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食品工業(yè)可追溯體系構建的意愿與水平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食品工業(yè)可追溯體系構建的意愿與水平研究 出處:《河南社會科學》2015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食品可追溯體系 投資意愿 投資水平 帶罰函數的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 Interval Censored回歸模型
【摘要】:在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頻發(fā)的背景之下,以我國88家不同類型的食品生產企業(yè)為案例,采用帶罰函數的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與Interval Censored回歸的組合方法,分別研究與比較了食品生產企業(yè)對可追溯體系的投資意愿與投資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影響食品生產企業(yè)可追溯體系投資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企業(yè)管理者的年齡和受教育程度、銷售規(guī)模、質量認證、預期收益、政府政策優(yōu)惠情況,而影響企業(yè)投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行業(yè)特征、企業(yè)的銷售規(guī)模、投資的預期收益和政府的優(yōu)惠政策。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requent incidents of food safety in China, 88 different types of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 as the case, using the combination method of two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ith penalty function and Interval Censored regression, respectively, and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of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on the traceability system and the level of investment investment inten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traceability system of investment willingness of managers who are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sales scale, quality certification, expected benefits, preferential policy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level of corporate investment is expected earnings and government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the size of the enterprise sales and investment the preferential policies.
【作者單位】: 江南大學;
【基金】:2014年國家社科重大招標課題(14ZDA069) 2015年江南大學自主科研計劃社科類重點項目 江蘇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JUSRP1504XNC2011ZDAXM018)
【分類號】:F426.82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隨著“瘋牛病”等食品安全問題的爆發(fā),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食品企業(yè)和政府越來越關注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1]。對食品供應鏈上各環(huán)節(jié)的主體進行有效監(jiān)管的需求不斷增強,食品可追溯體系作為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工具,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食品領域[2]。盡管目前相關國家對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徐玲玲;山麗杰;吳林海;;農產品可追溯體系的感知與參與行為的實證研究:蘋果種植戶的案例[J];財貿研究;2011年05期
2 山麗杰;吳林海;徐玲玲;;企業(yè)實施食品可追溯體系的投資意愿與投入水平研究[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趙榮;喬娟;陳雨生;;消費者對可追溯性食品的購買行為研究——基于北京市海淀區(qū)消費者調查的分析[J];技術經濟;2009年01期
4 楊秋紅;吳秀敏;;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yè)建立可追溯系統(tǒng)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基于四川省的調查分析[J];農業(yè)技術經濟;2009年02期
5 吳林海;徐玲玲;王曉莉;;影響消費者對可追溯食品額外價格支付意愿與支付水平的主要因素——基于Logistic、Interval Censored的回歸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0年04期
6 姜啟軍;余從田;熊振海;;食用農產品企業(yè)實行質量可追溯體系的決策行為分析[J];中國漁業(yè)經濟;2011年04期
7 吳林海;蔣力;浦徐進;;影響企業(yè)食品可追溯體系投資意愿的主要因素分析[J];預測;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熙格;;上海市消費者對可追溯生鮮果品的支付意愿及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5期
2 卜凡;朱淀;吳林海;;不同質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豬肉支付意愿研究——以山東濰坊消費者的調查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17期
3 鄧麗麗;張秋孌;樊華;路紫;郭鳳云;;旅游網站信息流距離衰減集中性的差異及其檢驗[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1年03期
4 張秋孌;路紫;;旅游網站信息流距離衰減的集中度研究[J];地理科學;2011年07期
5 呂志軒;;食品工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與食品質量安全研究[J];德州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6 李順國;劉猛;趙宇;王慧軍;;谷子種植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以種植冀谷31為例[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1年11期
7 劉小蘭;張悟移;;批發(fā)商主導型蔬菜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tǒng)建設[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3年04期
8 桂琳;王迪;何忠偉;;牛肉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認知度研究——基于北京易初蓮花超市顧客的調查[J];北京農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9 山麗杰;徐旋;謝林柏;;實施食品可追溯體系對社會福利的影響研究——基于垂直差異化博弈的視角[J];公共管理學報;2013年03期
10 吳林海;王淑嫻;徐玲玲;;可追溯食品市場消費需求研究——以可追溯豬肉為例[J];公共管理學報;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Wenxing Wang;;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Wumart[A];第26屆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玲玲;食品可追溯體系中消費者行為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2 李麗敏;中國藍莓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蔡榮;合作社內部交易合約安排及對農戶生產行為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2年
4 葉俊燾;豬肉加工企業(yè)質量安全可追溯行為及績效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5 孫捷;社區(qū)期權參與生態(tài)農業(yè)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
6 王艷花;陜西農業(yè)標準化經濟效應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年
7 費亞利;政府強制性豬肉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2年
8 楊紅濤;面向供應鏈的專用車制造企業(yè)成本管理研究與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9 劉兵;基于農戶與消費者利益的農產品供應鏈整合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3年
10 王海濤;產業(yè)鏈組織、政府規(guī)制與生豬養(yǎng)殖戶安全生產決策行為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清宇;生豬屠宰加工企業(yè)實施自愿性質量安全可追溯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叢建輝;品牌、價格與綠色認證:食用油消費影響因素的聯(lián)合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洪躍;食用農產品企業(yè)進行ISO9000系列認證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年
4 孔偉炎;上海市消費者對綠色農產品的認知與購買意愿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5 丁俊;消費者對可追溯食品的認知行為與購買意愿[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6 鄭偉強;消費者購買有機食品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D];浙江大學;2012年
7 黃兮;基于電子交易的農產品溯源模型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9年
8 張仕都;蔬菜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9 尹倩;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實施過程中的農戶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10 席群波;茶葉產業(yè)鏈質量可追溯體系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慧;張麗珍;李俊;陳雷雷;;水產加工品供應鏈追溯系統(tǒng)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7期
2 王慧敏;喬娟;閆逢柱;;農戶參與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意愿與影響因素——以北京市蔬菜種植戶為例[J];財貿研究;2011年01期
3 傅惠民;敖亮;;區(qū)間數據整體估計方法[J];航空動力學報;2007年02期
4 趙榮;喬娟;;農戶參與食品追溯體系激勵機制實證研究[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陳紅華;師嚴濤;田志宏;;我國農產品可追溯系統(tǒng)中的博弈模型分析[J];經濟師;2007年07期
6 周應恒;彭曉佳;;江蘇省城市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實證研究——以低殘留青菜為例[J];經濟學(季刊);2006年03期
7 安同良;施浩;Ludovico Alcorta;;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R&D行為模式的觀測與實證——基于江蘇省制造業(yè)企業(yè)問卷調查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6年02期
8 付婷;鄧文麗;;區(qū)間刪失數據任意階原點矩估計[J];江西科學;2008年02期
9 周潔紅,錢峰燕,馬成武;食品安全管理問題研究與進展[J];農業(yè)經濟問題;2004年04期
10 姜勵卿;;政府行為對農戶參與可追溯制度的意愿和行為影響研究——以蔬菜種植農戶為例[J];農業(yè)經濟;2008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永亮;農產品生產追溯制度建立過程中的農戶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思安;;可追溯體系對食品安全利益主體的影響分析[J];皖西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2 陳紀算;王巍;毛培成;容小紅;;出口企業(yè)建立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初探[J];中國園藝文摘;2010年02期
3 ;中歐農產品可追溯體系研討會在京召開[J];吉林畜牧獸醫(yī);2012年04期
4 侯熙格;宋逸青;孫輝;邱松;毛秀梅;鄒延潔;;上海市生鮮果品可追溯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經濟師;2012年04期
5 徐玲玲;吳林海;;消費者對食品可追溯體系的態(tài)度初探[J];中國商貿;2012年18期
6 童蘭;胡求光;;中外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比較[J];經營與管理;2012年11期
7 崔春曉;王凱;鄒松岐;;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的研究評述[J];世界農業(yè);2013年05期
8 沈俊炳;呂禹澤;王力;;食品可追溯體系在速凍熟制蝦仁加工中的應用[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9 梁黎東;林洪;;企業(yè)內部可追溯體系的建立[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7年12期
10 ;什么是農產品包裝運輸與可追溯體系?[J];農業(yè)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業(yè));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福建省畜牧獸醫(yī)學會決策咨詢與調研課題組;葉恩發(fā);梁全順;;福建省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調研報告[A];福建省科協(xié)第十一屆學術年會畜牧獸醫(yī)分會論文集[C];2011年
2 黃磊;宋懌;孟娣;;關于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的探討[A];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專家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陸昌華;胡肄農;白云峰;白紅武;;生豬及其產品可追溯體系與公共衛(wèi)生[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食品衛(wèi)生學分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朱世洋;倪卓;;努力實踐安全可追溯體系 打造環(huán)境友好型生豬產業(yè)鏈[A];推動新型工業(yè)化 促進湖南經濟發(fā)展——2007年湖南科技論壇(下)[C];2007年
5 楊子江;趙蕾;宋懌;;論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構建及政府的職能定位[A];2009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陸昌華;胡肄農;白云峰;白紅武;;動物及動物產品標識與可追溯體系研究的探討——與《動物及動物產品標識與可追溯體系模式研究》和《對動物及動物產品標識與可追溯體系思考與建議》兩篇文章作者的商榷[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7 孫濤;;淺析動物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的現(xiàn)實意義[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杜海濤;我國初步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N];人民日報;2007年
2 記者 高傳立 通訊員 魏飛 李晉泉;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步伐加快[N];徐州日報;2006年
3 保旭;加快建立可追溯體系[N];經理日報;2009年
4 記者 賴文忠;試點建設食品可追溯體系[N];福建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朱建軍;福建著力建設 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試點[N];中國食品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張文章;打造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N];中國消費者報;2012年
7 次旦卓嘎;建立質量可追溯體系是蟲草行業(yè)發(fā)展必由之路[N];西藏日報(漢);2013年
8 記者 王瑜 王騰飛;浙江探索建立農藥可追溯體系[N];農民日報;2013年
9 王曉然;食品流通可追溯體系“初步建立”[N];北京商報;2007年
10 農文;動物疫病可追溯體系五年建成[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徐玲玲;食品可追溯體系中消費者行為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2 吳天真;核心企業(yè)主導下的食品可追溯體系信息共享機理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秋菊;四川省生豬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的實證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閆倩;可追溯體系建設過程中農戶與企業(yè)的信任合作關系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謝英濱;我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刑法保護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4 朱靜遠;食品生產企業(yè)實施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的影響因素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4年
5 陳芳;食品可追溯體系與食品企業(yè)戰(zhàn)略選擇[D];上海海洋大學;2011年
6 童蘭;可追溯體系對農產品出口的影響機制及貿易效應研究[D];寧波大學;2012年
7 劉中華;蔬菜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8 袁紅霞;北京市食品可追溯體系的主體行為研究[D];北京物資學院;2015年
9 周真;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10 張仕都;蔬菜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422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4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