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金融論文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投資者信息識別與博弈均衡

發(fā)布時間:2018-05-23 06:35

  本文選題:信息披露 + 信息識別; 參考:《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摘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與投資者信息識別,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間的隱性合約行為。信息披露與識別博弈均衡取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類型組合與投資者信息識別模式、信息披露與識別波動性、相關性、投資者風險偏好、投資者信息識別成本等因素。決定因素不對稱影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與投資者信息識別均衡,產生信息披露與信息識別模式間比較收益。上市公司選擇性信息披露與投資者信息選擇性識別,獲取合約剩余收入分配,可能激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與投資者信息識別過度或不足。信息披露與識別實際上是市場交易行動和利益分配的實現(xiàn)機制、分配機制與聯(lián)系機制,優(yōu)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與投資信息識別,就是優(yōu)化市場利益分配。
[Abstract]: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nvestor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are hidden contract behaviors between listed companies and investors. The equilibrium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recognition game depends on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ype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investor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mod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dentification volatility, correlation, investor risk preference, investor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cost and so on. The asymmetry of determinants affects the equilibrium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nvestor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resulting in a comparative return betwee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nformation recognition patterns. Selectiv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sel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investors' information may encourage excessive or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nvestor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to obtain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income of contract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dentification is actually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market transaction action and benefit distribution, th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and contact mechanis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nvestment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which is to optimize the distribution of market benefits.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商學院;株洲南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項目(NCET-10-0830)的資助
【分類號】:F233;F832.51;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程睿;;內部人動機、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質量——基于對深圳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年05期

2 權小鋒;吳世農;;CEO權力強度、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業(yè)績的波動性——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0年04期

3 張宗新;朱偉驊;;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實證研究[J];南開經濟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如韜;王乾明;;上市公司盡早披露年報動機研究——以2011年披露年報第一家*ST金果為例[J];北方經濟;2012年08期

2 程新生;譚有超;廖夢穎;;強制披露、盈余質量與市場化進程——基于制度互補性的分析[J];財經研究;2011年02期

3 鄒葉;;后股權分置時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經濟后果分析[J];財會通訊;2009年36期

4 藍文永;韋明升;;信息披露發(fā)揮投資者保護功能研究綜述與展望[J];財會通訊;2010年18期

5 關明坤;牟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對股東權益及市場價值影響的實證分析[J];財會通訊;2011年09期

6 李晴晴;;會計信息披露學框架構建[J];財會通訊;2011年12期

7 張寧;劉春林;盧俊義;;投資者對市場傳聞反應的影響因素分析——傳聞準確性與媒體權威性的作用[J];財貿研究;2011年04期

8 楊書懷;;上市公司信息泄露減少了嗎?——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實施前后的比較[J];財貿研究;2012年02期

9 王玉春;馮存;;深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市場效應[J];產業(yè)經濟研究;2012年04期

10 胡靜波;侯俊;;我國上市公司證券發(fā)行信息披露有效性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劉星;代彬;郝穎;;高管控制權、資本擴張與企業(yè)財務風險——來自國有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楊書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平嗎?——基于《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實施后的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張金若;陳逢文;;CEO權力、最終控制人性質與CEO薪酬占高管薪酬比重關系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第25屆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王新;毛慧貞;毛洪濤;;經理人權力、薪酬結構與企業(yè)業(yè)績[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第25屆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5 張金若;陳逢文;;CEO權力、最終控制人性質與CEO薪酬占高管薪酬比重關系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王新;毛慧貞;毛洪濤;;經理人權力、薪酬結構與企業(yè)業(yè)績[A];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周蘭;謝海強;;基于經濟波動的企業(yè)信貸融資與信息透明度關系研究[A];“兩型社會”建設與管理創(chuàng)新——第十五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3年

8 牟韶紅;李啟航;;高管權力、內部控制與審計定價——基于2009-2011年非金融上市公司面板數(shù)據分析[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海文;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實證研究:影響因素與經濟后果[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2 宋洪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與測度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趙玉潔;上市公司治理溢價檢驗及其形成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吳江龍;CFO特征與職能效果問題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5 代彬;高管控制權與自利行為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胡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動態(tài)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7 張淑慧;我國農業(yè)上市財務治理效率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趙世闊;信息透明度與控制權私利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9 陳彬;保險公司治理對企業(yè)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徐金球;公司治理溢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2 石曉燕;旅游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與公司業(yè)績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王婷;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李賾;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杜光文;監(jiān)事會、董事會特征與信息披露質量[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李嬌嬌;我國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現(xiàn)狀及其相關性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7 胡東艷;代辦股份轉讓系統(tǒng)投資者保護機制研究[D];江西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李爽;經理控制權激勵與企業(yè)價值創(chuàng)造的關系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董小媛;股權結構與會計透明度的相關性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0年

10 張銀玲;我國上市公司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應用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屈文洲;蔡志岳;;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guī)的動因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7年04期

2 南開大學公司治理評價課題組;李維安;程新生;;中國公司治理評價與指數(shù)報告——基于2007年1162家上市公司[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3 李琳;劉鳳委;盧文彬;;基于公司業(yè)績波動性的股權制衡治理效應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4 白重恩,劉俏,陸洲,宋敏,張俊喜;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5年02期

5 魏剛;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8年06期

6 趙宇龍;會計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來自上海股市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1998年07期

7 陳曉,陳小悅,劉釗;A股盈余報告的有用性研究——來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實證證據[J];經濟研究;1999年06期

8 韓立巖;李慧;;CEO權力與財務危機——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09年01期

9 張兵;范致鎮(zhèn);潘軍昌;;信息透明度與公司績效——基于內生性視角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10 崔學剛;公司治理機制對公司透明度的影響——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shù)據[J];會計研究;2004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君蘭;信息生態(tài)視角下上市公司信息環(huán)境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程頌華;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guī)范化管理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2 安庭慧;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3 林瑞君;機構投資者持股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3年

4 石碧坤;深交所不同板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對比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192364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2364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f9d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