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充足率、銀行信貸與貨幣政策傳導——基于中國25家銀行面板數據的分析
本文選題:銀行資本 + 銀行規(guī)模; 參考:《國際金融研究》2012年11期
【摘要】:本文運用中國25家銀行2003-2011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數據進行了隨機效應面板和固定效應面板回歸,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的銀行貸款渠道及銀行特征對其影響進行了分類研究。結果表明,貨幣政策的銀行貸款渠道在我國主要通過中小銀行進行傳導,以資本充足水平為代表的銀行特征會令貨幣政策銀行信貸渠道對銀行部門產生異質性影響,資本充足率越高、資產規(guī)模越小和流動性比例越大的銀行越易受到貨幣政策的沖擊。
[Abstract]:Based on the annual non-equilibrium panel data of 25 banks in China from 2003 to 2011, this paper makes a classification study on the bank loan channel and bank characteristics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in China by using random effect panel and fixed effect panel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nk lending channels of monetary policy are mainly conducted through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in China, and the banking characteristics, represented by the level of capital adequacy, will make the banking credit channels of monetary policy banks have a heterogeneous impact on the banking sector. The higher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the more vulnerable banks are to monetary policy with smaller assets and greater liquidity ratios.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經濟評論》;
【分類號】:F822;F832.4;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戴金平;金永軍;劉斌;;資本監(jiān)管、銀行信貸與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J];經濟學(季刊);2008年02期
2 馮科;何理;;我國銀行上市融資、信貸擴張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J];經濟研究;2011年S2期
3 劉斌;資本充足率對信貸、經濟及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J];金融研究;2005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金葉;谷宇;;我國商業(yè)銀行結構特征對貨幣政策的信貸反應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11期
2 李奪;;資本充足率監(jiān)管與商業(yè)銀行經營目標的路徑選擇[J];金融論壇;2006年02期
3 童士清;;中國金融機構信貸總量增長:文獻綜述與實證分析[J];金融論壇;2008年01期
4 鹿波;;中國上市公司違約率的順周期效應實證研究——評估巴塞爾協(xié)議Ⅱ順周期效應的初步嘗試[J];金融論壇;2009年03期
5 李峗宏;李云雁;;資本充足率監(jiān)管對銀行信貸擴張的影響[J];金融論壇;2010年09期
6 黎曉妹;;貨幣政策及我國貨幣政策傳導問題研究綜述[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7 王擎;潘李劍;;資本監(jiān)管、政府俘獲與城市商業(yè)銀行貸款行為[J];南方金融;2012年08期
8 歐陽艷玲;;信貸擴張對銀行信貸資產的影響研究[J];財政監(jiān)督;2012年23期
9 雍艷;肖崎;;資本充足要求下貨幣政策與銀行監(jiān)管的聯系[J];海南金融;2006年07期
10 潘再見;陳振;;基于優(yōu)先股資本化的銀行資本順周期效應緩解機制研究[J];海南金融;2009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鄭杲娉;徐永新;;資本市場監(jiān)管效果初探:來自中國證監(jiān)會審計處罰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健;銀行、信用貨幣創(chuàng)造和經濟周期波動[D];南開大學;2010年
2 溫博慧;資產價格波動與金融系統(tǒng)性風險關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張學波;金融創(chuàng)新環(huán)境下的銀行監(jiān)管問題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4 王柏杰;資產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選擇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5 趙大瑋;我國商業(yè)銀行信貸決策行為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6 吳瑋;資本監(jiān)管與商業(yè)銀行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7 劉玉紅;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實證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8 雷國勝;貨幣政策的動態(tài)優(yōu)化與調整[D];四川大學;2007年
9 劉志剛;銀行信用風險、資本要求和經濟周期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徐明東;資本充足率約束與銀行資產組合行為及其宏觀經濟效應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雪;中信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琳;資本約束對貨幣政策信貸傳導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洪燕;國際金融危機下我國貨幣政策信貸渠道傳導效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孫寶剛;地方政府參股下的地方法人銀行監(jiān)管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孫小川;金融危機背景下資本監(jiān)管順周期性的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王芳;銀行資本監(jiān)管對我國信貸緊縮效應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曾銘娟;我國轉軌期間的信貸配給對貨幣政策效果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于夏;我國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與銀行效率關系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9 洪燕;基于傳導機制的我國貨幣政策區(qū)域效應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10 楊波;資本監(jiān)管對上市商業(yè)銀行效率的影響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宗怡,冀勇鵬;我國是否應該引入資本充足性管制制度[J];財經科學;2003年02期
2 王振山,王志強;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途徑的實證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0年12期
3 李揚,彭興韻;存款準備金與資本充足率監(jiān)管的貨幣政策效應[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5年03期
4 張興勝;商業(yè)銀行信貸變化及其宏觀影響[J];管理世界;2001年03期
5 吳曉求,宋清華,應展宇;我國銀行信貸資金進入股票市場研究[J];管理世界;2001年04期
6 戴根有;中國穩(wěn)健貨幣政策的實踐與經驗[J];管理世界;2001年06期
7 郭曄;貨幣政策信貸傳導途徑的最新爭論及其啟示[J];經濟學動態(tài);2000年07期
8 戴金平;金永軍;劉斌;;資本監(jiān)管、銀行信貸與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J];經濟學(季刊);2008年02期
9 張杰;民營經濟的金融困境與融資次序[J];經濟研究;2000年04期
10 夏斌,廖強;貨幣供應量已不宜作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J];經濟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麗巍;曾銘娟;;貨幣政策在銀行危機管理中的效果[J];金融發(fā)展研究;2011年08期
2 吳俊;張宗益;徐磊;;資本充足率監(jiān)管下的銀行資本與風險行為——《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實施后的實證分析[J];財經論叢;2008年02期
3 于良春,高波;中國銀行業(yè)規(guī)模經濟效益與相關產業(yè)組織政策[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3年03期
4 戴英馬;結售匯渠道與信貸渠道投放基礎貨幣的異同[J];浙江金融;1995年12期
5 史淳;;西方銀行變化縱橫連載之八 英國銀行戰(zhàn)略發(fā)展之路[J];國際金融;2000年12期
6 路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及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4年06期
7 羅嵐;國有商業(yè)銀行體系內貨幣政策傳導不暢的原因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8 劉麗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信貸渠道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9 楊大光;試析銀行壟斷與銀行規(guī)模經濟[J];經濟學動態(tài);2003年07期
10 何問陶,鄧可斌;中國國家銀行信貸、價格指數與城鎮(zhèn)居民收入:一個實證分析[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南曉莉;谷宇;章欽欽;;監(jiān)管壓力下的銀行資本與風險調整行為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2 陸軍;梁靜瑜;;銀行資本充足率監(jiān)管與我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A];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授牌儀式暨“轉軌時期中國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許慶明;應智明;;我國商業(yè)銀行規(guī)模效率分析[A];黑龍江省生產力學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4 蔣瑛琨;劉艷武;趙振全;;貨幣渠道與信貸渠道傳導機制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兼論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A];中國金融學會第八屆優(yōu)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5年
5 路妍;;當代全球跨國銀行發(fā)展變化的新特點及趨勢[A];“美國經濟中長期趨勢及其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石治平;吳愛云;;銀行經營的適度規(guī)模及其控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7 丁姍姍;;基于DEA方法的商業(yè)銀行績效研究[A];第三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09年
8 郭琪;;差別化金融調控與信貸結構調整——基于貨幣政策傳導視角的分析[A];《武漢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9 何茂濤;;信貸配給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A];山東省遠程教育學會第七屆遠程教育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獎論文集[C];2006年
10 張琦;;“規(guī)模歧視”與中小企業(yè)信貸融資——基于湖南問卷調查數據的實證[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梁熙玲;俄銀行資本中外資首超30%[N];遠東經貿導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張朝暉;蔣定之:未來銀行資本可能再度短缺[N];中國證券報;2010年
3 記者 閆瑾;寧波銀行資本利用效率亟待提高[N];北京商報;2011年
4 本報首席記者 崔曉農;銀行資本的綠色轉型之旅[N];山西經濟日報;2010年
5 記者 陳宜萍;銀行資本剛性壓力加大 再融資或迫不得已[N];金融時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時娜;任志剛:啟動“備用銀行資本安排”機會不大[N];上海證券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陳文仙;銀行規(guī)模過大 拆還是不拆?[N];中國證券報;2009年
8 ;歐洲央行行長:將適時退出擴張性貨幣政策[N];經濟參考報;2009年
9 問顧;大型金融“巨無霸”該“分家”了嗎?[N];中國商報;2009年
10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連平;商業(yè)銀行資本集約化轉型之路[N];上海證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歐永生;貨幣政策傳導的“信貸渠道”探討[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董彥嶺;中小企業(yè)銀行信貸融資研究[D];南開大學;2003年
3 李曉文;資本充足率對信貸和經濟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4 文遠華;中國經濟轉型時期信貸配給問題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周敏;歐元區(qū)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6 李虹檠;多重二元結構與中國貨幣政策差異效應[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7 王福嶺;中國貨幣政策結構效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馮俊;數量型工具還是價格型工具[D];復旦大學;2005年
9 陳凡;當代國際銀行業(yè)并購與我國銀行業(yè)戰(zhàn)略選擇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10 葉兵;貨幣政策調節(jié)投資規(guī)模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瑾鈺;我國貨幣政策信貸渠道的傳導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2 何菁菁;歐洲統(tǒng)一貨幣政策效果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3 季豐;論我國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管理[D];上海財經大學;2006年
4 卞慶珍;《巴塞爾協(xié)議》與我國銀行資本風險監(jiān)管的國際化戰(zhàn)略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5 別丹丹;商業(yè)銀行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的作用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6 羅嵐;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的歷史變遷和未來展望[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7 楊再雄;銀行市場結構對中小企業(yè)融資影響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8 魏大光;信貸渠道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李虹墨;我國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渠道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王洪燕;國際金融危機下我國貨幣政策信貸渠道傳導效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374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3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