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網(wǎng)絡與實體購物互動模式及空間分異——以南京為例
本文選題:電子商務 + 互聯(lián)網(wǎng); 參考:《經(jīng)濟地理》2017年01期
【摘要】:以南京為例,將購物過程分解為產(chǎn)生購物欲望、搜索體驗、購買商品三個環(huán)節(jié),假設(shè)每個環(huán)節(jié)居民僅采用實體店或網(wǎng)絡一種方式,進而生成8種購物模式。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區(qū)位要素對居民購買不同類型商品的購物方式與購物模式選擇的影響,進而探索、總結(jié)居民的購物互動模式特征及空間分異。研究發(fā)現(xiàn):1網(wǎng)絡購物與實體店購物出行是替代、補充、修正和中立四種關(guān)系并存的混合效應;2居民購買搜索型商品呈現(xiàn)出以替代和中立模式為主的"兩極分化"特征,購買體驗型商品呈現(xiàn)出以中立模式為主,以替代、補充、修正模式為次的"一枝獨秀"特征;3不同區(qū)域的居民購買搜索型和體驗型商品時,各類購物模式的使用率均存在差異。
[Abstract]:Taking Nanjing as an example, the shopping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roducing shopping desire, searching experience and purchasing goods, assuming that residents of each link only adopt one way of physical store or network, and then produce 8 shopping modes.By using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single factor,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location factors on the shopping mode and shopping mode choice of residents buying different types of commodities, and then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esidents' shopping interaction mode.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hybrid effect of "1" online shopping and physical store shopping trip is a mixture of four relationships: supplement, correction and neutrality. (2) residents' purchase of search-oriented goods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arization", which is dominated by substitution and neutral mode.The consumption rate of various shopping modes is different when reside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purchase search and experiential goods, which is mainly neutral mode, substitute, supplement and revise mode.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1571146)
【分類號】:F724.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大強;;大學生網(wǎng)絡購物模式研究[J];現(xiàn)代營銷(學苑版);2010年12期
2 ;解讀全新家居購物模式[J];城色(尚家);2011年06期
3 顏俐君;;瘋狂邵玉鵬:顛覆網(wǎng)絡購物模式的“革命者”[J];名人傳記(財富人物);2009年10期
4 孫源;;網(wǎng)絡購物模式下感知風險維度及影響因素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9年26期
5 王欣蕊;尚子吟;;淺析新型購物模式——閃購[J];中國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2012年04期
6 黎杰 ,蔣馥;基于網(wǎng)絡服務的電子購物模式[J];技術(shù)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02年02期
7 降雪輝;;網(wǎng)絡購物的經(jīng)濟效應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8 金胤和;;反思億佰購物模式[J];中國經(jīng)濟信息;2013年19期
9 段瓊枝;;基于效用理論的網(wǎng)絡購物模式下的顧客感知風險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08年14期
10 崔浩,陳曉劍;網(wǎng)上購物模式中各種屬性的結(jié)合分析[J];統(tǒng)計研究;2002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文靜;石文典;;西部地區(qū)消費者網(wǎng)上購物的感知風險[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社會科學院管理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企業(yè)聯(lián)合會、中國企業(yè)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 張承耀;網(wǎng)絡購物模式的相互融合[N];中國企業(yè)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李遠方;網(wǎng)上“免費”購物模式究竟能走多遠[N];中國商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沈娟;京東推出“白條”購物模式[N];國際商報;2014年
4 鄭文;旅游購物模式面臨轉(zhuǎn)型[N];經(jīng)濟日報;2006年
5 周婷;網(wǎng)絡購物模式融合趨勢明顯[N];中國證券報;2007年
6 過信;全新購物模式改寫家具消費習慣[N];消費日報;2009年
7 商報記者 毛濤濤;視頻購物模式面臨落地挑戰(zhàn)[N];北京商報;2009年
8 文雪梅;日商改善購物模式迎合“個性”[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9 記者 陳甬滬;上海:線上購物行業(yè)發(fā)展突飛猛進[N];中國工商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于春美;農(nóng)民趕大集購物模式正在改變[N];新農(nóng)村商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國山;移動購物模式下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410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1741029.html