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煤炭資源價格與稅收的思考
本文關鍵詞:對我國煤炭資源價格與稅收的思考
【摘要】:2014年12月,我國將煤炭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由于煤炭資源具有稀缺性,隨著其產能過剩的消化和宏觀經濟的復蘇,煤炭價格上漲將是一個長期趨勢。當煤炭價格上漲后,按從價計征方式征收的資源稅稅負也會同比例增加。研究結果表明,煤炭開采業(yè)可將大約75%的新增稅負轉移至下游企業(yè)。若按6%稅率計,長期內下游企業(yè)每消耗一噸標煤,將比短期情況下每消耗一噸標煤多負擔65.32元的成本。因此,下游企業(yè)在未來將不得不面對來自價稅的雙重沖擊。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 資源稅 稅負轉嫁率 下游企業(yè)
【分類號】:F812.42;F426.21;F764.1
【正文快照】: 一、引言早在2011年,我國就對原油、天然氣實施了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計征稅率為5%,但當時的“從價計征”改革并未涉及到煤炭,主要是因為煤炭提供了近70%的一次性能源和近80%的電力能源,煤炭市場供給總體偏緊,如果對煤炭征稅等同于對下游企業(yè)征稅,進而對下游企業(yè)乃至整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辛洪波;;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對煤炭行業(yè)影響分析[J];煤炭經濟研究;2013年08期
2 張海星;許芬;;促進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的資源稅改革[J];稅務研究;2010年12期
3 解洪濤;陳志勇;;試析煤炭資源稅改革中的幾個問題[J];稅務研究;2014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海星;劉德權;;“十二五”時期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的財政政策選擇[J];商業(yè)研究;2011年10期
2 龐博;陳希敏;;采礦企業(yè)如何應對資源稅改革[J];財經界(學術版);2013年01期
3 鄭艷嬌;裴瀟;蒲志仲;;資源稅改革與石油公司績效的關系[J];財會月刊;2014年10期
4 吳迪;;基于CGE模型的資源稅改革對能源行業(yè)的影響研究——以煤炭行業(yè)為例[J];當代經濟管理;2014年07期
5 李剛;張蕓;石楚;;2010年財稅法理論研究綜述[J];Finance and Tax Law Review;2012年00期
6 滿影;殷愛貞;;煤炭資源稅改革對煤炭行業(yè)的影響研究[J];甘肅科學學報;2014年05期
7 李冬梅;寇鐵軍;;我國煤炭資源稅計征方式改革新探[J];當代財經;2014年11期
8 常忠鈺;;資源稅研究綜述[J];經營管理者;2015年06期
9 陳飛;;我國煤炭資源稅改革評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年08期
10 王智花;唐安寶;;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對煤炭市場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剛;張蕓;石楚;;2010年財稅法理論研究綜述[A];財稅法論叢(第12卷)[C];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文華;資源稅改革的經濟效應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2 蘇笑;資源稅的歷史沿革及其對煤炭企業(yè)的影響[D];山西財經大學;2012年
3 曾銀春;資源稅試點改革對新疆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新疆大學;2012年
4 蔣新昆;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5 余慧;我國油氣資源稅的優(yōu)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6 畢雯雯;十二五稅改對陜北經濟的影響[D];延安大學;2012年
7 高媛;資源稅改革與陜北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研究[D];延安大學;2012年
8 李琳;論中國資源稅制度改革[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9 馬仟惠;新疆資源稅改革問題研究[D];新疆大學;2013年
10 趙韌;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的資源稅改革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海嵩;;德國能源問題及能源政策探析[J];德國研究;2009年01期
2 劉尚希;;資源稅改革應定位在控制公共風險[J];中國發(fā)展觀察;2010年07期
3 潘克西,濮津,向濤;中國煤炭市場集中度研究——中美煤炭市場集中度比較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12期
4 席小瑾;;我國資源稅經濟效應實證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年16期
5 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王岳平;;“十二五”時期我國產業(yè)結構調整戰(zhàn)略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0年43期
6 林伯強;魏巍賢;李丕東;;中國長期煤炭需求:影響與政策選擇[J];經濟研究;2007年02期
7 徐曉亮;;資源稅改革中的稅率選擇:一個資源CGE模型的分析[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8 安體富;蔣震;;我國資源稅:現存問題與改革建議[J];涉外稅務;2008年05期
9 殷強;;我國資源稅改革應循序漸進[J];涉外稅務;2009年12期
10 劉曄;;資源稅改革的效應分析與政策建議[J];稅務研究;2010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雅文;優(yōu)化煤炭資源使用的經濟效益[J];煤炭技術;2001年12期
2 ;我國煤炭資源可采百年[J];兵團黨校學報;2004年04期
3 鄧明國,秦德先,楊學善;云南煤炭資源經濟評價分析[J];中國煤炭;2005年04期
4 ;煤炭資源前景不容樂觀[J];建材發(fā)展導向;2005年02期
5 汪應宏;郭達志;張海榮;申寶剛;;我國煤炭資源勢的空間分布及其應用[J];自然資源學報;2006年02期
6 本刊通訊員;;十一部委聯合出新規(guī)明確煤炭資源整合六原則[J];煤炭工程;2006年04期
7 ;規(guī)范煤炭資源整合工作[J];安全與健康;2006年11期
8 李新春;;煤炭資源最佳開采時期研究[J];經濟數學;2006年03期
9 劉繼偉;羅芳;;煤炭資源非法開采問題博弈分析[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7年01期
10 臧紹磊;鞏巖;莊玉良;李強;;我國煤炭資源稅收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煤礦安全;200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金本;;福建省煤炭資源可供性及對策研究[A];福建省科協第七屆學術年會能源分會?痆C];2007年
2 李恩柱;接民;;淺析煤炭資源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A];全國經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3 彭正奇;;關于湖南實現尋找煤炭資源大突破的戰(zhàn)略思考[A];創(chuàng)新推動新型煤炭工業(yè)體系建設和安全健康發(fā)展——2010年湘贛皖閩蘇等多。ㄊ校┟禾繉W會學術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煤炭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A];2010煤炭企業(yè)管理現代化創(chuàng)新成果集(下)[C];2011年
5 劉寶生;;認真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合理開發(fā)我省煤炭資源[A];福建省科協第四屆學術年會能源與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林秀萱;;福建省煤炭資源可供性分析與政策研究[A];福建省煤炭資源可供性研討會專輯[C];2005年
7 何仲秋;;龍巖市已探明煤炭資源狀況及遠景資源區(qū)預測[A];福建省煤炭資源可供性研討會專輯[C];2005年
8 ;河北省煤炭資源有效供給能力評價[A];河北省煤炭工業(yè)科學技術工作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林金本;;福建省煤炭資源可供性及對策研究[A];2007年贛皖湘蘇閩五省煤炭學會聯合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10 王傳禮;葉水泉;;江蘇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和對策[A];地球科學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2005年華東六省一市地學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宋斌 陳凱星 張曉松;國外煤炭資源的管理方式[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2 記者 王濤 見習記者 李揚;省煤炭資源整合督導組蒞安[N];安陽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四省上調煤炭資源稅[N];中國煤炭報;2006年
4 田建軍;湖北逐步淘汰低產能小煤礦[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6年
5 記者 趙志偉;全市煤炭資源整合成效明顯[N];洛陽日報;2006年
6 魏廣軍;云南省煤炭資源整合組蒞平考察[N];平頂山日報;2007年
7 胡全基;省政府核查我市煤炭資源整合和小煤礦整頓關閉情況[N];武威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戈清平;煤炭資源稅或將上調 行業(yè)面臨重考[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8年
9 記者 盧文軍 見習記者 石明順;專家聚鄭研討煤炭資源整合[N];鄭州日報;2010年
10 記者 李剛;繃緊安全弦 主動服好務 確保煤炭資源整合和安全生產取得實效[N];呂梁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柴楊;基于多條件約束的煤炭資源有效供給能力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0年
2 胡文國;煤炭資源產權與開發(fā)外部性關系及我國資源產權改革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3 安歌軍;煤炭資源價值及其延伸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4 韓景敏;基于工作流的煤炭資源管理信息模型研究與實現[D];山東科技大學;2008年
5 孫祥斌;山東省煤炭資源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6年
6 楊顯明;煤炭資源型城市產業(yè)結構演替與空間形態(tài)演化的過程、機理及耦合關系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4年
7 王濤;基于實物期權的煤炭資源投資決策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3年
8 趙震宇;中國煤炭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的經濟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9 楊偉民;基于煤炭資源的區(qū)域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6年
10 杜吉明;煤炭資源型城市產業(yè)轉型能力構建與主導產業(yè)選擇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博;煤炭資源型縣域經濟轉型發(fā)展研究[D];山西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郭皓雪;山西省煤炭資源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耦合關系研究[D];山西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具慶瑞;論滿鐵對撫順煤炭資源的掠奪[D];渤海大學;2015年
4 王嘉琪;我國煤炭資源型城市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5 劉燁;內蒙古自治區(qū)煤炭資源整合政策演進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6 鄭煒;山西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發(fā)展研究[D];山西大學;2014年
7 宋介燕;山西煤炭資源管理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6年
8 陶俊輝;我國煤炭資源管理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7年
9 袁碧玉;陜西省煤炭資源投入產出分析[D];西安科技大學;2003年
10 李寧;貴州省煤炭資源可持續(xù)開發(fā)與利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507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75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