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波動態(tài)勢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China's economic operation continued to maintain a stable growth trend,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went through 2011 in the "soft landing." Since 2012, the value added index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nd the purchasing manager index (PMI)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ve shown that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our country will show the trend of "falling first and then rising". Inflation will show a "steady decline" in 2012, based on a "rise and fall" in 2011.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rinciple of "steady progress", we should grasp the direction, intensity, rhythm and key points of macro-control, and strive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of "double stabi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flation".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數量經濟研究中心;
【分類號】:F124.8;F82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謝平,羅雄;泰勒規(guī)則及其在中國貨幣政策中的檢驗[J];經濟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睿博;;從貨幣供應量看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趙進文,高輝;中國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的模型實證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5年01期
3 齊鷹飛;;新凱恩斯主義總需求理論的微觀基礎——一個基本模型及其在貨幣政策中的應用[J];財經問題研究;2007年06期
4 劉康兵,申樸,李達;利率與通貨膨脹:一個費雪效應的經驗分析[J];財經研究;2003年02期
5 賈德奎,胡海歐,黃燕;西方經濟學界貨幣政策規(guī)則理論述評[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年01期
6 段進;曾令華;朱靜平;;我國股市與貨幣需求的相互影響分析及政策涵義[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年01期
7 楊繼紅;王浣塵;;我國貨幣政策是否響應股市泡沫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6年03期
8 張松,王勇;論股票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關聯互動[J];財貿研究;2003年03期
9 彭潔,劉衛(wèi)江;資產價格泡沫與貨幣政策響應——基于Taylor規(guī)則的分析[J];金融論壇;2004年12期
10 張慶君,王維國;中國市場化利率的實證研究[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劍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及其強弱的實證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計量分析[D];浙江大學;2002年
2 周素芳;論“通貨膨脹目標制度”[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宋劍斌;資產價格泡沫與經濟增長[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樊明太;金融結構與貨幣傳導機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王玉寶;股票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6 向祥華;貨幣政策規(guī)則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7 郭萬山;通貨膨脹釘住制度下的最優(yōu)貨幣政策規(guī)則研究[D];遼寧大學;2004年
8 耿中元;我國貨幣流通速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9 王建國;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探討[D];復旦大學;2006年
10 嚴維石;美聯儲信息優(yōu)勢與其貨幣政策目標[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浩;我國通貨緊縮與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2 謝曼;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途徑的多元化及其阻礙因素分析[D];重慶大學;2003年
3 閆小娜;泰勒規(guī)則及其在我國的檢驗[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高輝;中國貨幣政策效果檢驗與利率市場化建模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3年
5 王靜;中國股票市場發(fā)展對貨幣政策的影響研究[D];天津財經學院;2004年
6 吳小平;我國利率市場化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7 鄭小胡;利率市場化進程中我國利率調控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8 鄭中華;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研究[D];安徽大學;2005年
9 范大良;超額貨幣研究:一個金融控制下的金融深化假說[D];四川大學;2005年
10 潘明霞;中國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效應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楊紹基;我國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南方金融;2005年08期
2 趙進文;高輝;;中國利率市場化主導下穩(wěn)健貨幣政策規(guī)則的構建及應用[J];經濟學(季刊);2004年S1期
3 謝平,羅雄;泰勒規(guī)則及其在中國貨幣政策中的檢驗[J];經濟研究;2002年03期
4 陸軍,鐘丹;泰勒規(guī)則在中國的協整檢驗[J];經濟研究;2003年08期
5 郭慶旺,賈俊雪;中國潛在產出與產出缺口的估算[J];經濟研究;2004年05期
6 劉斌,張懷清;我國產出缺口的估計[J];金融研究;2001年10期
7 卞志村;;泰勒規(guī)則的實證問題及在中國的檢驗[J];金融研究;2006年08期
8 楊英杰;泰勒規(guī)則與麥克勒姆規(guī)則在中國貨幣政策中的檢驗[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超武;涂穎清;;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J];探索;2011年03期
2 楊華;陳迅;;地方政府消費支出與經濟增長非線性門限關系研究——來自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經驗證據[J];經濟問題;2011年08期
3 熊心悅;;奧肯定律在中國失效問題的實證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17期
4 崔曉娟;;論儲蓄與經濟增長的關系[J];經濟論壇;2011年06期
5 魏蓉蓉;崔超;;貨幣供給、通貨膨脹、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2006~2010年數據的分析[J];經濟問題;2011年09期
6 鄒雪陽;;我國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檢驗[J];統(tǒng)計與決策;2011年15期
7 杜兩省;齊鷹飛;陳太明;;經濟波動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的穩(wěn)健性研究[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8 許艷杰;葉磊;;銀行業(yè)發(fā)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以延邊州為例[J];吉林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9 葉麗穎;;基礎設施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10 何鴻;張壽庭;;自然資源在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J];資源與產業(yè);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嗣明;;福建省金融增長及結構對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的實證分析[A];中國金融學會第八屆調研報告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5年
2 羅光強;譚江林;;湖南宏觀經濟波動特征及其調控[A];湖南省經濟學學會年會暨科學發(fā)展觀與湖南經濟協調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崔巍;;運用科學發(fā)展觀認識和諧社會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建設和諧社會不必降低經濟增長速度[A];科學發(fā)展觀:理論·模式·實踐——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6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6年
4 鄭長德;;中國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A];中國經濟發(fā)展進程中的熱點問題探討[C];2003年
5 劉憲;;技術進步與制度變遷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研究[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8)[C];2009年
6 劉恒;袁文華;;當前我國經濟周期的特征及其走勢[A];面向新世紀的中國經濟[C];2000年
7 任保平;劉麗;;中國30年“經濟增長奇跡”:描述、界定與理論解釋[A];“改革30年中國經濟學與經濟發(fā)展研討會”暨陜西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2007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王翔;李凌;;中國的金融發(fā)展、經濟波動與經濟增長——一項基于面板數據的研究[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8)[C];2009年
9 龍翠紅;;收入不平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對中國的實證分析[A];中國經濟60年 道路、模式與發(fā)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9年
10 武義青;;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程度的衡量[A];2004中國生產力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鐘欣;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亞洲最高[N];上海金融報;2000年
2 徐建軍 高建鋒;厲以寧稱:中國不會出現“后奧運衰退”[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3 記者劉泉;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將達8%[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4 詹姆斯·漢密爾頓 (王慧卿 譯);美國經濟增長率下調并不令人擔憂[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5 蘆龍軍;OECD調整主要發(fā)達國家經濟增長率[N];經濟參考報;2008年
6 曹世功;韓國 經濟增長率將達4.8%[N];經濟日報;2007年
7 記者 楊聯民 李剛;韓正發(fā)布上!笆晃濉币(guī)劃[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8 記者 趙劍英;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6%[N];經濟日報;2006年
9 記者 王寶錕;油價走高難阻全球經濟增長[N];經濟日報;2006年
10 朱賢佳;日本上調年經濟增長率[N];上海證券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廣華;菲利普斯曲線動態(tài)機制與我國宏觀經濟波動態(tài)勢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唐穎;東盟五國財政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盧二坡;轉型期中國短期波動對長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4 曹建云;我國經濟增長與就業(yè)增長的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5 陳尊厚;中國金融發(fā)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統(tǒng)計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8年
6 孔令強;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D];廈門大學;2008年
7 顏雙波;中國經濟后高速增長階段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8 李慶華;我國經濟周期階段性和波動性的動態(tài)計量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張春田;中國金融發(fā)展、投資與經濟增長[D];吉林大學;2008年
10 劉瀑;中國經濟增長中的勞動就業(yè)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章晶;進口與我國經濟增長相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郝亮;我國金融發(fā)展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3 孫竹;基于系統(tǒng)動力理論的經濟增長與金融創(chuàng)新的關聯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4 包鑫;關于我國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5 那明;美國宏觀稅負與經濟增長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6 李曉羽;中國金融發(fā)展水平與收入分配關系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7 曾桃華;湖南省稅收負擔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8 張建秋;中國經濟增長與國民福利的落差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9 郭長林;財政分權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10 彭天佑;我國科技投資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地區(qū)差異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971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97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