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市場與農地使用權流轉——基于雙變量Probit模型的實證分析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華東政法大學文科科研處;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1&ZD04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西部和邊疆地區(qū)項目(11XJC790013) 西南大學青年基金項目(SWU09220)的資助
【分類號】:F832.4;F301;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紅宇;中國農地調整與使用權流轉:幾點評論[J];管理世界;2002年05期
2 錢忠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產權殘缺與市場流轉困境:理論與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3 田傳浩,賈生華;農地制度、地權穩(wěn)定性與農地使用權市場發(fā)育:理論與來自蘇浙魯的經驗[J];經濟研究;2004年01期
4 錢忠好;;非農就業(yè)是否必然導致農地流轉——基于家庭內部分工的理論分析及其對中國農戶兼業(yè)化的解釋[J];中國農村經濟;2008年10期
5 張務偉;張福明;楊學成;;農業(yè)富余勞動力轉移程度與其土地處置方式的關系——基于山東省2421位農業(yè)轉移勞動力調查資料的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9年03期
6 包宗順;徐志明;高珊;周春芳;;農村土地流轉的區(qū)域差異與影響因素——以江蘇省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華彥玲;余文學;;農地流轉制度研究述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9期
2 詹和平;;農村土地流轉問題實證研究綜述[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24期
3 于浩偉;宋芳;李曉紅;;農村土地流轉需求規(guī)模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以山東省日照市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03期
4 袁驚柱;姜太碧;;汶川地震災區(qū)農戶土地使用權流轉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06期
5 張景會;楊久廷;肖繼兵;辛宗緒;;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9年11期
6 劉長勝;;制度變遷理論視角下的農村土地流轉[J];北方經濟;2006年18期
7 龔雙紅;關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2期
8 周志剛,張軍;關于完善農村稅費改革配套措施的思考——基于湖北省麻城市部分鄉(xiāng)鎮(zhèn)的實證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3年14期
9 段力妼;傅鴻源;;不對稱信息下農村土地流轉激勵模型[J];商業(yè)研究;2011年05期
10 杜文忠;唐貴伍;;西部地區(qū)縣域特色產業(yè)發(fā)展對策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賀振華;;農戶的外出行為、土地流轉與土地配置效率的可能改進[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冀縣卿;;農地產權重構與農地征用農民權益保護[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中)[C];2007年
3 陳和午;;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30年:政策回顧與展望[A];紀念農村改革30周年學術論文集[C];2008年
4 謝小蓉;傅晨;;近年來中國農地使用權流轉問題研究綜述(2000—2008)[A];紀念農村改革30周年學術論文集[C];2008年
5 陳美球;肖鶴亮;周丙娟;何維佳;鄧愛珍;;農戶耕地流轉心態(tài)的實證研究——基于江西省42個縣市64個鄉(xiāng)鎮(zhèn)74個行政村的抽樣調查[A];2008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馬凱;錢忠好;;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直接上市:市場失靈與其政策矯正[A];2009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唐焱;劉子銘;李放;;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城鎮(zhèn)保障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無錫市惠山區(qū)的實證研究[A];2010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丁任重;;我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問題研究[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21次會議論文(2007)[C];2007年
9 杜超;譚術魁;;農地流轉抉擇的數理經濟分析[A];節(jié)約集約用地 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C];2005年
10 韓美琴;;現階段我國農地制度的創(chuàng)新[A];節(jié)約集約用地 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寶敏;我國農地產權的多元主體和性質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鄭黎義;勞動力外出務工對農戶農業(yè)生產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1年
3 劉權政;當代中國農民經濟利益問題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4 吳萍;農村土地流轉:基于現代經濟學范式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5 徐旭;沿海發(fā)達地區(qū)農地制度實證研究與思考[D];浙江大學;2002年
6 黃劍雄;財稅政策與城市反貧困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7 田傳浩;農地使用權市場:模式、影響因素及其對農地配置效率的影響——理論與來自蘇浙魯地區(qū)的經驗[D];浙江大學;2003年
8 呂之望;產權的保護和實施[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王海;現代社會的考試活動治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10 蔣文華;多視角下的中國農地制度[D];浙江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進軍;庫區(qū)移民安置中農地補償價格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韓超;浙江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要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高淦;棗莊市農村土地流轉現狀與對策[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楊松坤;農戶林地流轉行為實證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5 陳玲艷;福州市農村土地流轉現狀與對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相煥偉;集體土地流轉的冷思考[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常茨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吳小花;現階段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的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冬;鐵嶺市農村土地利用與流轉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10 舒連響;城鄉(xiāng)統(tǒng)籌協(xié)調發(fā)展中的政府作用[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大學;;農戶兼業(yè)對農地利用效率與農地流轉的影響——以湖北省荊門市為例分析[J];當代經濟;2006年04期
2 黃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過密型農業(yè)(下)[J];讀書;2006年03期
3 林玉妹;農村耕地流轉市場的發(fā)育程度及其特征——對福建省和江西省46個自然村(村民小組)的調查[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張杰,詹培民;農村土地流轉與勞動力轉移的關聯分析——以重慶市為例[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葉劍平,羅伊·普羅斯特曼,徐孝白,楊學成;中國農村土地農戶30年使用權調查研究——17省調查結果及政策建議[J];管理世界;2000年02期
6 史清華,賈生華;農戶家庭農地要素流動趨勢及其根源比較[J];管理世界;2002年01期
7 錢忠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產權殘缺與市場流轉困境:理論與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8 廖洪樂;農村改革試驗區(qū)的土地制度建設試驗[J];管理世界;1998年02期
9 張紅宇;中國農村土地產權政策:持續(xù)創(chuàng)新——對農地使用制度變革的重新評判[J];管理世界;1998年06期
10 韓俊;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建設三題[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祖輝;劉西川;程恩江;;貧困地區(qū)農戶正規(guī)信貸市場低參與程度的經驗解釋[J];經濟研究;2009年04期
2 錢文榮;;農戶家庭的土地流轉行為與意愿研究——浙江省奉化市的農戶調查與計量分析[J];浙江經濟;2003年04期
3 衣保中;張鳳龍;;吉林省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相關分析[J];農業(yè)科技管理;2008年04期
4 張改清;農地調整、流轉對農戶投資的影響研究——基于山西省的實證[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25355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53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