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PI高企看中國居民消費的變化與走勢
【部分圖文】:
2018年年底,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強調(diào)“房住不炒”和抑制房地產(chǎn)泡沫之后,可以看到,商品房銷售價格的同比上漲幅度從2018年10月的10.13%逐步降低至2020年2月的6.62%,下降了3.51個百分點。相比之下CPI的同比漲幅卻從2.5%提高到了5.2%,上升了2.7個百分點。詳見圖2。綜上,隨著2008年開始我國逐步糾正了經(jīng)濟“脫實向虛”不良趨向,今年又逢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收官之年的到來,虛擬經(jīng)濟將朝著市場化、法制化建設方向逐步完善,虛擬經(jīng)濟與實體經(jīng)濟的關系呈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預計CPI價格指數(shù)也將回落。
圖4 2013-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醫(yī)療保健消費支出金額及占比(單位:元,%)圖6 2013-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和衣著消費支出占比(單位:%)
2013-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和衣著消費支出占比(單位:%)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今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左右[J];中國物價;2006年04期
2 ;入世對中國居民消費將產(chǎn)生五大影響[J];機電工程技術;2002年04期
3 黃怡園;;簡述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對中國居民消費的影響[J];河北企業(yè);2018年07期
4 岳俊芳;入世對中國居民消費之影響[J];成人高教學刊;2002年03期
5 ;中國居民消費步入新消費周期[J];農(nóng)金縱橫;2002年01期
6 孫豪;毛中根;;中國居民消費的演進與政策取向[J];社會科學;2020年01期
7 王秀麗,張昭俊;論中國居民消費演變的基本特征及其發(fā)展趨勢[J];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8 田學斌;封玉榮;劉志遠;;中國居民消費回顧與展望:1949—2019[J];經(jīng)濟論壇;2020年02期
9 白鶴祥;;中國居民消費存在低估[J];中國金融;2012年18期
10 王遠征;中國居民消費的市場發(fā)育和政府管制[J];戰(zhàn)略與管理;2000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李軍;中國居民消費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2 梁其翔;中國居民消費實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3 盧明名;中國居民消費制度改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4 孫彭軍;中國居民消費不振與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5 鄧春寧;基于不確定性預期的中國居民消費需求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6 毛軍;財稅政策影響中國居民消費的機理與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5年
7 王霞;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與中國居民消費:理論與實證[D];浙江大學;2012年
8 劉東皇;中國居民消費的制約因素及增長績效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斌劍;中國居民消費不足的經(jīng)濟學解釋[D];中共江蘇省委黨校;2008年
2 唐冰清;房地產(chǎn)價格對中國居民消費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2年
3 林如海;中國居民消費增長及其福利效應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戴霞;引入人口年齡結構變量的中國居民消費函數(shù)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5 沈婷;提高中國居民消費的公共稅收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6 王德;金融狀況指數(shù)與CPI、經(jīng)濟增長間關系的實證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4年
7 邊曉娟;中國居民消費引起的間接二氧化碳排放影響因素及其轉移機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8 盧彪;房價上漲與中國居民消費:財富效應還是擠出效應?[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9 王永杰;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算法在GDP和CPI中的預測應用[D];中北大學;2017年
10 南永清;流動性約束與中國居民消費行為分析[D];山東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8817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88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