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產總值的國際比較方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國內生產總值的國際比較方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國內生產總值 國際比較計劃 貨幣匯率 貨幣購買力 購買力平價
【摘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4年10月預測,2014年中國以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美國,這個消息引起了人們不同的反響。國內生產總值的比較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貨幣匯率法,另一種是購買力平價法。貨幣匯率法實質上是一種用貨幣來度量產值方法,由于各個國家國際化程度和國際競爭力不同,這種方法難以準確地反映不同國家的產值。購買力平價法實質上是用實物來度量產值的方法,由于各個國家市場化程度和選取商品樣本的質量不一樣,這種方法也很容易產生偏差。從方法的角度看,購買力平價方法更為客觀,但還需要在統(tǒng)計方法上加以完善。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關鍵詞】: 國內生產總值 國際比較計劃 貨幣匯率 貨幣購買力 購買力平價
【分類號】:F831.6;F113
【正文快照】: 一、國內生產總值的比較方法各國的產值都是用本國貨幣計量的,如何進行各國產值的比較?顯然,這需要將各個國家用本國貨幣表示的產值折算為用某種統(tǒng)一貨幣如美元表示的產值。但接著產生的問題是,如何將各個國家的貨幣折算為美元?關于這個問題,目前在國際經濟學界有兩種解決方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等7項指標位列前100名的縣(市)[J];調研世界;2002年01期
2 ;2001年農墾農場按國內生產總值排序(5000萬元以上共305個農場)[J];中國農墾;2002年07期
3 ;各省(市、區(qū))國內生產總值[J];四川省情;2002年01期
4 ;各省(市、區(qū))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J];四川省情;2002年01期
5 ;全國部分大中城市2003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排序[J];特區(qū)經濟;2003年12期
6 ;2004年上半年四川各市州國內生產總值及位次[J];四川省情;2004年07期
7 ;2004年1-9月各市州國內生產總值及位次[J];四川省情;2004年10期
8 ;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四位[J];數(shù)據(jù);2006年06期
9 任曉燕;;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四位[J];中國統(tǒng)計;2006年06期
10 ;回眸:改革開放三十年[J];中國人才;2008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表11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產業(yè)構成[A];中國服務貿易發(fā)展報告 2013[C];2014年
2 杜文虹;;我省國內生產總值使用現(xiàn)狀簡析[A];青海省統(tǒng)計系統(tǒng)1998—1999年優(yōu)秀統(tǒng)計論文選編[C];2000年
3 ;上半年全國及地方國內生產總值(GDP)一覽[A];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會員通訊總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4 高亞范;;淺議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的新動向[A];黑龍江省第十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8年
5 張國;;我國城鄉(xiāng)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相對差距及其對策[A];面向新世紀的中國經濟[C];2000年
6 傅強;;人工神經網絡反向傳播算法在國內生產總值估算中的應用[A];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對管理的挑戰(zhàn)——99’管理科學學術會議專輯(下)[C];1999年
7 馬漢儒;;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無比優(yōu)越性[A];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 劃清“四個重大界限”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突出發(fā)展主題 加快推進小康[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3年
9 張文科;;我國現(xiàn)階段經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的特點[A];陜西省經濟學學會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九次年會論文集[C];1999年
10 石剛;肖晨紅;;PMI與GDP相關關系的實證分析[A];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中國經濟發(fā)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十九次大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怡;國內生產總值列世界第六[N];光明日報;2002年
2 本報高級編輯 李泓冰;中國成“第二”的憂思[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3 梁熙玲;今年首季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N];遠東經貿導報;2005年
4 ;歐盟推遲就法國赤字問題做出決定[N];中國證券報;2003年
5 首席記者 王秀萍 實習生 王佳麗;今年我省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10%[N];山西經濟日報;2007年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楊圣明;讓消費煥發(fā)無窮的“生產”作用[N];消費日報;2006年
7 記者 嚴恒元;赤字債務“一降一升”[N];經濟日報;2014年
8 記者聶曉陽、蔣國鵬;以經濟形勢在惡化[N];人民日報;2003年
9 記者 田帆;歐盟成員國貧富兩重天[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10 記者 張佩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2005年增長9.9%[N];中國企業(yè)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項大成;省級地方政府財政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關系的空間計量分析[D];天津財經大學;2009年
2 史欣沂;貨幣增速剪刀差與宏觀經濟的關系[D];東北財經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012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01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