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政策對美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實證分析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increas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the choice of exchange rate regime, the independence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Using Ordered Probit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from American monetary poli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January 1998 to June 2011, China basically maintained the independence of monetary policy; From January 1998 to June 2005 and from July 2005 to June 2011,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ndependence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laxation of the floating range of the yuan did not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independence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nd that the relaxation of exchange rate controls would not enhance the independence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
【基金】:國家自科基金(70971050)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8JC790043)的支持
【分類號】:F822.0;F827.12;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孫彥廷;;人民幣長期均衡匯率的實證研究[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2 王三興;王永中;;資本漸進開放、外匯儲備累積與貨幣政策獨立性——中國數據的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3 謝平,張曉樸;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的三次沖突——1994—2000年中國的實證分析[J];國際經濟評論;2002年Z3期
4 金山;;中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基于協(xié)整分析方法和VAR模型的實證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09年05期
5 張連城;韓蓓;;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分析——HP濾波平滑參數的選擇及應用[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6 謝平,羅雄;泰勒規(guī)則及其在中國貨幣政策中的檢驗[J];經濟研究;2002年03期
7 范從來;趙永清;;中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1996~2008[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8 孫華妤;;傳統(tǒng)釘住匯率制度下中國貨幣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1998~2005[J];世界經濟;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霖葉;;我國匯率政策對貨幣政策的制約效應[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曹勇;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貨幣政策影響的實證研究[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王書華;;內生貨幣供給與貨幣政策效應的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黃曉暢;;新凱恩斯主義框架下關于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的探索[J];北方經濟;2012年04期
5 段京懷;論寬松的貨幣政策適用的條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6 應娟,夏蕓;1994-2000年我國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的沖突[J];商業(yè)研究;2004年16期
7 許嘉;徐煒;;目標區(qū)匯率制度下的匯率政策和財政政策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5年23期
8 王宏濤;張鴻;;中國CGG貨幣規(guī)則模型的建立及其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1年06期
9 袁靖;;規(guī)則與相機抉擇貨幣政策適度性研究[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10 高輝,溫宇靜;中國貨幣供應量與匯率反饋建模預測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薛鶴翔;許志偉;羅大慶;;投資流動性沖擊與中國經濟波動——貨幣政策能穩(wěn)定經濟嗎?[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戚叢叢;;人民幣升值壓力下的貨幣政策研究[A];全國高等財經院!顿Y本論》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第2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徐文英;李超;吳明;;我國衛(wèi)生資源配置失衡的實證分析——基于醫(yī)療競爭模式的視角[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共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4 趙東喜;;中美兩國利率的聯動關系研究[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19次年會暨外國經濟學說與國內外經濟發(fā)展新格局(會議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莉;我國貨幣政策的利率傳導機制及效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范建華;股票市場穩(wěn)定性與貨幣政策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劉貴鵬;新中國60年貨幣思想史領域五個理論的歷史演進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4 韋邦榮;貨幣政策規(guī)則理論及其在中國的應用[D];遼寧大學;2010年
5 黃武俊;開放經濟下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吳建濤;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經濟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陳勇;宏觀經濟、貨幣政策與債券市場[D];南開大學;2010年
8 田苗;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關大宇;基于貨幣政策傳導的金融條件指數構建及應用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王勤;基于消費者保護的金融監(jiān)管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小鋒;利率規(guī)則在我國的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俊芳;我國貨幣政策對產出的傳導渠道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宮昊天;FDI與經濟增長[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周正元;我國匯率制度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效應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李娜;有關中國通貨膨脹壓力和趨勢的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楊汪平;后金融危機時代人民幣匯率制度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尚楠楠;泰勒規(guī)則在中國的可行性檢驗與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汪明明;資產價格對貨幣政策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林景潤;我國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及經濟波動的非對稱性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劉安禹;名義利率與中國經濟波動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華妤;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目標、障礙和對策探討[J];金融論壇;2004年09期
2 孫華妤;;中國貨幣政策獨立性和有效性檢驗——基于1994-2004年數據[J];當代財經;2006年07期
3 陶麗萍;;2009年美國經濟形勢分析及2010年展望[J];發(fā)展研究;2010年01期
4 孫華妤;“不可能三角”不能作為中國匯率制度選擇的依據[J];國際金融研究;2004年08期
5 馮曉華;張玉英;;人民幣匯率波動的福利效應——基于我國制造業(yè)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9年09期
6 馮曉明;資本管制能抵御金融危機嗎?——評智利模式的資本管制[J];國際經濟評論;2001年Z2期
7 謝平,張曉樸;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的三次沖突——1994—2000年中國的實證分析[J];國際經濟評論;2002年Z3期
8 張斌,何帆;如何調整人民幣匯率政策:目標、方案和時機[J];國際經濟評論;2005年02期
9 王水林,黃海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及對相關政策的影響[J];國際經濟評論;2005年05期
10 武劍;;貨幣沖銷的理論分析與政策選擇[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祥君;黃武俊;;三元悖論與中國貨幣政策的選擇[J];現代管理科學;2011年01期
2 周懋;;我國匯率制度下貨幣政策獨立性分析[J];河北金融;2008年08期
3 高輝;對我國資本管制的思考[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4年06期
4 商建初;虞拱辰;李海海;;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與匯率制度的選擇[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07期
5 鈕文新;;加薪控通脹最有效[J];中國經濟周刊;2010年45期
6 李惠民;關于歐洲區(qū)域性貨幣一體化的理論思考[J];世界經濟文匯;1987年03期
7 成學真;陳小林;;新時期“三元悖論”與我國匯率制度再選擇[J];經濟體制改革;2009年02期
8 徐雅娟;;淺談匯率制度[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9 汪茂昌;;退出盯住匯率制度不同策略的比較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年02期
10 姜婧琳;;我國現階段匯率制度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J];知識經濟;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滑青;陳科;應益榮;;逃匯與資本管制的博弈分析[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2011(1)][C];2011年
2 倪克勤;尹宇明;;資本管制與宏觀經濟政策配合[A];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3 唐玨嵐;;1982—2005年中國資本管制有效性的實證檢驗[A];全球化與中國經濟 創(chuàng)新·發(fā)展·安全——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6年
4 龔剛;;發(fā)展中國家(地區(qū))的非國際化貨幣的匯率選擇與匯率制度(英文)[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機制”經濟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5 儲幼陽;;貶值的收縮性與人民幣匯率制度[A];中國金融學會第八屆優(yōu)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5年
6 江學軍;唐煥文;;中國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A];1997年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1997年
7 魏國;;關于全球化競爭背景下我國匯率制度安排的理性思考[A];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三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8 丁志杰;;1999~2003年國際匯率體系變遷的統(tǒng)計分析[A];中國金融學會第八屆優(yōu)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5年
9 李敏;王相寧;繆柏其;;我國通貨膨脹率的動態(tài)波動機制及政策啟示[A];第十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丁騁騁;;外部均衡與人民幣匯率制度:一個分析框架[A];2004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的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東京 孫浩 林峗;匯率制度各有千秋[N];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
2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 宋曉燕;國際環(huán)境下對我國匯率制度的思考[N];上海金融報;2009年
3 記者 李丹丹 苗燕 編輯 劉玉鳳;胡曉煉:靈活的匯率制度有助于抑制通脹[N];上海證券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陳宜飚;中國現在應該改革匯率制度嗎?[N];21世紀經濟報道;2004年
5 沈安;阿根廷將實行外貿特殊匯率制度[N];中國貿易報;2001年
6 ;挪威成為首個進入加息周期的歐洲國家[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7 駐印尼使館經商處 周惠;印尼排除實行資本管制可能性[N];國際商報;2000年
8 海通證券研究所 李明亮;七因素將導致CPI持續(xù)回升[N];證券時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韓曉東;樊綱:未來人民幣沒有貶值理由[N];中國證券報;2009年
10 財經;資本管制何如放松資本外流?[N];中國貿易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峰;經濟開放進程中的匯率波動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2 張健;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3 劉素然;通脹指數債券探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林東海;論匯率制度:歷史發(fā)展、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5 馮用富;匯率制度:理論架構與中國金融進一步開放中的選擇[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6 孫學工;中國加入WTO后的匯率制度選擇[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黃志剛;宏觀調控效應的匯率制度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8 李婧;中國資本帳戶自由化與人民幣匯率制度選擇[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郁志丹;中國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中的資本管制和匯率制度選擇[D];復旦大學;2004年
10 黃立新;匯率制度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歌;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相關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2 何淑蘭;發(fā)展中國家匯率制度選擇與金融危機[D];江西財經大學;2003年
3 何力;人民幣匯率制度深化改革后的資本帳戶自由可兌換[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4 高文杰;日元匯率變動對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借鑒[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5 楊會臣;匯率的隔絕能力與匯率制度的選擇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6 鄒芳莉;新興市場國家(地區(qū))匯率制度選擇與演變[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7 李彩虹;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8 楊波;釘住匯率制度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D];中南大學;2005年
9 曾煜儉;關于香港聯擊匯率制度“存”與“廢”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10 薛冬梅;匯率目標區(qū)理論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3794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7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