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服務中應收賬款融資研究
【學位單位】:西南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F274;F832.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供應鏈管理重心從物流層面延伸到財務層面
1.1.2 供應鏈中企業(yè)融資困境
1.1.3 銀行機構的發(fā)展需求
1.1.4 物流企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1.2 研究意義和創(chuàng)新
1.2.1 研究意義
1.2.2 研究創(chuàng)新
1.3 研究方法和內(nèi)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內(nèi)容
2. 相關理論綜述
2.1 供應鏈金融實務發(fā)展歷程
2.1.1 國外綜述
2.1.2 國內(nèi)綜述
2.2 供應鏈金融理論研究
2.2.1 供應鏈金融基本概念
2.2.2 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
2.2.3 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
2.3 本章小結
3. 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
3.1 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分類
3.2 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3.2.1 運作主體需求
3.2.2 運作流程及機理
3.2.3 收益與風險
3.3 存貨融資模式
3.3.1 運作主體需求
3.3.2 運作流程及機理
3.3.3 收益與風險
3.4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3.4.1 運作主體需求
3.4.2 運作流程及機理
3.4.3 收益與風險
3.5 與傳統(tǒng)貿(mào)易融資對比
3.6 本章小結
4. 供應鏈金融中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定價博弈
4.1 模型假設與符號
4.1.1 模型假設
4.1.2 符號描述
4.2 各主體的收益模型
4.2.1 制造商收益
4.2.2 銀行收益
4.3 融資雙方收益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融資頻率分析
5.1 融資雙方非合作博弈收益模型
5.1.1 模型假設與符號
5.1.2 制造商收益
5.1.3 銀行收益
5.1.4 對制造商的進行分析
5.1.5 對銀行的進行分析
5.1.6 融資頻率可行域分析
5.2 融資雙方合作博弈收益模型
5.2.1 收益模型
5.2.2 對進行分析
5.2.3 補償方案
5.3 本章小結
6. 結論與展望
6.1 論文的主要研究結論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躍飛;黃少卿;;供應鏈金融:背景、創(chuàng)新與概念界定[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9年08期
2 楊晏忠;;論商業(yè)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防范[J];金融論壇;2007年10期
3 謝鵬;;物流金融運作模式探討[J];福建金融;2007年02期
4 劉梅生;;中小企業(yè)融資雙重信用配給與供應鏈金融支持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潘永明;趙云;;物流金融信用風險評估模型構建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6 胡愈;柳思維;;物流金融及其運作問題討論綜述[J];經(jīng)濟理論與經(jīng)濟管理;2008年02期
7 郭濤;中小企業(yè)融資的新渠道——應收賬款融資[J];經(jīng)濟師;2005年02期
8 談佳隆;鄒錫蘭;;銀行業(yè)需要百貨公司,更需要專賣店——深發(fā)展高層談“供應鏈金融”[J];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07年06期
9 郭清馬;;供應鏈金融模式及其風險管理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0年02期
10 張方立;;供應鏈金融——值得關注的金融創(chuàng)新[J];金融縱橫;2007年2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羅得志;1949——2002:中國銀行制度變遷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傳松;物流金融業(yè)務風險管理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9年
2 王玉潔;供應鏈金融中保兌倉融資與運作決策[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306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83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