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能案例談股權再融資方式的選擇
本文選題:上市公司 切入點:再融資方式 出處:《經濟研究參考》2012年17期
【摘要】:正一、引言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再融資方式主要有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方式,與發(fā)達資本市場國家上市公司的"內部融資優(yōu)先,債務融資其次,股權融資最后"的再融資次序不同,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再融資偏好十分明顯。
[Abstract]:First,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refinancing method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capital market mainly include debt financing and equity financing, and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developed capital markets give priority to internal financing, followed by debt financing.The order of refinancing is different, and the preference of equity refinancing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s very obvious.
【作者單位】: 北京交通大學;
【分類號】:F272;F832.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妍;;我國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的理性選擇[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9年02期
2 姜毅;;上市公司再融資問題研究[J];金融經濟;2009年18期
3 馬榮姿;;上市公司債務融資的治理研究[J];現(xiàn)代商業(yè);2007年29期
4 李暉;;我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研究[J];網絡財富;2010年12期
5 周麗娜;;我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低效率問題研究[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6 田蜜;;淺談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現(xiàn)狀及優(yōu)化對策[J];網絡財富;2009年17期
7 楊小舟;黃慶;;上市公司權益方式再融資選擇:配股與增發(fā)[J];財務與會計;2008年04期
8 夏潔;;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預警[J];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9 柯崴;;資產負債率對房地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分析[J];大連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10 黃海滄;;企業(yè)股權融資不能失去理性——析企業(yè)偏好股權融資及其負效應[J];浙江經濟;2004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曲國霞;;魯、蘇、浙三省上市公司的融資特征比較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姚祿仕;謝瑋;;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陳曉紅;萬光羽;曹裕;;基于行業(yè)競爭視角的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力研究[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與戰(zhàn)略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4 呂榮華;;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來自天津的實例[A];2008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yōu)秀論文選[C];2009年
5 謝海洋;王秀芬;;1999、2001年債務重組準則盈余管理對比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6 王培欣;李文華;向廷勛;;我國上市公司終極控制權與資本結構關系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鐘田麗;范宇;;上市公司產品市場競爭程度與財務杠桿的選擇[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8 周道炯;;積極引導上市公司承擔社會責任 促進資本市場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在“2008建設和諧社會與企業(yè)社會責任(上海浦東)論壇”上的講話[A];科學持續(xù)地發(fā)展生產力——世界生產力科學院中國籍院士文集[C];2009年
9 趙新剛;;企業(yè)籌資決策中最佳資本結構分析[A];2002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10 龔凱頌;張華;;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關系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楊曉艷;我省力推企業(yè)上市融資[N];吉林日報;2009年
2 證監(jiān)會紀委書記 李小雪;強化內控促進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科學發(fā)展[N];中國會計報;2010年
3 馮月蕾 本報記者 趙圓媛;上市公司須加強治理一馬當先[N];四川日報;2009年
4 侯宇峰;遼寧證監(jiān)局:推進遼寧上市公司發(fā)展[N];證券日報;2009年
5 證券時報記者 周宇;加強上市公司有效監(jiān)管任重道遠[N];證券時報;2010年
6 證券時報記者 周宇;加強上市公司有效監(jiān)管任重道遠[N];證券時報;2010年
7 證券時報記者 周宇;加強上市公司有效監(jiān)管任重道遠[N];證券時報;2010年
8 證券時報記者 周宇;加強上市公司有效監(jiān)管任重道遠[N];證券時報;2010年
9 證券時報記者 周宇;加強上市公司有效監(jiān)管任重道遠[N];證券時報;2010年
10 證券時報記者 周宇;加強上市公司有效監(jiān)管任重道遠[N];證券時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軍;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行業(yè)特征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2 楊雯;資本結構影響產品市場競爭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李元春;中國民營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4 譚小平;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5 湯勝;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的時機選擇行為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6 敬景程;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7 張波濤;基于所得稅差異的上市公司債務融資決策模型[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8 常中陽;公司債務融資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9 徐衛(wèi)宇;國有企業(yè)資本結構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李緒富;我國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茹;我國上市公司債務融資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李妍妍;我國上市公司債務融資治理效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3 喻剛;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4 張平;債務融資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孟祥元;我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與企業(yè)融資結構的選擇[D];吉林大學;2009年
6 崔媛媛;中國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對資本結構影響的實證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7 王懷軍;我國上市公司債務融資與公司治理效應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8 高國偉;中國制造業(yè)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盈利能力相關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李盛林;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關系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10 戴文佳;我國信息產業(yè)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275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72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