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elberg競爭條件下的藥品專利許可問題研究——“醫(yī)藥分離”與“以藥養(yǎng)醫(yī)”兩種醫(yī)療體制的微觀福利比較
本文選題:Stakelberg模型 + 專利許可; 參考:《財經論叢》2015年06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醫(yī)藥分離"與"以藥養(yǎng)醫(yī)"兩種醫(yī)療體制下,專利藥企業(yè)和仿制藥企業(yè)達成藥品專利許可協(xié)議的條件,以及該許可對患者和醫(yī)生的福利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在特定條件下,與仿制藥企業(yè)達成藥品專利許可協(xié)議對專利藥企業(yè)是有利的。在"醫(yī)藥分離"的體制下,該許可會改善患者的福利水平;在"以藥養(yǎng)醫(yī)"的體制下,該許可會改善醫(yī)生的福利水平,但是如果專利藥與仿制藥的醫(yī)療保險報銷百分比差距較大,并且兩種藥品的差異化程度較高,該許可會降低患者的福利水平。因此,監(jiān)管部門應該仔細評估藥品專利許可的福利影響,對某些會損害患者福利的許可,應該采取措施加以限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ditions for patent and generic drug companies to reach a patent license agreement under the two medical systems of "separation of medicine" and "raising medicine with drugs" are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license on the welfare of patients and doctors. It is found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patent licensing agreements with generic drug companies are beneficial to patent companies. Under the "separation of medicines" system, the permit will improve the welfare of the patient; under the "medical care system," the permit will improve the welfare of the doctor. However, i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centage of medical insurance reimbursement for patented drugs and generic drugs is larg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drugs is high, the license will lower the welfare level of patients. Therefore, regulators should carefully assess the welfare impact of drug licensing, and take measures to limit certain licenses that damage patients' welfare.
【作者單位】: 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
【基金】: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項目(ZJ2014041) 東北財經大學青年科研人才培育項目(DUFE2014Q06)
【分類號】:R95;F426.7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長英;宋娟;;政府在企業(yè)兼并與技術轉讓中的策略選擇[J];南開學報;2006年01期
2 李長英;宋娟;;古諾競爭條件下異質品企業(yè)之間的兼并與技術轉讓[J];世界經濟;2006年07期
3 李長英;王君美;;最優(yōu)技術授權及其社會福利分析[J];世界經濟;2010年01期
4 李長英;;企業(yè)順序進入市場條件下的技術授權問題[J];世界經濟文匯;2008年03期
5 李長英;王君美;;技術授權形式及其社會福利效應[J];世界經濟文匯;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桂云;李程;;企業(yè)間縱向技術轉讓及社會福利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08期
2 謝申祥;王孝松;;基于不同保護目的的最優(yōu)關稅分析[J];西部論壇;2011年06期
3 閆慶友;徐順青;;Bertrand競爭條件下質量提高型創(chuàng)新技術最優(yōu)許可研究[J];科技和產業(yè);2011年09期
4 田曉麗;付紅艷;;研發(fā)企業(yè)的技術傳播途徑選擇研究[J];財經研究;2013年02期
5 劉政;王君美;;企業(yè)承諾能力與技術授權合約[J];產業(yè)經濟評論;2013年01期
6 高鵬;謝印成;高杰;;考慮專利許可費的三級閉環(huán)供應鏈協(xié)作機制[J];工業(yè)工程;2013年04期
7 劉嬋;;仿制藥企業(yè)應對專利覆蓋的專利無效宣告策略——產品特征與生產工藝專利的對比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4年05期
8 馬胡杰;石巋然;;考慮碳稅條件的企業(yè)管理激勵與技術許可方式[J];工業(yè)工程;2014年01期
9 綦勇;侯澤敏;曹鳳文;;基于不同競爭方式的企業(yè)兼并與技術授權的策略選擇[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5期
10 程金偉;;基于模仿風險的技術許可費分析[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石巋然;馬胡杰;;考慮碳稅條件的企業(yè)管理激勵與技術許可方式[A];社會經濟發(fā)展轉型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1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黃金樹;李仁耀;蔡惠羽;;外國技術授權策略與本國關稅政策之探討[A];經濟學(季刊)第4卷增刊(總第18期)[C];2005年
3 喬曉楠;張欣;;東道國的環(huán)境稅與低碳技術跨國轉讓[A];經濟學(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申祥;寡頭競爭條件下的最優(yōu)關稅與研發(fā)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劉展;我國高技術產業(yè)技術引進與自主研發(fā)技術創(chuàng)新優(yōu)化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郭之祥;商標與企業(yè)競爭行為[D];山東大學;2009年
4 石巖;論專利技術的授權策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5 崔智生;跨國資源類并購定價及績效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李曉紅;高技術產業(yè)集群下企業(yè)創(chuàng)新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7 蘇昊;耐用品生產廠商定價若干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8 朱麗麗;產業(yè)組織框架下的產品創(chuàng)新技術許可決策模型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年
9 蔡桂云;縱向一體化與技術授權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10 翟偉峰;技術溢出條件下對外直接投資與技術授權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景;耐用品與非耐用品生產企業(yè)之間的技術授權問題[D];南開大學;2009年
2 徐順青;寡頭壟斷結構下異質品創(chuàng)新企業(yè)的兼并與技術許可[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3 代朋朋;買方勢力與上游企業(yè)的技術授權[D];山東大學;2013年
4 蔡廣;單一專利產品條件下后發(fā)企業(yè)專利許可策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5 陽小棟;基于再制造的廢舊品回收契約設計與專利許可決策研究[D];暨南大學;2013年
6 黎雪;制造商的再制造專利許可策略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7 李冬換;專利保護下再制造閉環(huán)供應鏈網絡均衡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8 Bora Lichanda(李常德);替米沙坦片仿制藥與原研藥質量差異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9 夏佳峗;碳交易機制下的壟斷競爭和供應鏈減排協(xié)調[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10 何亞;專利保護下制造商的產品設計策略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長英;宋娟;;政府在企業(yè)兼并與技術轉讓中的策略選擇[J];南開學報;2006年01期
2 李長英;宋娟;;古諾競爭條件下異質品企業(yè)之間的兼并與技術轉讓[J];世界經濟;2006年07期
3 李長英;姜羽;;Stackelberg競爭條件下的企業(yè)兼并與技術轉讓[J];世界經濟文匯;2006年02期
4 寇宗來;張劍;;累積創(chuàng)新中的內生許可證[J];世界經濟文匯;2006年06期
5 李長英;;企業(yè)順序進入市場條件下的技術授權問題[J];世界經濟文匯;2008年03期
,本文編號:18440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84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