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約束、股利分紅與企業(yè)預防性儲蓄動機——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證據
本文選題:信貸約束 切入點:企業(yè)分紅行為 出處:《金融研究》2012年10期
【摘要】:企業(yè)儲蓄過高是導致中國外部經濟失衡的關鍵因素。這一方面歸因于企業(yè)利潤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歸因于企業(yè)股利分紅不足。本文從信貸約束角度來研究企業(yè)股利分紅不足的問題,通過三個指標來度量企業(yè)信貸約束程度,并以此來分析企業(yè)信貸約束對企業(yè)股利分紅行為的影響;進一步的,本文利用了2005年短期融資券的推行來解決計量模型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企業(yè)信貸約束是影響企業(yè)股利分紅,進而影響企業(yè)預防性儲蓄的關鍵性因素。企業(yè)信貸約束程度越高,企業(yè)股利分紅比例越小,并且短期融資券的推行改變了企業(yè)股利分紅行為,提高了企業(yè)股利分紅比例約1.5%。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金融發(fā)展對中國經濟運行產生影響的微觀機制,這對于理解金融發(fā)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著重要的意義。
[Abstract]:High corporate savings is the key factor leading to Chinese external imbalance. This is due to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corporate profits, on the other hand is due to the lack of corporate dividends. This paper studies enterprise dividend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dit constraints, through three indicators to measure the corporate credit constraints, 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rporate credit constraints on the dividend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further,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2005 implementation of the short-term financing bonds to solve the endogeneity problem may exist in the econometric mode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enterprise credit constraint is affecting enterprise dividends, and key factors affecting corporate precautionary savings. The higher the corporate credit constraints the degree of corporate dividend payout ratio is smaller,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hort-term financing bonds changed the dividend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enterprise dividends than red About 1.5%., this study reveals the micro mechanism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an impact on China's economic ope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China's economy.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
【基金】:復旦大學“985工程”三期整體推進社會科學研究項目(No.2011SHKXZD003)資助
【分類號】:F832.4;F832.51;F832.22;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玲,曾維火;基于Z值模型的我國上市公司信用評級研究[J];財經研究;2004年06期
2 何帆;張明;;中國國內儲蓄、投資和貿易順差的未來演進趨勢[J];財貿經濟;2007年05期
3 沈紅波;寇宏;張川;;金融發(fā)展、融資約束與企業(yè)投資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0年06期
4 劉孟暉;;內部人終極控制及其現(xiàn)金股利行為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1年12期
5 陳忠陽;劉呂科;;企業(yè)信貸約束衡量研究評介[J];經濟學動態(tài);2009年05期
6 鄧建平;曾勇;何佳;;利益獲取:股利共享還是資金獨占?[J];經濟研究;2007年04期
7 樊綱;魏強;劉鵬;;中國經濟的內外均衡與財稅改革[J];經濟研究;2009年08期
8 李科;徐龍炳;;融資約束、債務能力與公司業(yè)績[J];經濟研究;2011年05期
9 吳育輝;魏志華;吳世農;;中國上市公司發(fā)行短期融資券的影響因素分析[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10 饒華春;;中國金融發(fā)展與企業(yè)融資約束的緩解——基于系統(tǒng)廣義矩估計的動態(tài)面板數(shù)據分析[J];金融研究;2009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瓊;鞠寧霞;;農業(yè)上市公司現(xiàn)金股利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2年05期
2 何河;苗宇坤;;基于企業(yè)性質的貿易順差與貿易摩擦分析[J];商業(yè)研究;2012年01期
3 于立勇,詹捷輝;基于Logistic回歸分析的違約概率預測研究[J];財經研究;2004年09期
4 王小華,邵斌;基于Leland-Toft模型的我國上市公司信用風險研究[J];財經研究;2005年08期
5 蔣榮;劉星;;控制權私利、公司業(yè)績與CEO變更——兼評上市公司內部治理機制的效率[J];財經研究;2010年10期
6 翟曉英;劉維奇;;居民消費能力視角下的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影響因素協(xié)整分析[J];財經研究;2012年03期
7 沈友娣;謝春戀;宋冬梅;;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傳導機制研究——來自2005~2006年度ST公司的新證據[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8年09期
8 朱鴻粟;;淺談我國的融資融券業(yè)務[J];財會通訊;2011年02期
9 寧彥君;;投資現(xiàn)金流敏感性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12年09期
10 邱世斌;陳燕武;;運用信用監(jiān)測模型度量上市公司信用風險的有效性研究[J];財會月刊;2008年1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段一群;戴穩(wěn)勝;;考慮所有權性質的國內裝備制造企業(yè)融資約束[A];第七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張目;劉文蕊;周宗放;;基于ANP和云重心評判法的高技術企業(yè)信用評價[A];“中國視角的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龔樸;何旭彪;;我國上市公司內部信用風險評級方法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張二震;安禮偉;;關于我國外貿順差的理論探討[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紀念新中國建國60周年(2009)[C];2009年
5 潘紅波;余明桂;;政治關系、銀行業(yè)開放與銀行治理[A];中國會計學會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許慧;;股權結構、“隧道”行為與股利政策——基于大股東控制權利益實現(xiàn)方式的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龔凱頌;張小康;;融資約束、商業(yè)信用與企業(yè)投資行為[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李莉;薛冬輝;;政治關聯(lián)、尋租環(huán)境與民營企業(yè)融資約束[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曾愛民;;融資約束、財務柔性與企業(yè)投資-現(xiàn)金流敏感性——理論分析及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卿校成;曾勇;李解;;民營企業(yè)上市模式、大股東控制與經營績效[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欣欣;經濟轉型期的居民儲蓄行為與經濟增長[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強;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李湛;中國企業(yè)債務結構和債務工具選擇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張目;高技術企業(yè)信用風險影響因素及評價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5 童永強;基于資產負債表方法的行業(yè)金融風險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6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兩類民營上市公司多元化價值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7 湯向俊;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投資消費結構轉變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8 戚文舉;超額控制權、投資者法律保護與企業(yè)績效[D];浙江大學;2011年
9 奚賓;中國上市公司持有現(xiàn)金價值影響因素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蔣水冰;我國金融發(fā)展的影響因素研究:理論與實證[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春暉;基于支持向量機的企業(yè)信用風險評估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2 黃根松;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對現(xiàn)金股利政策影響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張慧靜;影響我國國際收支經常賬戶順差的因素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陳昕;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KMV模型及其修正[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5 楊寧;上市公司終極控股股東對現(xiàn)金股利政策影響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高立;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悖論及其實證[D];暨南大學;2011年
7 文斌;上市公司租賃影響因素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寧彥君;金融發(fā)展與企業(yè)融資約束[D];暨南大學;2011年
9 高保耀;高管政治關系對我國上市公司投資行為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鄧穎;金融發(fā)展對國際收支失衡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兵;喬晶;;對外貿易、全要素生產率與中國經濟增長——基于LA-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6年05期
2 原紅旗;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財經研究;2001年03期
3 張玲,曾維火;基于Z值模型的我國上市公司信用評級研究[J];財經研究;2004年06期
4 徐國祥,蘇月中;中國股市現(xiàn)金股利悖論研究[J];財經研究;2005年06期
5 曹嘯,吳軍;我國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格蘭杰檢驗和特征分析[J];財貿經濟;2002年05期
6 朱恒鵬;;中國各地區(qū)金融發(fā)展與資本自由度指數(shù):1999—2004[J];財貿經濟;2007年03期
7 聶長海,姜秀華,杜煊君;“一股獨大”悖論: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3年07期
8 唐躍軍;謝仍明;;股份流動性、股權制衡機制與現(xiàn)金股利的隧道效應——來自1999—2003年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6年02期
9 沈藝峰;陳舒予;黃娟娟;;投資者法律保護、所有權結構與困境公司高層管理人員變更[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7年01期
10 杜瑩,劉立國;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效率: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士遠;;借貸約束與最優(yōu)專利保護[J];西部金融;2009年05期
2 胡恩同;;中小企業(yè)信貸約束的一個新古典模型解釋[J];生產力研究;2005年11期
3 陳長偉;趙維雙;王春杰;;科技型中小企業(yè)融資環(huán)境的數(shù)量經濟分析[J];沈陽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4 程郁;韓俊;羅丹;;供給配給與需求壓抑交互影響下的正規(guī)信貸約束:來自1874戶農戶金融需求行為考察[J];世界經濟;2009年05期
5 程竹;丁麗;;規(guī)模歧視、地區(qū)差異與中小企業(yè)信貸約束——基于貴州的實證分析[J];西南金融;2010年09期
6 李宇嘉;陸軍;陳千里;;貸款損失準備金與信貸緊縮[J];當代經濟科學;2007年03期
7 謝杰;張厚明;;信貸約束、再分配及不平等對增長的影響[J];財經科學;2007年07期
8 劉強;張建;林鋒;;人力資本、失業(yè)與貧困陷阱[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9 張惠茹;;農村金融市場充足性缺口:實證分析[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譚廷超;;我國中小企業(yè)信貸約束問題分析[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曹永琴;;中國貨幣政策產業(yè)非對稱效應實證研究——基于中國1978~2005年數(shù)據的實證分析[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經濟學博士 傅勇;適度放松:中小企業(yè)與地產業(yè)率先受惠?[N];中國經營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蘇江;出租車老大的幸福:48000個車輪驅動強生控股 久事定位上海交運整合平臺[N];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
3 本報記者 張向東;平臺公司再融資趨嚴 保障房項目優(yōu)先[N];經濟觀察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吳力;誠信解紡企燃眉之急[N];國際商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盧薇;節(jié)能減排 銀行業(yè)倡導綠色信貸[N];四川日報;2010年
6 上海社科院房地產業(yè)研究中心學術部副主任 陳則明;“唱空做多”并不矛盾[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7 彭松 陳銳松;保障房建設融資呼喚新型市政債[N];中國建設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張曉赫;華僑城獲資20億[N];中國房地產報;2010年
9 記者 姜欣欣;認知與發(fā)展碳金融 助推經濟增長轉型[N];金融時報;2010年
10 記者 王森 陳西艷;新區(qū)重金扶持綠色產業(yè)[N];濱海時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朱少洪;農戶信貸約束實證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0年
2 黃忠華;信貸約束、房地產價格與宏觀經濟的互動機理與實證分析[D];浙江大學;2009年
3 尹學群;農村金融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劉西川;貧困地區(qū)農戶的信貸需求與信貸約束[D];浙江大學;2007年
5 袁紹鋒;銀行間債券市場效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6 劉耀中;中國上市公司債權再融資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春芽;風險沖擊、社會資本與農戶信貸約束[D];西北大學;2012年
2 張含霽;商業(yè)銀行短期融資券業(yè)務的風險管理[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3 曾玉芬;利用短期融資券融資的影響因素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
4 唐志成;我國短期融資券二級市場定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郭益忻;短期融資券發(fā)行利率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鄒潔白;影響中國短期融資券利差的因素的實證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7 寧勤誠;上市公司短期融資券財務風險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1年
8 高鵬;信貸約束、房地產價格與經濟周期互動機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李艷麗;短期融資券發(fā)行利率影響因素分析[D];復旦大學;2012年
10 朱暉;基于央票利率的短期融資券定價與發(fā)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971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9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