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織在政策轉移中的作用研究——以UNDP參與中國小額信貸政策為例
本文選題:政策轉移 + 國際組織。 參考:《中國行政管理》2012年02期
【摘要】:隨著中國逐漸成為國際治理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組織反過來在中國政策變遷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過辨析超國家組織的"超國家性"和國際組織的"國際性",提出了國際組織在跨國政策轉移過程中的特殊作用。在實證上,文章研究了聯合國發(fā)展計劃署(UNDP)在中國小額信貸政策制定中的作用。UNDP在最近十多年間有策略地向中國政府推介小額信貸扶貧政策的過程中扮演著信息傳播者、政策試驗室和政策顧問三方面角色。另外,國際組織在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政策轉移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為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政策主權和政策價值的沖擊。
[Abstract]:As China gradually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 in turn ,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hina ' s policy changes . In this paper ,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 s micro credit policy is put forward . In this paper , the role of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UNDP )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 s micro credit policy has been studied .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政策變遷、行動聯盟與參與者策略選擇的機理研究”(項目號:70973058)資助
【分類號】:F832.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浩然;宋雅楠;;保定市貧困地區(qū)農村金融創(chuàng)新問題探析[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2 郭延安;伊娜;;我國小額信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對策思考[J];北方經濟;2007年16期
3 陳紅;任亞男;;農村各金融機構小額信貸業(yè)務存在問題分析及建議[J];北方經濟;2009年06期
4 楊紅麗;辛瑞;;農戶小額信貸風險預警體系的創(chuàng)立[J];商業(yè)研究;2009年06期
5 趙阿興;葉楠;;我國農村小額保險經營模式的利弊分析[J];保險研究;2008年08期
6 馬淑萍;;小額信貸體系發(fā)展路徑探討[J];中國城市經濟;2009年S1期
7 王穎迪;許柯;袁正瑤;高羽娉;;淺析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財經界(學術版);2010年02期
8 劉學文;黃緯豪;;關于構建“小貸聯合公司”的構想[J];財經科學;2012年06期
9 賈蘭;淺析中國反貧困戰(zhàn)略轉換中的典型問題[J];財經問題研究;2003年08期
10 馬才華;張慧怡;;我國農村金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財會月刊;2011年2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武民;鄉(xiāng)村發(fā)展過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楊迪航;農戶融資困境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周蘋逢;農村小額團體貸款機制設計[D];重慶大學;2011年
4 李林;中國農村小額信貸機構貸款定價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5 姜美善;小額信貸:影響、持續(xù)性和推廣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李孝;擺脫貧困的思考[D];吉林大學;2008年
7 劉健;我國農村信用社發(fā)展的制度與實證分析[D];山東大學;2008年
8 馮,;下崗失業(yè)人員小額貸款政策執(zhí)行過程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楊紅麗;新疆農村小額信貸發(fā)展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9年
10 張興無;西南少數民族財富觀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單;小額貸款公司關聯關系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德品;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問題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3 張婧陽;驅動農村新型金融機構成長的能力要素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劉莎;基于小樣本的農戶小額貸款信用評價體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高新會;萊蕪市農業(yè)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李鋒;農村小額貸款風險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張瑾;城鎮(zhèn)殘疾人社會救助現狀調查與問題[D];西北大學;2010年
8 張愛民;東營市商業(yè)銀行小額貸款業(yè)務拓展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9 謝斯杰;海南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張傳良;我國村鎮(zhèn)銀行金融風險防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鋒;程溪;;全球化視域下中國政策轉移的反思與建構[J];公共管理學報;2009年03期
2 余瀟楓,許麗萍;國際組織的倫理透視[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02期
3 孫二嘎;反饋[J];中國海關;2005年09期
4 B.韋列謝京 ,趙國琦;關于國際宇宙法問題的討論[J];國外社會科學;1983年08期
5 ;ISO確認并公布的27個國際組織名稱[J];福建質量信息;1999年04期
6 郭劍彪;陳依慧;;嶄新的引資途徑:競辦國際組織[J];浙江經濟;2002年15期
7 蔡鵬鴻;變動中的國際組織與中國的和平崛起[J];世界經濟研究;2004年10期
8 陳海燕;淺議我國水利部門參與相關國際組織[J];水利發(fā)展研究;2004年12期
9 羅用能;利用國際組織資金的實踐問題[J];當代貴州;1999年09期
10 ;國際組織名單[J];中國農業(yè)會計;200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呂虹;;中國官員入主國際組織:中國融入世界的新見證[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3)[C];2008年
2 James P.Bruce;;來自橫濱的挑戰(zhàn)[A];聯合國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論文精選本論文集[C];2004年
3 陳玉聃;;中國與國際體育組織關系的個案研究——中國與世界跆拳道聯合會和國際跆拳道聯盟的關系[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馮鋒;程溪;;全球化視域下中國政策轉移的反思與建構[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崔樹強;;現代國際組織的功能、發(fā)展趨勢及對政治地理學的影響[A];21世紀的人文地理學——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yè)委員會暨全國高校人文地理學研究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劉宏松;;國際組織的自主性行為:兩種理論視角及其比較[A];國際關系理論:前沿與熱點——2006年博士論壇[C];2006年
7 ;國際組織對WCD報告的評論[A];2005中國水利發(fā)展報告[C];2005年
8 張海冰;;國際組織制度基礎的脆弱性分析[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9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國際組織任職情況簡介[A];“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材料四——“十五”地質行業(yè)重要地質科技成果資料匯編[C];2006年
10 紀力強;;幾個與生物系統學有關的國際組織、項目和數據庫[A];昆蟲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昆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龍永圖;客觀認識國際組織作用[N];中國貿易報;2001年
2 史哲;國際組織的決策模式[N];學習時報;2002年
3 王屏;國際組織與企業(yè)搶位科博會[N];國際商報;2006年
4 吳焰;15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加上海世博會[N];人民日報;2007年
5 楊文利;2007年度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揭曉[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8年
6 許道敏 胡健潑;國際組織預防職務犯罪的措施[N];檢察日報;2001年
7 記者 易昌良;國際組織關注洞庭湖可持續(xù)發(fā)展[N];中國經濟導報;2005年
8 ;全球國際組織關注長江流域[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9 周s,
本文編號:19205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2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