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放式基金發(fā)行的影響因素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basic idea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pen-end fund issuance in China. Our research shows that if a certain type of fund has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early stage, it is more likely to launch that type of fund. In addition, the larger or more experienced issuance of funds, their new funds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be approved.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not only help investors to understand the determinants of fund issuance obj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rational degree of their investment, but also help fund companies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issuing market.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分類號】:F832.51;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心丹,王冀寧,盛昭瀚;股價與交易量均衡下的個體證券投資者與機構間的博弈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1期
2 施東暉;證券投資基金的交易行為及其市場影響[J];世界經濟;2001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嘉晨;;我國機構投資者對股市穩(wěn)定性的影響及其成因[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年03期
2 謝雯,李紅剛;羊群行為與資產價格波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6期
3 廖海波;證券投資基金的羊群行為[J];商業(yè)研究;2004年01期
4 馬玖軍;李立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6年07期
5 張宗強,伍海華;基于上證180指數股票的羊群行為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5年01期
6 黃彥u&;對我國銀行卡收費問題的經濟分析及政策建議[J];金融論壇;2004年06期
7 向銳;李琪琦;;中國機構投資者羊群行為實證分析[J];產業(yè)經濟研究;2006年01期
8 徐瑾,侯曉陽;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4年06期
9 吳福龍,曾勇,唐小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羊群行為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04年03期
10 李凱,史金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經理交易行為的實證分析[J];管理學報;200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懷英;行為金融學分析與證券市場風險控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劉月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績效及發(fā)展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3 劉杰文;機構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效率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劉建和;中國股市價格形成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5 章融;證券市場中的羊群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6 羅慶忠;我國證券公司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7 薛斐;基于情緒的投資者行為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8 路志剛;開放式基金流動性風險及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9 趙利人;中國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10 歐陽建新;中國證券市場波動的微觀結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慧清;容量與規(guī)模: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績效實證分析[D];浙江大學;2002年
2 李青;行為金融理論和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行為研究[D];天津財經學院;2003年
3 張華慶;基于行為金融學的證券投資行為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4 呂舟;我國基金管理公司的發(fā)展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5 廖海波;中國證券市場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6 吳福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及其正反饋交易的實證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7 呂杰;證券投資基金費用價值化模型研究及實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8 王亮;我國證券投資基金與股市穩(wěn)定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9 羅華;基于ARCH模型的我國A股市場羊群行為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10 陽浙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及其對股價波動性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武少暉,楊秀苔;我國證券市場的投機行為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2 楊勝剛,盧向前;行為金融、噪聲交易與中國證券市場主體行為特征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3 孫培源,施東暉;基于CAPM的中國股市羊群行為研究——兼與宋軍、吳沖鋒先生商榷[J];經濟研究;2002年02期
4 趙濤,鄭祖玄;信息不對稱與機構操縱——中國股市機構與散戶的博弈分析[J];經濟研究;2002年07期
5 李心丹,王冀寧,傅浩;中國個體證券投資者交易行為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2年11期
6 李一智,鄒平;證券市場參與者的博弈策略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2年01期
7 萬俊毅,王伯成;機構投資者的決策人屬性及其決策特征[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文博;賴泉勇;楊運澤;;我國開放式基金動態(tài)資產配置能力研究——基于H-M-FF3模型的檢驗[J];時代金融;2011年14期
2 王曉潤;孫鑫;;基于VaR-GARCH模型的開放式基金風險實證分析[J];商業(yè)時代;2011年20期
3 莫曉蓮;張雙弦;;開放式基金的VAR-Sharp績效分析[J];時代金融;2011年21期
4 孫冰巖;;基于Fama-French模型的開放式基金績效評價[J];統(tǒng)計與決策;2011年13期
5 楊湘豫;周再立;;基于Copula-TARCH的開放式基金投資組合風險的實證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11年06期
6 杜子平;何輝;張勇;馮嘉毅;;基于GJR-ALaplace方法的開放式基金風險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7 丁志國;趙晶;徐德財;張曉野;;“名義”風格與投資組合“黑箱”——基金風格漂移行為的動態(tài)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王南;王曼;;我國積極配置型基金積極組合管理能力研究[J];時代金融;2011年17期
9 孫瑞灼;;發(fā)行債券建保障房需防三種風險[J];上海房地;2011年08期
10 ;關于規(guī)范商業(yè)預付卡管理的意見[J];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魏小波;吳潤衡;;對我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收益率波動性的一點淺析[A];數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進展——2010(13)卷[C];2010年
2 李曉梅;劉志新;;基于同群效應的基金經理投資決策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宋光輝;郭文偉;;基于DEA的中國開放式基金運營效率的實證分析[A];第四屆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Ⅰ)[C];2008年
4 趙秀娟;汪壽陽;;中國證券投資基金運行效率實證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王性玉;田建強;;基于面板數據的基金管理費實證分析[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導 佟琳;2006年你從哪個渠道去“掘金”[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6年
2 周洛華;吁請創(chuàng)設“開放式房地產基金”[N];上海證券報;2007年
3 王振芳;地鐵沿線樓盤:新投資方向[N];經濟視點報;2008年
4 楊銘;基金危機蔓延 外資乘虛掠食德地產[N];中國房地產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劉傳建 陳露耘;“社區(qū)自治是學習的過程”[N];四川日報;2006年
6 周紀;歐洲基金盯上亞洲樓市[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6年
7 王吉緋;不做房奴更別做股奴[N];民營經濟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于曉娜;炒賣是上漲的最主要原因[N];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
9 劉秀浩;新加坡太平星設20億美元亞洲房產基金[N];東方早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陳曉東;閑置房:出租還是出售?[N];海峽財經導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品;開放式基金費用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孫思;中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價值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3 董入芳;開放式基金對股市波動性的影響機理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4 徐占東;開放式基金業(yè)績評價和投資風格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9年
5 薛強軍;開放式基金流動性及其風險管理[D];浙江大學;2007年
6 帥晉瑤;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管理[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7 陳權寶;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業(yè)績評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8 陳麗娟;中國開放式基金組合的市場風險度量[D];東華大學;2011年
9 蔣曉全;證券投資基金資產配置及其績效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伏愛國;證券投資基金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及其微觀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林;基于分形理論的我國開放式基金風險度量和業(yè)績評價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2 陸瀟;我國開放式基金綜合業(yè)績與申購贖回的實證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3 梁亮;我國開放式基金業(yè)績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4 王茂林;我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績效評價與實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胡仁華;基于下偏矩的開放式基金投資風險的計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6 程婧;我國開放式基金業(yè)績的實證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7 王彬;我國開放式基金競賽行為的實證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8 豐珂;基于持股偏好模型的我國開放式基金選股策略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9 李春天;開放式基金股票資產組合的流動性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10 喬林;開放式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3260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326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