階段行為研究——以泰國消費者為例[J]. 甘哲娜. 管理學報. 2017(11)
[3]基于SOR模型的網絡團購消費者購買意愿研究[J]. 史烽,孟超,李曉鋒,蔣建洪. 商業(yè)經濟研究. 2017(20)
[4]教育類移動應用技術接受模型構建[J]. 王軍,程文婷. 圖書情報工作. 2017(16)
[5]新媒體環(huán)境下用戶信息交互意愿影響因素與實證——以汽車新媒體為例[J]. 王晰巍,李師萌,王楠阿雪,楊夢晴. 圖書情報工作. 2017(15)
[6]商品類型對消費者評論認知的影響:基于眼動實驗[J]. 刁雅靜,何有世,王念新,王志英. 管理科學. 2017(05)
[7]元分析方法在社會化媒體采納和使用中的應用探索[J]. 范哲,趙宇翔,朱慶華.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7(09)
[8]移動互聯(lián)網中的O2O高頻消費使用意愿研究[J]. 路宏偉,楊蓬勃. 商業(yè)經濟研究. 2017(15)
[9]網絡消費者仿冒品購買意圖的實證研究——基于TAM和TPB集成視角[J]. 劉枚蓮,鄧欣萍,申瓊. 企業(yè)經濟. 2017(07)
[10]基于自我構念的高卷入度產品在線購買意愿研究[J]. 郝鴻,劉尊禮,孟憲忠,陳潔. 系統(tǒng)管理學報. 2017(04)
博士論文
[1]社會化媒體中面向負面口碑的信息資源管理方法[D]. 袁乾.華中科技大學 2015
[2]基于SOR模式的口碑效應研究[D]. 賴勝強.西南財經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正面網絡口碑對在校大學生品牌態(tài)度的影響研究[D]. 啜巖.吉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58491
【文章來源】: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緒論
(一) 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1、研究背景
2、問題提出
(二) 研究目的和選題意義
1、研究目的
2、選題意義
(三) 研究內容與方法
1、研究內容
2、研究方法
(四) 研究難點及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
1、研究難點
2、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
(五) 技術路線和研究框架
1、技術路線
2、研究框架
二、文獻綜述
(一) 理論基礎
1、消費者購買行為理論
2、創(chuàng)新抵制理論
(二) 國內外研究綜述
1、負面在線評論的相關研究
2、感知風險的相關研究
3、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相關研究
4、產品類型的相關研究
5、文獻評述
三、研究模型與假設
(一) 研究模型
(二) 研究變量定義
(三) 研究假設
1、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關系
2、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感知風險的關系
3、感知風險與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關系
4、研究假設匯總
四、實證研究設計
(一) 研究變量的測量
1、負面在線評論數量的測量
2、負面在線評論強度的測量
3、負面在線評論長度的測量
4、感知風險的測量
5、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的測量
6、測量題項匯總
(二) 問卷設計
1、問卷設計流程及內容
2、小規(guī)模訪談
3、小樣本測試
(三) 調查設計
1、調查對象
2、調查過程
五、實證研究
(一)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二) 信度分析
1、問卷整體信度分析
2、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信度分析
3、感知風險信度分析
4、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信度分析
(三) 效度分析
1、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效度分析
2、感知風險效度分析
3、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效度分析
(四) 相關分析
1、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感知風險相關分析
2、感知風險與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相關分析
3、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消費者創(chuàng)新抗拒相關分析
(五) 回歸分析
1、數據檢驗
2、回歸分析
(六) 中介效應分析
1、感知風險在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拒絕購買的中介效應
2、感知風險在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延遲購買的中介效應
3、感知風險在負面在線評論信息內容與反對購買的中介效應
(七) 實證結果討論
1、研究結果匯總
2、結果分析
六、研究總結與展望
(一) 研究總結
(二) 研究啟示
1、平臺角度
2、商家角度
3、消費者角度
(三) 研究局限
(四)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線上展示、感知風險與購買意愿[J]. 袁亮,吳佩勛. 統(tǒng)計與決策. 2017(22)
[2]基于IRT理論的在線旅游網站潛在消費者采納前階段行為研究——以泰國消費者為例[J]. 甘哲娜. 管理學報. 2017(11)
[3]基于SOR模型的網絡團購消費者購買意愿研究[J]. 史烽,孟超,李曉鋒,蔣建洪. 商業(yè)經濟研究. 2017(20)
[4]教育類移動應用技術接受模型構建[J]. 王軍,程文婷. 圖書情報工作. 2017(16)
[5]新媒體環(huán)境下用戶信息交互意愿影響因素與實證——以汽車新媒體為例[J]. 王晰巍,李師萌,王楠阿雪,楊夢晴. 圖書情報工作. 2017(15)
[6]商品類型對消費者評論認知的影響:基于眼動實驗[J]. 刁雅靜,何有世,王念新,王志英. 管理科學. 2017(05)
[7]元分析方法在社會化媒體采納和使用中的應用探索[J]. 范哲,趙宇翔,朱慶華.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7(09)
[8]移動互聯(lián)網中的O2O高頻消費使用意愿研究[J]. 路宏偉,楊蓬勃. 商業(yè)經濟研究. 2017(15)
[9]網絡消費者仿冒品購買意圖的實證研究——基于TAM和TPB集成視角[J]. 劉枚蓮,鄧欣萍,申瓊. 企業(yè)經濟. 2017(07)
[10]基于自我構念的高卷入度產品在線購買意愿研究[J]. 郝鴻,劉尊禮,孟憲忠,陳潔. 系統(tǒng)管理學報. 2017(04)
博士論文
[1]社會化媒體中面向負面口碑的信息資源管理方法[D]. 袁乾.華中科技大學 2015
[2]基于SOR模式的口碑效應研究[D]. 賴勝強.西南財經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正面網絡口碑對在校大學生品牌態(tài)度的影響研究[D]. 啜巖.吉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584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15849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