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崛起:擴散速度與擴散動力
本文關鍵詞:比特幣的崛起:擴散速度與擴散動力,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文章基于制度經濟學視角,對比特幣的制度競爭力和擴散成因進行探討。以演化博弈論為工具,以比特幣在人群中的擴散速度為研究對象,構建了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交易收益、持幣升值收益和心理效用等微觀擴散動力對擴散速度的影響,預測比特幣擴散趨勢。并運用比特幣統(tǒng)計網(wǎng)站"blockchain.info"的公開數(shù)據(jù),對上述結果進行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交易收益、持幣升值收益和心理效用均與比特幣擴散速度成正相關關系,是比特幣擴散的主要動力,能夠較好解釋比特幣的擴散成因。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經濟學院;安徽建筑大學管理學院;
【關鍵詞】: 比特幣 擴散速度 擴散動力 演化博弈論 制度經濟學
【基金】: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sk2014A207)
【分類號】:F49;F821;F224.3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的代表性組成部分,比特幣是一種發(fā)展迅速、充滿爭議、讓人耳目一新卻又帶有神秘色彩的經濟現(xiàn)象。2008年,密碼學黑客Naka-moto(2008)[1]在一個隱秘的網(wǎng)絡密碼學討論組上發(fā)表論文,闡述其技術原理,提出電子現(xiàn)金系統(tǒng)可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中通過點對點(p2p)網(wǎng)絡技術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洪;方引青;張瑩;;瘋狂的數(shù)字化貨幣——比特幣的性質與啟示[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2 孫啟明;王浩宇;潘智涓;;比特幣的世界貨幣特征探索[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3 趙嚴冬;鄭麗;;基于交易模式的比特幣對人民幣的影響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江;;霍布斯叢林的真實模擬——秩序形成的另類邏輯[J];北大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2 章帆;;管理的協(xié)同效應與組織的社會資產[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3 黃衛(wèi)華;經濟轉型中的制度[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4 孫建華;鄭杰文;羅繼秋;楊麗娟;;儒家文化、法律之于商業(yè)誠信[J];商業(yè)研究;2008年07期
5 蔡立雄;王紅莉;;經濟發(fā)展與文化革新的制度經濟學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6 趙亞奎;;影響經濟收斂的因素——微觀最優(yōu)與外部約束[J];財經問題研究;2008年12期
7 張沁悅;;中國建筑業(yè)資質管理制度的經濟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1年01期
8 高政利;梁工謙;;論經濟組織、權力結構與制度的制序度——不同利益參與者行為選擇的夏普利值分析[J];財經研究;2008年03期
9 趙志峰;;對制度變遷理論的新發(fā)展及假設前提的評述[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年06期
10 車幸原;不完全信息條件下的反傾銷政策效果[J];財貿經濟;2004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秀蓉;;“李約瑟之謎”的博弈論解讀[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柯華慶;;法律經濟學的思維方式[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董直慶;王林輝;張屹山;;制度均衡過程和制度效率:基于非對等資源稟賦結構的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晏鷹;朱憲辰;;理解諾斯制度分析理論的變化[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朱富強;;協(xié)調和監(jiān)督兩類功能的角色變化與法律的未來發(fā)展——兼論法律的本質功能及其現(xiàn)實異化[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6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結果:國家理論[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李立清;;從經濟學視角談“綠色考場”制度構建問題[A];首屆中國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5年
8 陶蕾;;節(jié)約型社會立法取向初探——以節(jié)水型社會建設試點經驗為基點[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楊依山;;制度變遷理論評述與理論重構的初步嘗試[A];2007年山東大學“海右”博士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10 崔向陽;;轉軌經濟中構建勞資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尚海濤;陜西省地方財政風險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鐘琪;危機應對體系評估與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李慧;公共產品供給過程中的市場機制[D];南開大學;2010年
4 王賀東;不確定性、能力與企業(yè)制度[D];南開大學;2010年
5 吳練達;制度、行為與經濟發(fā)展[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李薇;中國保險監(jiān)管質量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李志剛;基于適應性效率的中國保險制度變遷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金懋;運輸?shù)纳a理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孫華程;城市與教堂:制度視野下歐洲中世紀大學的發(fā)生與演進[D];西南大學;2011年
10 蘇劍;語言演化與語言保護:語言經濟學的分析框架[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繼勝;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中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2 徐揚;會計準則執(zhí)行機制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紀操;諾斯、巴澤爾關于國家理論思想的比較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沈公韜;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規(guī)制制度變遷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5 劉再衡;制度困境與機會缺失[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薛芳芳;社會資本與契約穩(wěn)定性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張鵬;交易效率與經濟增長質量的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8 龔曉君;內蒙古森工集團改制與發(fā)展實證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9 屈娟娟;基于博弈論的企業(yè)勞工責任生成機制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穆詠梅;證券信用交易風險監(jiān)管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漢儒;;國際貨幣體系視角下世界經濟失衡的根源探析——對世界經濟失衡的另一種解釋[J];財經論叢;2012年03期
2 李瑜青;張建;;法律思維內涵與特征再思考[J];東方法學;2012年02期
3 吳洪;方引青;張瑩;;瘋狂的數(shù)字化貨幣——比特幣的性質與啟示[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4 李帥杰;;去中心化的嘗試——比特幣的崛起[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3年18期
5 婁耀雄;武君;;比特幣法律問題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6 卜凡堯;;比特幣的安全問題[J];保密科學技術;2013年07期
7 殷劍峰;;美國居民低儲蓄率之謎和美元的信用危機[J];金融評論;2009年01期
8 盧兆豐;鄒宗森;王道花;;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在線支付的實現(xiàn)[J];農業(yè)網(wǎng)絡信息;2007年05期
9 于江;;新型貨幣“比特幣”:產生、原理與發(fā)展[J];吉林金融研究;2013年05期
10 黃良友;;網(wǎng)絡貨幣對現(xiàn)行金融體系的影響和挑戰(zhàn)[J];西南金融;2008年07期
本文關鍵詞:比特幣的崛起:擴散速度與擴散動力,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65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0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