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商業(yè)信用環(huán)境指數(shù)研制與分析
[Abstract]:Urban commercial credit environment index (CEI) is a comprehensive credit economic index, which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credit trading environment of a city market. In a broad sense, CEI can reflect the degree of perfection and operational effect of a city's credit system.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EI is mainly the theory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and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credit management, which is a multi-level index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paper uses AHP (AHP) to weight the indexes at all levels, and finally obtains the first class indexes of cities by using linear weighted sum method. The coverage of urban commercial credit environment index in 2010 is 284 cities. In addition to 10 incomplete cities, the index values for 34 major cities and 240 prefectural citie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output of CEI, some economic phenomena are analyzed.
【作者單位】: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誠信評價中心;中國聯(lián)合商報社;北京北斗七星信用管理中心;
【分類號】:F832.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龍新;;企業(yè)征信的法律經(jīng)濟學分析——以企業(yè)失信行為懲罰機制為視角[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蔣亮智,張榮;略談法制建設與商業(yè)誠信建設的關系[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3 刁滿慶;繩國慶;;構建大都市服務業(yè)價格指數(shù)體系的研究[J];數(shù)據(jù);2009年04期
4 傅湘玲;張笑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信息約束機制的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5 劉儒f,金秋霞;淺談我國社會信用制度的建設[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何瑛;;論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及其法律保障[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9期
7 王雨本;;關于推進我國市場信用立法的構想[J];成人高教學刊;2009年06期
8 孫裕君;建立我國個人信用制度的幾點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2003年05期
9 蔡和杰;董振斌;;信用:現(xiàn)代金融業(yè)的本質(zhì)——基于信用與交易行為關系的視角[J];福建金融;2008年02期
10 蔣滿元;唐玉斌;;我國旅游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政府行為失信問題探討[J];福州黨校學報;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苗菁;霍俊男;;淺析新形勢下有形建筑市場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責任與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屆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聯(lián)席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瑛;企業(yè)信用法律規(guī)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2 王孟鈞;建筑市場信用機制與制度建設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3 石太峰;論資產(chǎn)支持證券發(fā)行的法律監(jiān)管[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4 謝行寬;信用與理性關系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5 陳楠;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構中的責任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李士梅;信譽的經(jīng)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7 章延杰;論政府信用[D];復旦大學;2005年
8 楊曉霞;旅游信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9 王麗穎;重復博弈:信用合作的邏輯路徑選擇[D];吉林大學;2005年
10 韓冰;信用制度演進的經(jīng)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文;東莞市建筑市場信用缺失與政府治理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陳蓉;信用風險與公司治理相關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鮮艷艷;建設工程造價指數(shù)的編制及其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4 張彥;現(xiàn)代公共關系視野下的企業(yè)商譽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石波;轉(zhuǎn)型期政府信用建構問題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6 鐘獻兵;企業(yè)商業(yè)信用風險管理[D];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
7 張友先;我國中小企業(yè)信用制度建設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8 耿紅;會計誠信缺失的倫理學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王焱;電子元器件企業(yè)賒銷風險控制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10 王影;基于KMV模型的我國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度量[D];河海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煒;劉向東;;社會信用體系——分層結構及體系構建中的政府職能定位[J];中國軟科學;2004年06期
2 李依霖;王樹恩;;基于發(fā)達國家經(jīng)驗構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研究[J];生產(chǎn)力研究;2007年11期
3 ;營造金融生態(tài),保障金融安全 建設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J];當代貴州;2009年10期
4 王海燕;任京梅;;社會信用體系建設[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1年01期
5 任興洲;;社會信用缺失緣何會產(chǎn)生[J];浙江經(jīng)濟;2002年07期
6 張紫平;;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J];西南金融;2007年03期
7 吳晶妹;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作用探討[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粟山,沈榮芳;企業(yè)信用管理的社會整合[J];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孫國志;;多維措施 標本兼治[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2006年12期
10 丁磊;;淺議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內(nèi)在要求[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濤;;信用交易下?lián)p耗性物品的銷售與訂購決策研究[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C卷[C];2011年
2 李奮;徐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劉錫良;李鎮(zhèn)華;;論信用制度與產(chǎn)權[A];2002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凌一葦;;關于我國質(zhì)量監(jiān)管的改進研究[A];第三屆中國質(zhì)量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盛亦工;姜林楓;劉美芬;武盈盈;劉長才;王成江;金愛卿;劉洪來;趙宇翔;提運華;;利用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推動我省信用信息收集和評價體系建設研究[A];決策與管理研究(2007-2008)——山東省軟科學計劃優(yōu)秀成果匯編(第七冊·上)[C];2009年
6 楊震;;商法規(guī)制信用機制的理論探源與宏觀構想[A];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王保樹;;信用、信息和健全信用機制[A];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趙連飛;張秀平;;征信管理在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中的作用研究[A];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諧——河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8年
9 傅照玉;;企業(yè)信用檔案管理淺析[A];中國檔案學會第六次全國檔案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10 駱建文;;信用交易條件下的供應鏈庫存協(xié)調(diào)策略研究[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鄧郁松;看國外如何建設社會信用體系[N];經(jīng)濟日報;2001年
2 梁 忻;社會信用體系“逆向加快”和“逆向開放”[N];中國企業(yè)報;2005年
3 記者 張之庫 通訊員 嚴怡娜;遼寧執(zhí)行威懾機制與社會信用體系對接[N];人民法院報;2010年
4 王天一 本報記者 楊曉偉;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信用錦州”建設[N];錦州日報;2010年
5 記者 代偉;我市社會信用體系三年內(nèi)初步建立[N];重慶日報;2003年
6 胡啟立 經(jīng)叔平 林毅夫;建立統(tǒng)一的社會信用體系[N];文匯報;2002年
7 寧陽;國外社會信用體系簡介[N];安徽日報;2003年
8 高鴻 作者單位系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構建社會信用體系的目標模式和途徑[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2年
9 民盟鞍山市委員會 市政協(xié)第三委員活動小組 市政協(xié)委員、市民盟盟員、市經(jīng)研信息中心運行保障處處長 李國瑞;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N];鞍山日報 ;2009年
10 本報記者 舒小波;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改善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N];綿陽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小平;美國社會信用體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陳楠;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構中的責任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徐潔;擔保物權功能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4 彭鵬;中國信用制度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6年
5 葉世清;征信的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6 劉濤;商務信用下的供應鏈激勵協(xié)調(diào)與策略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7 王定祥;金融產(chǎn)業(yè)資本循環(huán)理論與政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8 王地寧;企業(yè)信用管理制度缺失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9 王一兵;信用資本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10 齊志;基于電子商務信用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與運行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明波;基于政府職能視角的湖南社會信用體系構建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2 蘇偉東;我國證券市場引入信用交易初探[D];吉林大學;2004年
3 黃軼凡;市場條件下的社會信用體系[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年
4 高成華;論信用危機的法律對策[D];山東大學;2005年
5 梁晨;人民銀行在征信體系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6 毛方瓊;中國信用管理模式的選擇與完善[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7 劉會敏;地方政府信用建設研究[D];廣東海洋大學;2011年
8 徐浩雄;中國證券市場引入信用交易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9 文靜;證券信用交易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10 劉楠;現(xiàn)行我國融資融券交易模式改進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480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48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