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方分析師研究報告對股價的影響——兼論分析師行業(yè)生態(tài)
本文選題:分析師 + 研究報告; 參考:《上海金融》2012年01期
【摘要】:本文以2010年22137份研究報告為樣本,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考察賣方分析師研究報告與股價的關系,并進一步研究行業(yè)內不同研究機構表現的差異。本文認為分析師行業(yè)整體更偏向于出具較為激進的評級,而那些著名研究機構出于自身聲譽的考慮,在出具評級報告的時候更加穩(wěn)健。經過進一步的分析,發(fā)現分析師的研究報告能帶來超額收益率,但是僅在事件窗口內具有顯著的效果,而且這種超額收益率是不可持續(xù)的。另外,著名研究機構的較為激進的研究報告之所以能取得較高超額收益率,是由其在市場中的聲望以及推薦能力所導致的,本文的結果支持價格壓力假說。
[Abstract]:Based on 22137 research reports in 201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ler's analyst report and the stock pric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event study, and further studi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analyst industry as a whole prefers more aggressive ratings, while prominent research firms are more robust in their ratings because of their reputation. After further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analyst's research report can bring excess returns, but only in the event window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and this kind of excess return is not sustainable. In addition, the reason why the more radical research reports of famous research institutions can achieve higher excess returns are caused by their reputation in the market and their ability to recommend.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support the price pressure hypothesis.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經濟與金融高級研究院;
【分類號】: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王征;張崢;劉力;;分析師的建議是否有投資價值——來自中國市場的經驗數據[J];財經問題研究;2006年07期
2 唐俊,宋逢明;證券咨詢機構選股建議的預測能力分析[J];財經論叢;2002年01期
3 朱寶憲,王怡凱;證券媒體選股建議效果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1年04期
4 陳漢文,陳向民;證券價格的事件性反應——方法、背景和基于中國證券市場的應用[J];經濟研究;2002年01期
5 袁顯平;柯大鋼;;事件研究方法及其在金融經濟研究中的應用[J];統計研究;2006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樁,姜睿;對我國上市公司國有股回購行為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唐俊,宋逢明;證券咨詢機構選股建議的預測能力分析[J];財經論叢;2002年01期
3 唐莉;中國上市公司資產出售的財富效應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4年12期
4 鄭軍玲;;會計準則引入公允價值模式分析[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年09期
5 張誼浩,陳柳欽;中國行為金融研究綜述[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6 攀登,鄒炎;內幕交易與市場操縱的事件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05年05期
7 田祥新,徐國棟,周永強;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與股市波動的實證研究[J];廣西財政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8 樸軍;;我國股票市場長期異;貓舐实挠嬎愫蜋z測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6年01期
9 孔劉柳;國有股減持實踐中的行為解釋[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10 金樁;蔣序懷;郭彩霞;;中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績效的分類事件收益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硯新;信托投資機構資本市場交易行為研究[D];天津財經學院;2004年
2 吳忠群;資本市場定價效率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郭懷英;行為金融學分析與證券市場風險控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張兵;中國股票市場有效性分析與實證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2年
5 劉杰文;機構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效率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沈鵬;證券監(jiān)管的限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7 林江輝;我國上市公司盈余預告披露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8 余蕓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設[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董直慶;對股票價格的經濟學分析——兼論我國股市特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劉建和;中國股市價格形成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華;投資者心理與證券市場有效性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2 曾昕;中國上市公司優(yōu)序融資分析[D];廈門大學;2002年
3 陳凌云;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信息含量研究——基于滬深股市的實證分析[D];福州大學;2003年
4 阮奕;盈余公告效應的行為金融學解釋及實證分析[D];湖南大學;2003年
5 段特奇;上市公司募集資金變更投向的市場傳導效應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6 駱艷;關于我國股票市場過度反應的實證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7 劉文;《債務重組》會計準則的修訂:理論與經驗研究[D];清華大學;2002年
8 初國清;中國上市公司增發(fā)新股公告效應及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9 呂曉青;股票股利對流動性影響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10 王君波;中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信元,張?zhí)镉?資產重組的市場反應——1997 年滬市資產重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1999年09期
2 趙宇龍,王志臺;我國證券市場“功能鎖定”現象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9年09期
3 林翔;對中國證券咨詢機構預測的分析[J];經濟研究;2000年02期
4 王美今,張松;中國新股弱勢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2000年09期
5 馮根福,吳林江;我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1年01期
6 俞喬,程瀅;我國公司紅利政策與股市波動[J];經濟研究;2001年04期
7 朱寶憲,王怡凱;證券媒體選股建議效果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1年04期
8 王永宏,趙學軍;中國股市“慣性策略”和“反轉策略”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1年06期
9 陳信元,張?zhí)镉?陳冬華;預期股票收益的橫截面多因素分析: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01年06期
10 胡奕明,林文雄;信息關注深度、分析能力與分析質量——對我國證券分析師的調查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煜輝;中國股票市場的慣性效應、反向效應與信息反應模式[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photocome;;海外文摘[J];中國金融家;2003年06期
2 ;國慶閱兵 軍工先行——銀河證券軍工行業(yè)分析師鞠厚林[J];證券導刊;2009年30期
3 林染;;賣方研究背后的灰色利益鏈[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11年16期
4 ;最牛分析師解析銀行股價與基本面背離[J];證券導刊;2011年22期
5 ;足智多謀 才高識遠——民族證券醫(yī)藥行業(yè)分析師涂羚波[J];證券導刊;2010年45期
6 王曉蘭;;分析師楊軍:緊跟政策走[J];卓越理財;2011年01期
7 余露;;分析師預計孟山都財報前景將缺乏確定性[J];農藥市場信息;2009年17期
8 ;緊貼市場 面面俱到——銀河證券房地產行業(yè)分析師丁文[J];證券導刊;2010年09期
9 ;故事還在繼續(xù)——航天與國防行業(yè)與背后的分析師[J];證券導刊;2011年30期
10 ;一周投資快訊[J];證券導刊;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宇峰;;金融市場研究分析介紹[A];2009年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2)[C];2009年
2 洪劍峭;張曉斐;蘇超;;上市公司業(yè)績變動與分析師預測行為?[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羅旭峰;杭國強;梁宇峰;王紅英;吳文章;張雪峰;時巖;劉文旺;朱斌;;分析師成長之路[A];2009年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1)[C];2009年
4 梁宇峰;;金融市場投資研究方法探討[A];2009年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1)[C];2009年
5 儲一昀;倉勇濤;;分析師預測的價格可信嗎?——來自中國證券市場IPO公司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7年
6 ;分析師成長之路探討討論嘉賓[A];2009年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2)[C];2009年
7 胡奕明;王軍;孫聰潁;;證券分析師關注自己的聲譽嗎?[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吳東輝;薛祖云;;財務分析師盈利預測的投資價值——來自深滬A股市場的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9 王玉濤;陳運森;白曉宇;;業(yè)績預告、管理層機會主義行為與分析師預測[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馮博;;提升公司服務實業(yè)能力,推進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在“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上的講話[A];2009年第三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1)[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友邋實習記者 劉振盛;洽購中核置業(yè)攻取重慶 萬科再施“趁火打劫”謀略[N];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
2 證券時報記者 鐘聲;哪些板塊個股值得期待?[N];證券時報;2006年
3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 周金濤;在獨立思考基礎上使用研究報告[N];中國證券報;2011年
4 李亞;2008年港股:中資股再續(xù)熱潮?[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5 證券時報記者 游石;現貨黃金刷新28年來高點[N];證券時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蔡宗琦;11家研究所掌門回應研報“N宗罪”[N];中國證券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犖犖;研究報告:抄襲、烏龍、造假、噱頭、掛名外包[N];華夏時報;2011年
8 聶國春;“金牌分析師”所薦金股集體暴跌引發(fā)質疑[N];中國消費者報;2008年
9 證券時報記者 于揚;證券投資顧問和分析師注冊登記須年底前完成[N];證券時報;2010年
10 葉邊;深國商研究報告非“閉門”之作將進一步加強報告管理[N];證券時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宮義飛;分析師跟蹤、信息不對稱與公司融資[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2 王嘯;證券分析師選股的投資價值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3 武貴振;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的專家民事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王晶晶;中國上市公司盈余達到或超過分析師盈利預測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5 施榮盛;投資者關注下資產定價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6 江成山;基于異質信念的資產定價理論和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7 李冬昕;市場參與者意見分歧與公司融資決策[D];南京大學;2011年
8 陶洪亮;產品市場競爭對股票市場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9 項文彪;會計信息透明度、分析師盈余預測與股價波動同步性[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10 段貴恒;基于投資者關系戰(zhàn)略的上市公司聲譽模式構建[D];天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云端;對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實施目標管理的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2 王曉彥;承銷商與非承銷商分析師盈利預測準確性比較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3 蘇超;管理層好壞消息對分析師預測行為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0年
4 張尉;中國證券分析師領先—跟隨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5 俞立o,
本文編號:18536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5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