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淺層地溫能產業(yè)孵化的政府規(guī)制研究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demand for energy saving in urban building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 and the scope of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buildings such as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is expanding, but blind mining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in urban buildings,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imperfect and inadequate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The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regulation management of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are constructed, the regulation boundary and key contents are set up,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urban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regulation is refined,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s promoted, and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resources are promoted.
【作者單位】: 南京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科學技術計劃項目“城市淺層地溫能開發(fā)利用規(guī)制研究”(2013-R1-3)
【分類號】:F42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鄭佳寧;;能源市場準入許可制度法律規(guī)制芻議[J];河北法學;2012年08期
2 韓俊華;;政府規(guī)制成本與收益法的理論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1年11期
3 晏永剛;任宏;;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經濟激勵機制及政策建議[J];建筑經濟;2008年07期
4 關鋅;;借鑒國外經驗,促進我國地熱產業(yè)政策發(fā)展[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金;李靜榮;凌造;;粵北地熱資源遙感調查探測模式與應用[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1年01期
2 王心義;黃丹;;河南省地熱資源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評價[J];地下水;2010年01期
3 孫文;;山西地熱資源開發(fā)利用狀況分析[J];地下水;2011年06期
4 韓建秀;謝淑靜;;河南省鄧州市地熱資源研究[J];地下水;2012年03期
5 韓建光;蔣宗霖;田穎;李世豪;;中國地熱資源及開發(fā)利用[J];消費導刊;2008年23期
6 周小龍;;武山溫泉地熱資源狀況及開發(fā)利用前景分析[J];甘肅地質;2010年03期
7 張家峰;;隴東長慶橋一帶地熱資源狀況及開發(fā)利用前景分析[J];甘肅科技;2010年23期
8 劉振華;李世峰;楊特波;齊朝華;牛永強;;綜合物探技術在邯鄲地熱田勘查中的應用[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13年01期
9 吳雙紅;;綜合物探方法在包頭新區(qū)地熱勘查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3年05期
10 陳明蔚;陳貴華;;收費公路行業(yè)政府規(guī)制效率問題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王秉忱;田廷山;趙繼昌;;我國地溫資源開發(fā)與地源熱泵技術應用及存在問題[A];地溫資源與地源熱泵技術應用論文集(第一集)[C];2007年
2 關鳳峻;陳小寧;李繼江;;中國地熱能開發(fā)的成就與展望[A];中國地熱能:成就與展望——李四光倡導中國地熱能開發(fā)利用40周年紀念大會暨中國地熱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方燕娜;;淺談福建省地熱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及存在問題與建議[A];中國地熱能:成就與展望——李四光倡導中國地熱能開發(fā)利用40周年紀念大會暨中國地熱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王貴玲;劉志明;藺文靜;王婉麗;吳慶華;馬峰;;中國地熱資源潛力評估[A];地熱能開發(fā)利用與低碳經濟研討會——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十四分會場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劉爭平;;鐵路工程地熱勘察關鍵技術研究[A];第二十四屆鐵路地質路基年會論文專輯[C];2014年
6 黃先亮;魏士新;;焦爐氣制SNG用甲烷合成二段補碳工藝研究[A];2015年中國化工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劍平;中國社會轉型中的政府俘獲行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2 崔俊奎;分布式地熱系統(tǒng)雙循環(huán)發(fā)電效率分析與梯級供熱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3 陳雁;地熱井下?lián)Q熱器的模擬實驗與理論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4 韓青苗;我國建筑節(jié)能服務市場激勵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石卓;內蒙古赤峰市熱水鎮(zhèn)地熱田熱資源評價[D];吉林大學;2010年
6 孔維臻;地熱資源開發(fā)利用經濟評價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3年
7 趙鋼煒;褐煤熱解定向轉化的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4年
8 關鋅;地熱資源經濟評價方法與應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4年
9 郭俊偉;低碳轉型發(fā)展中國有煤炭企業(yè)經營者績效考評體系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2年
10 阮克孝(NGUY(?)N KH(?)C HI(?)U);赤峰—朝陽地區(qū)中低溫對流型地熱田形成條件及成因模式[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振華;曲靖三寶地熱水形成機制分析與開發(fā)利用潛力評價[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2 許庭武;廣州從化新溫泉地熱資源勘查分析與新地熱井開發(fā)設計[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3 王肖鳳;南陽盆地地熱田類型劃分及地熱地質特征[D];河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王蓮偉;可再生能源在西安市建筑中的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5 廖聰平;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績效改善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姚永仲;彌渡溫泉地質特征及成因模式分析[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7 屈麗麗;云南省安寧溫泉鎮(zhèn)地熱田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8 程先鋒;云南東部地熱賦存規(guī)律及成因模式[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9 宋尊位;基于戰(zhàn)略聯(lián)盟的咸陽熱力公司運營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10 吳立進;山東省地熱資源特征及其分區(qū)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細良;王耀中;;跨國公司在華并購規(guī)制的成本收益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0年01期
2 趙保慶;;蒙古《能源法》述評及對我國能源立法的借鑒意義[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3 王群偉;周德群;葛世龍;周鵬;;環(huán)境規(guī)制下的投入產出效率及規(guī)制成本研究[J];管理科學;2009年06期
4 曹小琳;晏永剛;;綠色供應鏈管理與建筑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J];經濟管理;2006年17期
5 孫冰,劉洪玉,盧玉玲;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補貼的形式與效率[J];經濟體制改革;2005年04期
6 任宏;王亮;趙浪;;經濟適用住房補貼探討[J];建筑經濟;2007年09期
7 于立,張Z,
本文編號:21878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18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