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股東、董事之特殊責任探究
本文選題:銀行股東 + 銀行董事��; 參考:《財貿研究》2012年05期
【摘要】:美國銀行法施加于包括銀行股東、董事在內的機構關聯(lián)方特殊的法律責任,是其監(jiān)管者在監(jiān)管實踐中所創(chuàng)制的監(jiān)管措施,其目的是保護存款人及公共利益,防范金融風險。就美國銀行股東及董事的特殊責任、其產生的歷史原因及價值等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會對中國相關金融監(jiān)管立法有所裨益。
[Abstract]:American banking law imposes special legal liability on related parties, including shareholders and directors of banks, which is a regulatory measure created by its regulators in the practice of supervision. Its purpose is to protect depositors and public interests and to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risks.It is beneficial to China's relevant financial regulation legislation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spe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shareholders and directors of Bank of America, the historical reasons and the value of such issues.
【作者單位】: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法學院;上海師范大學法政學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國際貿易法”(J51204) 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金融消費者權利體系構建及程序法的保護問題研究”(11YS209)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83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仲繼銀;;銀行股東和董事的特殊責任與銀行高管持股[J];董事會;2008年10期
2 姜立文;;美國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責任制度研究與啟示[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姜立文;劉長才;;內生性——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墻制度的法律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2 隋偉;劉俊;;我國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責任制度探討[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馮果;李安安;;公司治理一體化走向的制度發(fā)生學解釋——以結構融資為中心展開[J];現(xiàn)代法學;201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巫文勇;中國金融業(yè)監(jiān)管制度改革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劉曉桐;金融控股公司關聯(lián)交易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2 彭清云;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責任制度探析[D];山東大學;2011年
3 歐陽雪;風險與責任:危機背后的金融機構高管法律責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周暢;金融控股公司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5 王志彬;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責任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6 李愷;中國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責任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7 胡楊帆;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責任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8 趙仕煒;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責任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9 趙瑞丹;試論我國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責任制度的構建[D];西北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繼志;;宏觀審慎監(jiān)管:內容與框架[J];南方金融;2010年12期
2 王剛;張贊松;;對沖基金的最新發(fā)展與監(jiān)管框架重構研究[J];現(xiàn)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09期
3 楊軍;;中央銀行對電子貨幣監(jiān)管問題研究[J];華北金融;2009年12期
4 王帥;;論金融創(chuàng)新與金融監(jiān)管[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0年04期
5 金子壽,劉鶴麟;金融監(jiān)管的成本收益分析[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2年01期
6 丁杰;;全面開放形勢下對外資銀行監(jiān)管的思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7 金子壽,劉鶴麟;金融監(jiān)管的成本收益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1年S1期
8 高峰;國際金融監(jiān)管發(fā)展的新趨勢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1年07期
9 范小清;周偉賢;;上市公司再融資監(jiān)管的博弈分析[J];特區(qū)經濟;2006年08期
10 林永軍;對中國金融業(yè)實施更有效監(jiān)管的探討[J];金融縱橫;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金城;;供給和需求雙重動力推動的我國金融監(jiān)管演進分析[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2 姚軍朋;苗青田;;從政府與市場關系角度看政府金融監(jiān)管[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9·理論�?C];2009年
3 呂彥;;兩種國際先進風險評估體系的對比及對我國銀行監(jiān)管的啟示[A];征信: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優(yōu)化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首屆齊魯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祁敬宇;;我編寫《金融監(jiān)管學》教材的一點體會[A];探索的腳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論文集[C];2010年
5 孫天琦;;改進杠桿率監(jiān)管:次貸危機給監(jiān)管當局提出的重要任務[A];2008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yōu)秀論文選[C];2009年
6 陳學彬;鄒平座;;金融監(jiān)管理論與實踐的回顧與展望[A];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江其務;;后改革期金融支持經濟的若干戰(zhàn)略思考[A];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8 李鴻冰;;如何構建我國金融監(jiān)管方法體系[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9 陳岱松;羅羽琪;何單;;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法治建設——新中國60周年之際的回顧與展望[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10 范曉波;;2020的國際金融法:中國的作用和影響[A];“2020年的國際法”暨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論壇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金融監(jiān)管[N];中國改革報;2000年
2 長城偉業(yè)期貨研究所 李世春;監(jiān)管向從嚴治理靠攏[N];期貨日報;2010年
3 記者 李俠;全球金融監(jiān)管變革邁出關鍵一步[N];金融時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朱周良;美啟動金融監(jiān)管大變革 擬設金融“消協(xié)”[N];上海證券報;2009年
5 蔣雯;“入世”后的金融監(jiān)管[N];證券日報;2003年
6 王偉;金融監(jiān)管變革的新趨勢[N];學習時報;2009年
7 實習記者 吳家明;保爾森金融監(jiān)管大變革只是權宜之計?[N];證券時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朱周良 見習記者 王宙潔;高盛“薦股門”升級 更多大行面臨調查[N];上海證券報;2009年
9 陳忠;金融監(jiān)管需要“電子眼”[N];金融時報;2003年
10 趙競偉審計署駐沈陽特派辦;金融自由化下金融監(jiān)管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N];中國審計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嘉;我國金融監(jiān)管協(xié)同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2 楊汝亭;金融監(jiān)管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10年
3 蓋麗麗;中國農村金融監(jiān)管:變遷、效果及改進[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于永寧;后危機時代的金融監(jiān)管變革之道[D];吉林大學;2010年
5 陳海勇;資本充足監(jiān)管有效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劉玉強;地方政府金融監(jiān)管績效的評估與改善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7 孫煥民;金融監(jiān)管的國際協(xié)作:實踐與理論探索[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8 吳焰;轉型期的中國金融監(jiān)管[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陳蓉;論我國民間金融管制的重構[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10 張?zhí)祆?危機后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管體系完善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霍漢強;澳門金融監(jiān)管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2 萬方;全球金融危機前后中國銀行業(yè)金融監(jiān)管的應對及改革探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耿靜;美國、英國和日本金融監(jiān)管比較及對我國的借鑒[D];東北財經大學;2002年
4 王燕;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國際金融法律監(jiān)管[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呂勁松;金融監(jiān)管:理論、模式與我國的實踐探討[D];西南財經大學;2001年
6 齊潔;金融監(jiān)管的激勵機制與制度安排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7 吳曉艷;開放過程中的金融監(jiān)管[D];河北大學;2003年
8 許文秋;混業(yè)經營下金融監(jiān)管模式的構建[D];廈門大學;2002年
9 陳巖;金融監(jiān)管理論依據的反思及改進金融監(jiān)管的政策安排[D];吉林大學;2004年
10 羅蓉;金融監(jiān)管體制模式的比較研究[D];湘潭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761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76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