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金融論文 >

政府干預與不良貸款——以某國有商業(yè)銀行1988~2005年的數(shù)據(jù)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8-06-09 12:05

  本文選題:政府干預 + 不良貸款; 參考:《管理世界》2012年07期


【摘要】:本文嘗試從政府職能在中國轉軌經濟過程中的激勵與約束視角入手,從政府干預的角度,回答政府與銀行不良貸款形成之間的關系。本文通過研究國內某國有商業(yè)銀行1988~2005年的全部剝離不良資產數(shù)據(jù)為初始樣本發(fā)現(xiàn),政府干預是銀行不良貸款產生的主要原因。政治晉升錦標賽的激勵、地方分權和財政分成制的改革構成了政府干預的動機和能力,這種干預由于企業(yè)產權和地區(qū)市場化程度的不同而在不良貸款形成中有所差異,具體來說國有企業(yè)比非國有企業(yè)有著更高的不良貸款、貸款期限更長和更低的擔保系數(shù);企業(yè)所在地區(qū)市場化程度越高,不良貸款更少、貸款期限更短和擔保系數(shù)更高,而地區(qū)法制環(huán)境好壞在其中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而且國有企業(yè)性質的存在會削弱地區(qū)法制管制對不良貸款產生的抑制效果。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sw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non-performing loans from the angle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entives and constraints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ata of a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from 1988 to 2005 as the initial sample and finds tha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non-performing loans. The incentive of political promotion championships, the reform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share system constitute the motivation and ability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which varies in the formation of non-performing loans due to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enterprise property right and regional marketization. Specificall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higher non-performing loans than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th a longer loan term and a lower guarantee coefficient; the higher the marketization degree of the enterprise is, the less non-performing loans are, the shorter the loan duration and the higher the guarantee coefficient. The regional legal environment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and the existe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ll weaken the restraining effect of regional legal regulation on non-performing loans.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現(xiàn)代會計與財務研究中心;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分類號】:F83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軍雄;;民營上市公司,真的面臨銀行貸款歧視嗎?[J];管理世界;2010年11期

2 張敏;張勝;王成方;申慧慧;;政治關聯(lián)與信貸資源配置效率——來自我國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管理世界;2010年11期

3 王小魯,樊綱;中國地區(qū)差距的變動趨勢和影響因素[J];經濟研究;2004年01期

4 周黎安;晉升博弈中政府官員的激勵與合作——兼論我國地方保護主義和重復建設問題長期存在的原因[J];經濟研究;2004年06期

5 夏立軍,方軼強;政府控制、治理環(huán)境與公司價值——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ù)[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6 孫錚,劉鳳委,李增泉;市場化程度、政府干預與企業(yè)債務期限結構——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7 方軍雄;;所有制、制度環(huán)境與信貸資金配置[J];經濟研究;2007年12期

8 謝德仁;陳運森;;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產權性質與負債的治理效應[J];經濟研究;2009年05期

9 俞喬;趙昌文;;政治控制、財政補貼與道德風險: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的理論模型[J];經濟研究;2009年06期

10 姚樹潔;姜春霞;馮根福;;中國銀行業(yè)的改革與效率:1995—2008[J];經濟研究;2011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剛;賈威;潘浩敏;;地區(qū)差異、收斂路徑和經濟政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劉靜中;關于會計舞弊行為的經濟學理論分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金國夫,仰書綱;中小企業(yè)融資難的信用障礙及對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03期

4 宣丹妮;;民企與政府關系扭曲誘因剖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03期

5 于開紅;;三峽庫區(qū)農業(yè)合作經濟組織治理結構與績效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20期

6 薛偉賢,馮宗憲,陳愛娟;企業(yè)家激勵約束的障礙、因素與機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7 楊寶臣;王立清;尹輝;;政治聯(lián)系、負債與公司治理作用[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李停;;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yè)轉移的區(qū)際合作障礙——基于晉升博弈分析視角[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9 徐德信;為什么公有企業(yè)控制權形成相反的激勵[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10 何穎;齊亞偉;;中國區(qū)域經濟差異的空間演化與政府調控[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間競爭:基于土地出讓反應函數(shù)的估算——來自省級面板數(shù)據(jù)的驗證(1993-2009)[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李尚蒲;羅必良;;中央與地方博弈:來自1999-2009年土地審批與違法用地的證據(jù)[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3 劉寧;孫秋鵬;;投資宏觀調控過程中的中央與地方博弈行為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下)[C];2011年

4 胡凱;吳清;;制度質量與省際資本流動[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下)[C];2011年

5 曹正漢;;弱者的產權是如何形成的?——中國被征地農民的“安置要求權”向土地開發(fā)權演變的原因[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6 尹恒;;中國縣級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保建云;;權力租金、尋權與權錢交易的經濟學分析[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陳言;;中小投資者保護、“隧道效應”與公司價值[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9 倪子靖;;規(guī)制俘獲理論的文獻綜述[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10 孫柳媚;王爭;;轉型時期的稅收競爭、地方公共服務與經濟表現(xiàn)[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宇飛;企業(y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法律探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楊曉艷;公司治理與大股東的掏空和支持[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梁媛;國有資產境外投資風險生成機理與治理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4 尚海濤;陜西省地方財政風險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5 銀曉丹;企業(yè)國有資產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6 李國棟;董事會職能影響企業(yè)多元化經營績效的實證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呂大忠;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方向:反壟斷和市場化[D];南開大學;2010年

8 江依妮;中國式財政分權下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彭彥強;基于行政權力分析的中國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何力武;轉移支付、一體化與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艷華;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與股權結構的關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高玉東;區(qū)域行政壟斷對中國生產性服務業(yè)效率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劉佳;落后產能的成因研究——土地分成合約的視角[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王曉潔;政治聯(lián)系對民營企業(yè)投資決策影響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祝鶴;煤礦安全規(guī)制對煤炭產業(yè)所有制結構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馬彪;國有企業(yè)實施BOT的軟預算問題及契約效率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陸怡然;中小民營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8 王鵬;地方政府對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對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孔令文;基于產權理論的環(huán)境審計本質及其實現(xiàn)途徑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朱芳香;中國上市公司過度投資的形成機理與實證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冬華;地方政府、公司治理與補貼收入——來自我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ù)[J];財經研究;2003年09期

2 陳耿,周軍;企業(yè)債務融資結構研究——一個基于代理成本的理論分析[J];財經研究;2004年02期

3 周立;漸進轉軌、國家能力與金融功能財政化[J];財經研究;2005年02期

4 辛清泉;林斌;;債務杠桿與企業(yè)投資:雙重預算軟約束視角[J];財經研究;2006年07期

5 陳運森;朱松;;政治關系、制度環(huán)境與上市公司資本投資[J];財經研究;2009年12期

6 周立;改革期間中國國家財政能力和金融能力的變化[J];財貿經濟;2003年04期

7 陶軍;;我國中小銀行貸款集中的羊群行為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06年02期

8 李軍杰;經濟轉型中的地方政府經濟行為變異分析[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5年01期

9 鄧建平;曾勇;;政治關聯(lián)能改善民營企業(yè)的經營績效嗎[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9年02期

10 賢成毅;覃合;;地方政府激勵約束缺陷視角下的國有銀行預算軟約束[J];改革與戰(zhàn)略;2007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磊;負債對企業(yè)投資行為影響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華;王建喜;;農發(fā)行不良貸款的形成機制:一個分析框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6年11期

2 黎宇霞;我國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外部成因及化解對策[J];北方經貿;2005年05期

3 趙堇;;建立長效機制 解決銀行不良貸款[J];當代經濟;2009年18期

4 張業(yè)民;;淺析農村信用社股份合作制產權制度改革[J];經濟師;2011年05期

5 王松華;周亞軍;;國有銀行改革相關理論評述[J];商業(yè)時代;2008年23期

6 劉金坪;;以銅川市耀州區(qū)農村信用聯(lián)社為例談農村信用社產權體制改革[J];西部金融;2008年09期

7 徐建國,燕小青;治理我國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的法律思考[J];經濟師;2000年11期

8 高靜川;關于經濟體制轉型理論的幾點思考[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9 朱華政;論市場經濟的效率價值[J];現(xiàn)代法學;2005年04期

10 宋磊;王家傳;;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試點改革績效的實證分析[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盛明泉;王燁;;國資控股、政府干預與股權激勵計劃選擇——基于2006年股權激勵制度改革后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胡家勇;;政府干預范圍的界定思路[A];當今中國經濟學八大理論熱點[C];1994年

3 李強;;產權視角下的政府環(huán)境治理[A];2010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0年?ǘC];2010年

4 許健;;論政府在循環(huán)經濟建設中的職能——以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的兩個前提為視角[A];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與環(huán)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四)[C];2006年

5 徐繼文;;土地產權制度與城中村土地權益探析[A];2009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林龍;;國有林地產權制度改革探析[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一冊)[C];2004年

7 紀新青;宋明爽;康維波;;論城鄉(xiāng)統(tǒng)一勞動力市場建立及就業(yè)制度改革中的政府干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江春;許立成;;金融發(fā)展的政治經濟學——兼論中國國有商業(yè)銀行改革的邏輯[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一部分)[C];2005年

9 楊海瑩;;中小企業(yè)的家族式產權制度探析[A];“銀座杯”現(xiàn)代企業(yè)產權制度改革征文集[C];2004年

10 李靖;;基于市場機制缺陷的政府經濟干預分析[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紅宇 張建雄;鍥而不舍 攻堅破難[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6年

2 職業(yè)投資人、自由撰稿人 胡飛雪;市場自由的邊界與政府干預的邊界[N];上海證券報;2008年

3 桂偉;今年黔西南州分行不良貸款余額為零[N];經濟信息時報;2006年

4 記者  石潤梅 通訊員 周軍 楊勝利;農行新疆分行 清收不良貸款超億元[N];金融時報;2006年

5 本報通訊員;辦法總比困難多[N];山東科技報;2007年

6 林素瓊;三級臺帳管“不良”[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3年

7 記者 巍子 孫毅 嘉林;“金融”要防不良貸款 也要防自身沒有發(fā)展帶來的風險[N];河北經濟日報;2000年

8 呂立新  王霞;股市失靈與政府干預[N];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

9 李鳳文;上半年全市銀行機構不良貸款雙下降[N];承德日報;2006年

10 白志江;忻州分行清收不良貸款超3千萬[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瑋;不完備法律背景下的政府干預與企業(yè)法律行為[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王東浩;中國金融不良貸款損失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3 李江;企業(yè)并購中政府干預的經濟學分析[D];復旦大學;2003年

4 徐明煥;中國居民消費的政府干預機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5 張露;政府干預下的中國證券市場[D];復旦大學;2003年

6 朱華政;論政府干預的效率[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7 曾立新;巨災風險融資機制與政府干預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8 楊紅霞;民辦中小學政府干預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9 呂洪霞;中國家族企業(yè)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10 王繼軍;論公法與私法在我國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嗣云;我國城市土地利用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2 彭丹;商業(yè)銀行的不良資產證券化處置研究[D];湖南大學;2002年

3 吳嵩;交易服務商在中國不良貸款市場中的作用與實踐[D];暨南大學;2005年

4 張清隊;國有商業(yè)銀行不良資產法律成因及防范[D];四川大學;2006年

5 牛慕鴻;商業(yè)銀行軟預算約束與行為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6 馬樹鵬;中國宏觀調控法律制度相關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7 沈靚;湖南省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8 譚麗華;產權制度的社會學分析[D];廣西大學;2001年

9 葉李偉;我國政府干預住房二級市場的政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10 紀麗娟;農地產權制度對農業(yè)土地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9996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996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2cc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