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監(jiān)管視角下影子銀行經營風險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金融監(jiān)管視角下影子銀行經營風險研究 出處:《改革與戰(zhàn)略》2015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影子銀行是指游離于銀行監(jiān)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和監(jiān)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影子銀行具有準入門檻較低、金融工具較為單一及服務方式靈活等特點。影子銀行體系扭曲了商業(yè)銀行的中間業(yè)務,使商業(yè)銀行的儲蓄資金損失嚴重,放大了商業(yè)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對商業(yè)銀行的盈利水平產生沖擊。應精細化金融監(jiān)管規(guī)避合作中的影子風險;建立與影子銀行之間的防火墻;完善創(chuàng)新機制,增強創(chuàng)新活力。
[Abstract]:Shadow banking is a credit intermediary system which is free from the banking supervision system and may lead to systemic risk and regulatory arbitrage.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distorts the intermediate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causes the serious loss of savings and fund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magnifies the liquidity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Impact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supervision should be refined to avoid shadow risks in cooperation; Establishing a firewall with the shadow bank; We will improve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 and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innovation.
【作者單位】: 內蒙古民族大學區(qū)域經濟研究所;內蒙古民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內蒙古自治區(qū)規(guī)劃辦項目“內蒙古物流園區(qū)布局與內涵式發(fā)展研究”(項目編號:2013B010)和“內蒙古區(qū)域金融發(fā)展促進經濟增長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5B10) 內蒙古東部經濟歷史文化研究基地(2011)的支持
【分類號】:F832.3
【正文快照】: 在我國經濟發(fā)展不斷取得新的進步,各項改革都在有序開展的歷史新時期,金融行業(yè)對人們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大,成為了當前發(fā)展勢頭最為強勁的行業(yè)之一。在這個變革的過程中,影子銀行贏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取得了不錯的發(fā)展成就,特別是在2008年爆發(fā)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人們開始意識到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曉雅;;次貸危機背景下影子銀行體系特性及發(fā)展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0年11期
2 何海峰;;影子銀行的真身與法鏡[J];金融博覽;2011年02期
3 李揚;;影子銀行體系發(fā)展與金融創(chuàng)新[J];中國金融;2011年12期
4 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金融穩(wěn)定處課題組;;金融穩(wěn)定理事會關于加強影子銀行監(jiān)管的政策建議及對我國的啟示[J];金融發(fā)展評論;2011年08期
5 曹勇;;對影子銀行體系及其管理的幾點思考[J];西南金融;2011年08期
6 賀麗麗;;影子銀行體系的特征與監(jiān)管[J];現代商業(yè);2011年24期
7 胡雪琴;;從風險視角探討影子銀行及其中國化現狀[J];金融管理與研究;2011年09期
8 張遠;;加強我國影子銀行監(jiān)管 防范系統(tǒng)性風險[J];西部金融;2012年02期
9 陳雪雁;;強化金融監(jiān)管力度 遏制“影子銀行”蔓延[J];黑河學刊;2012年05期
10 游春;;中外影子銀行體系的運作機制辨析[J];海南金融;201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崔宇清;;影子銀行及其監(jiān)管問題研究——基于影子銀行工具的法律分析[A];金融法學家(第五輯)[C];2013年
2 宋國良;高超;宋成;;中國式影子銀行興起的原因及其宏觀效應分析[A];第九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3年
3 尚瑋;;影子銀行風險防范與法律規(guī)制研究[A];金融法學家(第四輯)[C];2012年
4 徐寶林;陳澍;;中國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基于2005-2012年季度數據的實證分析[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5 李真;;“中國式影子銀行”:體系、風險與法律監(jiān)管路徑[A];金融法學家(第五輯)[C];2013年
6 梁濤;;分業(yè)監(jiān)管模式下影子銀行監(jiān)管問題的進化博弈分析[A];市場經濟與增長質量——2013年嶺南經濟論壇暨廣東經濟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小波;“影子銀行”監(jiān)管:風險與效率如何平衡?[N];經濟參考報;2011年
2 安邦咨詢研究員 賀軍;對“影子銀行”要一分為二[N];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楊冬 邱晨;影子銀行問題:中國式次貸危機?[N];證券時報;2011年
4 譚洪濤 蔡春 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影子銀行影響金融穩(wěn)定的內在機理[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記者 金立新;對“影子銀行”監(jiān)管如何到位?[N];金融時報;2011年
6 馬卓 張奎 李麗;誰來監(jiān)管“影子銀行”?[N];國際商報;2012年
7 周波 宋馨;國外如何監(jiān)管影子銀行[N];中國財經報;2012年
8 記者 肖旺;強化對“影子銀行”監(jiān)測與監(jiān)管[N];金融時報;2012年
9 記者 馬翠蓮;加強“影子銀行”監(jiān)管和規(guī)范[N];上海金融報;2012年
10 記者 王宇 王培偉;“影子銀行”魅影幾重[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于菁;中國影子銀行對宏觀經濟影響的作用機理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3年
2 張宏銘;中國影子銀行效應、風險及監(jiān)管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3 李睿;利率雙軌制、影子銀行和經濟增長[D];山東大學;2015年
4 王s,
本文編號:13806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380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