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的指示器——FCI的實證檢驗和比較
本文關鍵詞:貨幣政策的指示器——FCI的實證檢驗和比較 出處:《金融研究》2012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金融狀況指數(FCI) 貨幣政策 通貨膨脹目標制
【摘要】:本文分別用兩種VAR模型構建了包含實際房價缺口、實際利率缺口、實際匯率缺口和實際股價缺口在內的我國金融狀況指數FCI,并且以次貸危機為基準劃分兩個子樣本進行FCI的構成比較。通過比較,本文發(fā)現(xiàn)我國的房地產價格和股票價格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已經大大增強,在次貸危機之前房價的影響更大,而次貸危機之后股價的影響更大。同時,我國金融狀況指數對于通貨膨脹CPI具有先導作用,且能夠更好地預示宏觀經濟和金融的走勢,將為宏觀經濟政策制定提供更有效的指示器和參考指標。然而,FCI中各變量的權重具有很強的數據依賴性,這是其充當我國貨幣政策指示器的最大阻礙之一,運用時變系數模型構建FCI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use two VAR models to construct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index (FCI), which includes the gap of real house price, the gap of real interest rate, the gap of real exchange rate and the gap of real stock price. Based on the sub-prime crisis, we divide two sub-samples to compare the composition of FCI.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e find that the impact of real estate price and stock price on inflation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Before the sub-prime crisis, the impact of house prices is greater, and after the sub-prime crisis, the impact of stock prices is greater.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financial situation index has a leading role for inflation CPI. And can better predict the trend of macroeconomic and finance, will provide a more effective indicator and reference indicators for macroeconomic policy formulation. However, the weight of each variable in FCI has a strong data dependence. This is one of the biggest obstacles for it to act as a monetary policy indicator in China. Using time-varying coefficient model to construct FCI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項目編號:11YJC790053) 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項目編號:11JJD790046)的資助
【分類號】:F822.0;F224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以房地產和股票為代表的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引起的金融危機周期性爆發(fā),使得理論界對于“貨幣政策該如何應對資產價格波動”的討論越來越激烈。盡管理論界對于“資產價格是否應納人貨幣政策的關注范圍內”以及“貨幣政策是否應對資產價格的異常波動做出反應”一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戴國強;張建華;;中國金融狀況指數對貨幣政策傳導作用研究[J];財經研究;2009年07期
2 卜永祥,周晴;中國貨幣狀況指數及其在貨幣政策操作中的運用[J];金融研究;2004年01期
3 李建軍;;中國貨幣狀況指數與未觀測貨幣金融狀況指數——理論設計、實證方法與貨幣政策意義[J];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4 王玉寶;金融形勢指數(FCI)的中國實證[J];上海金融;2005年08期
5 陸軍;梁靜瑜;;中國金融狀況指數的構建[J];世界經濟;2007年04期
6 封北麟;王貴民;;貨幣政策與金融形勢指數FCI:基于VAR的實證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宏濤;張鴻;;中國CGG貨幣規(guī)則模型的建立及其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1年06期
2 王千;;含財政政策的我國金融條件指數的構建及應用[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3 張明喜;;中國貨幣條件指數的理論研究與動態(tài)分析[J];財經論叢;2008年02期
4 吳亮;鄧明;;金融生態(tài)視角的正規(guī)與非正規(guī)金融共生成長研究[J];財經論叢;2010年05期
5 曾秋根;央行票據對沖外匯占款的成本、經濟后果分析——兼評沖銷干預的可持續(xù)性[J];財經研究;2005年05期
6 封北麟;王貴民;;金融狀況指數FCI與貨幣政策反應函數經驗研究[J];財經研究;2006年12期
7 戴國強;張建華;;中國金融狀況指數對貨幣政策傳導作用研究[J];財經研究;2009年07期
8 趙永清;范從來;;中國名義貨幣狀況指數的構建[J];財經研究;2009年12期
9 陸軍;劉威;李伊珍;;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框架下的中國動態(tài)金融狀況指數[J];財經研究;2011年11期
10 李建軍;;中國未觀測貨幣金融狀況指數與經濟景氣指數——理論設計與內在關系的實證研究[J];財貿經濟;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帥;徐長生;;貨幣狀況指數:我國貨幣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西征;貨幣政策、融資約束與公司投資決策[D];南開大學;2010年
2 關大宇;基于貨幣政策傳導的金融條件指數構建及應用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王柏杰;資產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選擇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4 盧滿生;我國通貨膨脹指數修正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5 李文兵;我國產業(yè)結構變動對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關玉;中國貨幣政策與資產價格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鄭平;貨幣增長中的匯率傳遞問題[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8 劉玉紅;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實證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9 段忠東;房地產價格與貨幣政策[D];湖南大學;2008年
10 江日初;內生性視角下中國貨幣政策規(guī)則轉型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鑫保;資產價格與通貨膨脹及貨幣政策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王志方;金融狀況指數的擴展及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洪于巍;關于我國資產價格和通貨膨脹關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一;我國貨幣政策的資產價格傳導機制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5 劉衛(wèi)娟;我國資產價格波動與通貨膨脹的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睿;我國資產價格和通貨膨脹關系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馬東平;我國通貨膨脹機理變化與金融狀況指數(FCI)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劉東航;我國資產價格與貨幣政策關系的實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9 王培康;貨幣政策調控資產價格波動的策略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10年
10 陳煥煥;開放經濟下泰勒規(guī)則對我國貨幣政策適用性分析[D];湖南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封北麟;王貴民;;金融狀況指數FCI與貨幣政策反應函數經驗研究[J];財經研究;2006年12期
2 陳雨露,邊衛(wèi)紅;開放經濟中的貨幣政策操作目標理論——納入匯率因素的貨幣狀況指數(MCI)[J];國際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3 史晉川,葉敏;制度扭曲環(huán)境中的金融安排:溫州案例[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1年01期
4 程蕾;中國民間金融走勢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4年03期
5 何平;吳義東;;中國房地產價格對貨幣政策操作的意義——基于金融形勢指數(FCI)的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7年10期
6 瞿強;資產價格與貨幣政策[J];經濟研究;2001年07期
7 謝平,羅雄;泰勒規(guī)則及其在中國貨幣政策中的檢驗[J];經濟研究;2002年03期
8 易綱,王召;貨幣政策與金融資產價格[J];經濟研究;2002年03期
9 陸軍,鐘丹;泰勒規(guī)則在中國的協(xié)整檢驗[J];經濟研究;2003年08期
10 王玉寶;資產價格的政策信息作用與FCI指數[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3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濤;;危機過后,通貨膨脹目標制還能走多遠?[J];經營管理者;2010年14期
2 楊旭;;論轉型期我國貨幣政策規(guī)則設計[J];現(xiàn)代商業(yè);2008年23期
3 范志勇;;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的含義、甄別和反通貨膨脹政策:一個文獻研究[J];世界經濟;2010年01期
4 尹燕海;;通貨膨脹預期問題及其對中國貨幣政策走向的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2009年11期
5 王書林;楊揚;薄瀾;;基于VAR模型的美國貨幣政策及其傳導效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0年05期
6 解佳轉;;我國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必要性分析[J];湖南農機;2010年05期
7 王林;陳旭輝;;通貨膨脹目標制及在我國的可行性研究[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0年22期
8 謝尚才;代飛;;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影響的差異化研究——基于不同經濟背景下的實證分析[J];宏觀經濟研究;2011年07期
9 劉拓知;;試論通貨膨脹目標制[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鐘偉;;貨幣政策應更多地關注通貨膨脹[J];中國發(fā)展觀察;2007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孟楠;嚴佳佳;;貨幣替代對貨幣政策運行的影響分析[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吳超林;;1984年以來中國宏觀調控中的貨幣政策演變[A];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張國良;曲國庫;;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和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4 劉莉亞;;不同經濟背景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影響差異化的實證研究[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5 許堅;;運用土地政策調控宏觀經濟可以彌補貨幣政策的不足[A];中國土地學會625論壇-第十四個全國“土地日”:堅持科學發(fā)展觀 珍惜每一寸土地論文集[C];2004年
6 曹永琴;;貧困是非對稱貨幣政策的副產品嗎?——理論及基于中國1952—2006的實證檢驗[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7)[C];2008年
7 孫日瑤;;論貨幣政策的不完備性與我國對策[A];當今中國經濟學八大理論熱點[C];1994年
8 閆素仙;;貨幣政策與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思考[A];全國高等財經院!顿Y本論》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9 劉錫良;李鎮(zhèn)華;;信用配給理論與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A];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10 李增剛;;貨幣問題的新政治經濟學[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第一創(chuàng)業(yè)證券 陳若勁;匯率加速爬行是貨幣政策主線[N];中國證券報;2006年
2 但有為;李揚:不能依靠從緊的貨幣政策來“獨木撐天”[N];上海證券報;2008年
3 記者 賈壯;李揚:今年貨幣政策利率和準備金率從緊空間有限[N];證券時報;2008年
4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 李揚;貨幣政策要學會與通脹打交道[N];中國經濟導報;2008年
5 中國人民銀行秦安縣支行副行長 李來福;秦安支行:從六個方面有效實施貨幣政策[N];甘肅經濟日報;2005年
6 李揚;貨幣政策范式的調整[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李可邋高洪艷 實習記者 宋菲;從緊的貨幣政策會淡出[N];中國貿易報;2008年
8 記者 李倩;央行雷霆行動 落實適度寬松[N];金融時報;2008年
9 閆立良;周小川:制定貨幣政策要更好地維護金融穩(wěn)定[N];證券日報;2008年
10 董少鵬;“適度寬松”早有量化指標 無須擔憂朝令夕改[N];證券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曼君;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國際比較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2 李奕濱;我國貨幣政策效果評價理論與實證分析[D];同濟大學;2007年
3 盧寶梅;通貨膨脹目標制的貨幣政策框架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4 盧慶杰;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5 胡新智;金融創(chuàng)新對貨幣政策理論與實踐的影響[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孫志賢;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7 盧佳;貿易信貸在中國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8 張西征;貨幣政策、融資約束與公司投資決策[D];南開大學;2010年
9 伍戈;轉軌經濟中的商業(yè)銀行特征與貨幣政策效率[D];復旦大學;2004年
10 莊佳;美國貨幣政策對中國產出溢出效應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琳;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比較分析[D];武漢大學;2005年
2 張曦;通貨膨脹目標制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借鑒意義[D];云南財經大學;2010年
3 譚榮;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國際經驗及在我國的前景[D];云南財經大學;2009年
4 馮宇博;我國貨幣政策與流動性及通貨膨脹的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5 張振華;通貨膨脹目標制在我國的可行性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6 謝錦煒;通貨膨脹目標制在我國的適宜性初探[D];廈門大學;2009年
7 門國尊;通貨膨脹目標制及在我國實施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8 莊培;通貨膨脹目標制在亞洲的實踐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9 王建華;從貨幣供應量到通貨膨脹目標制[D];湖南大學;2005年
10 吳國兵;我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中介目標與通貨膨脹目標[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107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1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