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場外金融衍生品信息不對稱及其風險——兼論美國的監(jiān)管改革

發(fā)布時間:2018-06-05 09:46

  本文選題:場外金融衍生品 + 信息不對稱; 參考:《江西社會科學》2012年07期


【摘要】:場外金融衍生品的契約性和未來性使其較其他交易面臨更多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而現(xiàn)代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和市場發(fā)展則進一步加劇了交易雙方、公司與投資者、市場與監(jiān)管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場外金融衍生品信息不對稱不但使信息弱勢方面臨道德風險,而且增加了信息優(yōu)勢方的法律風險。隨著交易的社會化發(fā)展,信息不對稱由交易的微觀層面向市場整體的宏觀層面擴散,個體風險會因此演變成系統(tǒng)性風險。強化場外金融衍生品監(jiān)管,提高市場透明度成為美國此次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我國現(xiàn)有分業(yè)監(jiān)管框架和以自律為主的管理機制使得開放而統(tǒng)一的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難以形成,市場透明度的提升需要我國在制度上進行創(chuàng)新。
[Abstract]:The contractual and future nature of over-the-counter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kes them face more information asymmetry problems than other transactions, while moder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market development further aggravate both parties, companies and investors.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markets and regulators.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of over-the-counter financial derivatives not only makes the weak party of information face moral hazard, but also increases the legal risk of information advantage par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action socialization,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spreads from the micro level of transaction to the macro level of the whole market, and the individual risk will evolve into systemic risk.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OTC financial derivatives and improving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mark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nanci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existing regulatory framework and self-discipline management mechanism make it difficult to form an open and unified over-the-counter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The promotion of market transparency needs to be innovated in the system.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金融衍生產(chǎn)品投資風險控制法律制度研究”(項目批準號:10BFX065)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場外金融衍生產(chǎn)品法律監(jiān)管研究”(項目批準號:09YJA820023)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F837.12;F832.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莉;;公允價值本質芻探[J];金融會計;2006年07期

2 芮鵬;;中國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對比研究[J];時代金融;2006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蘇莉;改進公允價值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2 陳秧秧;IASC/IASB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制定之演進[D];廈門大學;2007年

3 陳明海;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陳俊濤;衍生金融工具風險與相關會計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2 洪泓;衍生金融工具套期會計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3 運巍;新套期會計準則在我國商業(yè)銀行衍生金融工具核算中的應用及其對商業(yè)銀行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7年

4 劉燦輝;公允價值概念體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張慶一;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會計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6 徐蓉;利率互換在商業(yè)銀行中的應用與會計處理[D];廈門大學;2007年

7 田寶瑞;不確定性會計問題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8 李效華;金融互換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金_gf ;李若山;徐明磊;;COSO報告下的內部控制新發(fā)展——從中航油事件看企業(yè)風險管理[J];會計研究;2005年02期

2 馬慧敏;跨國企業(yè)集團的財務風險及其預警管理——由“中航油事件”引起的思考[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褚俊虹,陳金賢,胡U喕,

本文編號:19815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815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a86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